? ? ? ? 端午節的午后,我去探望一位鰥寡老人。老人年已花甲,但無妻無子,孤伶伶如一棵枯樹,老無所依。我的到來令他大感意外,同時也喜出望外。
? ? ? 我將隨手所提的幾個粽子放于柜臺上,然后在老人的身邊坐下。老人卻掙扎著起身了,說是要為我沏茶倒水。看著他一瘸一拐地走進內屋的廚房,我的心里泛起一陣酸楚。
? ? ? 所謂的房子,總共兩間,土木結構,屋頂苫上石板。外間是客廳,里面的一間分成兩半,前面是臥室,后面是廚房,中間用蘆葦做起隔墻。可能是多年來沒有修葺的緣故,屋頂到處都小洞,漏著天光。
? ? ? 老人從內屋端著一杯水顫巍巍地出來,我趕忙坐起,接過老人手中的水,再扶他坐下。我本想給老人剝個粽子讓他嘗嘗,老人說時間還早,習慣在五點鐘之后。
? ? ? 據村人講,老人年輕時讀書成績很好。在他個年代,高中畢業寥寥無幾,而老人是這為數不多中的其中一個。多少年里,村里紅白喜事的禮薄都是他坐陣,鄉規民約都是他起草的,通曉天文和地理。
? ? ? 但就是這樣一個滿腹經綸,飽讀文墨的人,為何沒有謀個一官半職,為何沒有娶妻生子,而老境又是如此凄慘?種種疑惑,讓我懷揣經年。
? ? ? 老人還算健談。與他聊起歷史,人文,甚至時事,都能夠侃侃而談,而且頗有見地。終于說到端午節由來。戰國時期,楚國大臣屈原胸懷大志,不但不被重用,反而受到排擠。壯志難酬的他,一時氣憤,縱身一躍,跳進了汨羅江,以身殉國。后人擔心他的身軀被魚鱉海怪吃掉,包子粽子扔于汨羅江,供那些魚鱉海怪享用。而那一天正是五月初五,后人將這一天命名端午節。
? ? ? 后來聊到一些他個人的際遇,他的眼眶有些澀然了。
? ? ? 原來就在老人高中畢業時,舉國上下,發動了一場浩浩蕩蕩的革命,號稱文化的革命。年輕的他也曾豪言立誓,要為國效力。準備上崗的他,因為父輩是地主,成分過高,被刷了下來。為了生存,從來不事農業生產的他,扛起鋤頭,走向了田間地畔。一個傍晚的時候,一不小心,摔到了門前的河溝里。當他被救上時,命是保住了,左腿卻折斷了。從此,什么路面走著都是步高腳低,高低不平。一沒正式工作,二不諳農事,加之又瘸了一條腿,娶妻生子自然成了難事。
? ? ? 一時間,我多年來的疑惑徒地釋然了。其實,老人何嘗不是第二個屈原?!
? ? ? ? 五點鐘已過,我幫老人剝了兩個粽子,算是他的午餐吧。
? ? ? 辭別老人,我去了田野轉悠。平疇數十里的田地里,一片金黃----不,是枯黃。干旱的土地,結不出飽滿的顆粒,提前枯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