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斷續(xù)續(xù)花了8個小時在微信讀書上把412面的這本書讀完。
想提煉一下知識點。既然花了8個小時,就要收獲一些。想改一改自己囫圇吞棗讀書法。
首先談一下作者
池谷裕二
日本東京大學藥學系研究科教授,腦科學研究者。1970年生于日本靜岡縣。1998年取得東京大學藥學博士學問,2002年起擔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客座研究員。專業(yè)為神經科學與藥理學,研究領域為人腦海馬體和大腦皮層的可塑性。2008年獲得日本文部科學大臣表彰青年科學家獎。
本書的結構
本書是2002年4月《高中生學習法》的修訂版。
本書共分為六章,分別是記憶究竟是什么、欺騙大腦的方法、海馬體和LTP、不可思議的睡眠、模糊的大腦、天才的記憶機制。
下面按章節(jié)寫一下我總結的要點。
1.學習的本質 及海馬體的審查功能
人本身也是動物,有著生存的本能。對于動物來說,所謂“學習”就是指牢記在險境中獲得的經驗以避免遇到再次遇到同樣的危險,進而越來越適應周圍環(huán)境的過程。
腦科學中對記憶的定義是:新神經回路的形成。
人腦有1000億個神經元,每一個神經元都通過“神經纖維”與其它一萬個神經元相連,這種有神經元之間相互連接構成的系統(tǒng)就是神經回路。
上述關系可以想象成如下:眾多住宅(神經元)通過密集的道路(神經纖維)相連,形成了城市(神經回路)
保存長期記憶的部位叫做:“大腦皮層,人腦的”硬盤“,可以保存我們記住的已經記住的知識。
腦會根據信息的價值,將其分成”必要信息“和”非必要信息“,腦如同法官一般,對信息下達價值判斷。只有被腦判定為”必要“的信息才會被運送到大腦皮質內長期保存。具體判定信息是否必要的”關卡檢查員“就是人腦中的海馬體。海馬體的審查標準是:該信息對生存是否不可或缺。
2 欺騙海馬體
我們最終目的是要讓海馬體產生錯覺,誤以為短時間內多次輸入的信息一定是必須記住的重要信息。
潛在記憶的保存時間只有一個月左右,如果不在一個月內復習學到的知識,潛在記憶就無法發(fā)揮作用了。所以最遲要在一個月內就開始復習。
在復習是也要像初次學習是那樣用功,不僅要用眼看,還要動筆寫,出生讀,盡可能調動自己的感官,刺激海馬體起積極作用。
結合海馬體的性質,作者建議按照如下計劃展開復習。
第一次復習:學習后的第2天
第二次復習:第一次復習1周后
第三次復習:第二次復習2周后
第四次復習:第三次復習一個月后
整個計劃在約兩個月內完成。通過這樣的復習方法,海馬體會將信息判定為必要信息,并允許它們進入大腦皮質。
其次人腦更重視輸出,人腦的模式是輸出依賴型。多做練習,測試,總結。
3 對海馬體進行刺激引起LTP
以海馬體神經元的性質為切入點,認識人腦記憶的性質。人腦的機能就是以神經元來實現的。對海馬體進行電極刺激,神經元之間的連接竟然增強了,即使在刺激結束后,連接也保持著增強的狀態(tài),也就是說神經元被長期地激活了。這種現象名為長時程增強作用,這種現象成為LTP。
LTP 是神經元反復受到刺激后才產生的現象,如果只刺激海馬體一次,是絕對不會產生LTP的,必須反復刺激才行。
PS: 由此我想到在家庭中父母或者配偶的積極性語言和消極性語言如果對孩子和配偶進行長期的反復刺激,也會產生LTP 現象,也會發(fā)生深刻的自我認知變化。
1)莫扎特效應 指的是聽了莫扎特的音樂后,能讓人變聰明的現象。它是由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弗朗西斯.勞舍爾教授發(fā)現的。研究表明,雖然莫扎特的音樂只能
讓人在不到一個小時內的時間內暫時性地變聰明,但效果及其顯著,能讓參與者的IQ測試成績提高8-9分。勞舍爾博士認為莫扎特的音樂能夠通過令人愉快的節(jié)奏和優(yōu)美的旋律協調人的左腦和右腦,這正是產生該效應的關鍵所在。
2)在塞塔波(興趣)出現時刺激海馬體,引起LTP
塞塔波是好奇心的象征,當人們對什么東西感興趣而打開好奇心之門,處于緊張、興奮、或者期待狀態(tài)時,塞塔波就會出現。
相反,當對千篇一律的事物感到厭煩、喪失興趣的時候,塞塔波就會消失。
人們受到的教育越多,好奇心就越強——盧梭 啟蒙思想家
好無聊啊這句話不要經常掛在嘴邊,在學習時,即使在剛開始時覺得無聊,也請大家稍作忍耐,堅持學習下去把,只要堅持住就就一定能發(fā)現學習的有趣之處,產生塞塔波刺激海馬體引起LTP
3)刺激人腦中名為杏仁核的神經元聚集組織也能十分有效地引發(fā)LTP
杏仁核產生喜悅、悲傷、焦慮等情緒
海馬體是記憶的工廠
杏仁核是情緒的工廠
激活杏仁核也容易引發(fā)神經元的LTP,換言之,人在情緒高漲時會更容易記憶。
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動物經常會面臨生命危險,能不能把這些信息非常迅速地,即以很少的復習次數牢牢記住,對于動物而言是生死攸關的重大問題。以情緒為輔助來促進記憶的策略就應運而生了。因此大腦具備了這樣一種機制:和杏仁核被激活后產生的情緒密切相關的經歷,可以被記得很牢。
PS:如果一個人的行為經常被正向激勵,引起一個人情緒的美好體驗,我們的記憶中就記住了這個過程,應該會更想做此事,以此來再次獲得美好體驗。
4)感動法,情景記憶法,記憶學科知識,也是利用刺激杏仁核的方式引起LTP效應
5)LPT 在面對逃避不開的壓力時就會下降。記憶力會因為壓力而下降。
6)獅子記憶法 通過獅子記憶法,我們可以推測出饑餓、走動和降低室溫這3種都能夠提高記憶的技巧。
用時2小時10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