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上一文說到,劉備在280年前的先祖。劉勝、劉貞父子,祖上還是很榮耀的。但君臣無常位,世事卻無常,光環總會退去。經受漢武帝“酎金失侯”案的打擊,丟掉了京官,失去了地盤,后來一直做一些地方上的小官吏之類的。
話說劉備近代的處境,仕途正處在下行狀態。爺爺劉雄,劉雄通過“舉孝廉”入了仕。入仕前要通過舉孝廉這個門檻,舉孝廉是東漢時期選官的重要途徑,經過地方上有名望人的舉薦,具有品德好,孝心佳的優良品質,才能進入仕途。說明劉備的爺爺,及其家族在當時還具備一定的社會地位。盡管東漢末年漢室宗親身份普遍,數量龐大且多數貧困。但劉雄能擔任縣令實職,表明其家族在地方仍有實際影響力。這是劉備的爺爺劉雄的歷史背景。
后來到了劉備的父輩,那就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雖劉備的父親劉弘。也通了“舉孝廉”的環節,曾有“亦嘗作吏”的史料記載。說的就是劉弘曾經也是評選過“孝廉”,才進入到體制內。可見當年的“舉孝廉”制度是歷史悠久,逢升職必先進舉孝廉這一關。好象現在的公務員,逢進必考,勢在必行。
這一制度,旨在先進入官府任職前,把選拔孝悌者、清廉之士。當作予備役官員,好似現在的后備干部一樣。同時也說明,劉備的父親曾經也是通過這種制度進入仕途,也曾經做過小官吏。舉孝廉是指漢代發現和培養官吏預備人選的一種方法。它規定每二十萬戶中每年要推舉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職。但劉弘短命,他的父親做了幾年小官吏,就早早地去世了,丟下了劉備孤兒寡母。今天就說到這里,精彩內容下次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