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地形地貌,是由境內(nèi)的阿爾泰山山脈、天山山脈,昆侖山山脈與塔里木盆地、準(zhǔn)格爾盆地形成的“三山夾兩盆地”的特殊地貌。
三條著名的山脈,不但給新疆帶來了茂密的森林、豐饒的植物資源,還為新疆孕育了風(fēng)光旖旎的湖光山色。阿爾泰山的喀納斯湖、天山的天池和賽里木湖,以及帕米爾高原的白沙湖和喀拉庫勒湖。這些湖的水源多是周圍的冰川。
阿爾泰山奉獻了美麗的喀納斯湖,她是國家級5A旅游景區(qū)、國家地質(zhì)公園、國家森林公園、中國自然保護區(qū)、國家自然遺產(chǎn)沖著這些響亮的名頭,到新疆旅游喀納斯湖是不得不去的地方。
一,喀納斯湖
“喀納斯”是蒙古語,意思是“美麗而神秘的湖”。喀納斯湖自然是中國最美、最神秘的湖泊,林海環(huán)抱,雪峰聳峙,一湖碧水靜臥其中,湖光山色美不勝收。享有“人間仙境、神的花園”的美譽。
喀納斯湖,就是鑲嵌在群山之間, 白云之下的一顆璀璨明珠,她處若靜子,嫵媚動人,在一片凈土中續(xù)寫著自己的神話。
六月的一天,喀納斯湖,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 ,湖色由眼前的淺綠漸變,到稍遠的湛藍色。猶如一塊鑲嵌在群山環(huán)抱的翡翠,是一湖圣水。
她的巨大魅力來自傳說中的水怪,湖邊吃草的牛、羊,常常在一陣風(fēng)之后,不見了蹤影。人們最后看到的卻是它們的骸骨,有時游人突然間看到湖面騰起高高的水柱。這些都增加了她的神秘。
人們尚未弄清到底水怪是何方神圣。據(jù)推測它是當(dāng)?shù)靥禺a(chǎn)的哲羅鮭(一種大紅魚)在作怪,身長大約有15米,足見之大,能掀起巨大波瀾,水怪是喀納斯湖的一個不解之謎。
喀納斯湖的美,是純凈鮮艷的色彩,每個季節(jié)呈現(xiàn)不同的色彩。春季色彩碧綠,秋天綠中泛白,冬季呈現(xiàn)灰色,她的純凈讓人心曠神怡,心靈頓時純凈,俗念凡心隨之而去。水色的變化是她的又一個謎。
她還因岸勢變化,形成了六道灣,游客能親歷的從上往下有神仙灣,月亮灣,臥龍灣。其命名是根據(jù)形似、神似,再加以演繹出引人入勝的名字。增加了景點魅力,吸引各地的游客紛至沓來。
如月亮灣因河水在轉(zhuǎn)灣處形成了一個月牙形,即名為月亮灣,這樣形象直觀,有畫面感,平添了些許韻味。
喀納斯湖因湖中的浮木,被強勁的山谷風(fēng)逆水吹著向上游漂,從而堆聚成千米枯木長堤;湖中巨型“水怪”常吞噬湖邊的牲畜;雨過天晴時才有的美景——喀納斯云海佛光等三大奇觀。
喀納斯湖周邊森林覆蓋率高,以西伯利亞冷杉、云衫、落葉松為主要樹種。森林和湖水相映成輝,更增添了她誘人的容顏。
二,賽里木湖
賽里木湖是新疆的又一省級旅游名勝景區(qū),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風(fēng)光秀麗的高山湖泊,更是大西洋暖濕氣流能達到的最遠的內(nèi)陸地方,所以有"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淚"的說法。
賽里木湖位于博爾塔拉州博樂市境內(nèi)北天山的西面山腳下,湖面海拔2071米,東西長30公里,南北寬25公里,面積453平方千米,相當(dāng)于20個杭州西湖,蓄水量達210億立方米,是西湖的2000倍。湖水清澈透底,透明度達12米。游湖需要坐景區(qū)里的觀光車游覽,走路游湖怕多數(shù)人都堅持不了,因此,景區(qū)允許旅游大巴和私家車進入。
不知什么原因,賽里木湖以前不產(chǎn)魚,1998年才從俄羅斯引進了高白鮭、凹目白鮭等冷水魚種養(yǎng)殖,結(jié)束了賽里木湖不產(chǎn)魚的歷史,現(xiàn)在已成為新疆重要的冷水魚生產(chǎn)基地。
賽里木湖景區(qū)還有天鵝及其它珍稀鳥類。幸運時游客會看到湖中游弋的天鵝,她們毫不懼怕游客,甚至游到你跟前,讓你拍照。
賽里木湖四周群山環(huán)繞,并有冰川融水補給,構(gòu)成封閉的高山盆地水系。賽里木湖的天氣多變,我們游湖時很幸運,天氣很好。當(dāng)我們離開賽里木湖10分鐘后,天氣突變,并下起了大冰雹。
三,天山天池
美麗的天池對于我來說,以前就是概念,就是傳說,并不知道她真正的含義。
當(dāng)我走進天山,貼近天池,她神秘的面紗終于揭開,她的魅力逐漸增強。
到天池景區(qū),先經(jīng)過哈薩克族民俗村。民俗村有很多百年以上的老榆樹,樹皮斑駁蒼老,樹枝低垂,彰顯著經(jīng)風(fēng)歷雨的滄桑。
村中展示有氈房,生活用具,還有體娛活動的秋千,馬頭文化展覽。村里的哈薩克族姑娘熱情為游客表演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
游歷民俗村后,繼續(xù)乘車駛向天池。她海拔1920米,南北方向5Km,東西窄處800M,最寬處1.5Km。
站在天池岸邊放眼望去,她碧綠如玉,煞是養(yǎng)眼。她是現(xiàn)實與神話的分界點,她隱藏在博格達峰的群山之中,走進天山,貼近天池。遙想當(dāng)年西王母娘娘舉行蟠桃盛會,鬼怪搗亂,西王母娘娘拔下玉簪,投入水中,鎮(zhèn)住鬼怪,后來天池邊長出一棵榆樹,再不見鬼怪興風(fēng)作浪,榆樹被稱為定海神針。
游客都有這樣的經(jīng)驗,每到一處風(fēng)景,都有玉皇大帝或是王母娘娘留下的故事,或是有關(guān)名人的奇聞異事。
天池周圍山上生長著茂盛的云杉,雪杉,紅杉等天山山脈常見的樹木,挺拔參天。還有小斑葉蘭、寬葉紅門蘭、木犀等植物,這里空氣極好,含氧量高,讓你感到心曠神怡。
天池東南處有水流下,形成飛龍瀑布。從池邊向東走去,轉(zhuǎn)過山梁,未見瀑布就聽到轟鳴的水聲。這就是飛龍?zhí)镀俨及l(fā)出的,水飛奔直下,濤聲轟鳴,激起千堆雪,跌落潭底,再次撞擊石頭,白浪翻滾,奔涌向前,濤聲依舊。
山風(fēng)襲來涼意陣陣,似乎從炎夏來到了春天,使游人頓生愜意。沒有了炎熱難耐的感覺,停下拍照,休閑,再不想回到池邊享受艷陽的炙烤。
四,白沙湖和卡拉庫里湖
白沙湖和喀拉庫勒湖,是帕米爾高原景區(qū)的兩個湖,當(dāng)車駛進紅山口,道路兩邊的山是深紅色,導(dǎo)游說這里才是真正的火焰山。繼續(xù)向前,山的顏色呈褐、灰、黃、白等顏色。山體干裂,稍有植物。
中途路過一個郵電所,導(dǎo)游說,我們在這里吃午飯,再往里走,就沒有飯可以吃了。整個帕米爾高原海拔高在4000M至7000M,生活在這里的是塔吉克族人,他們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居民”。這里空氣含氧量低,郵電所出租氧氣袋,體質(zhì)差的游客,最好準(zhǔn)備一個,有時會救命的。
吃過飯,繼續(xù)趕路,終于來到第一個景點白沙湖,以前叫流沙河,是《西游記》中,沙和尚跟隨唐僧之前修行的地方。唐僧西天取經(jīng)走到這里病了幾天,離開時,沙僧的師傅就讓他跟著服伺唐僧。
后來這里建了水壩,就成了湖。因為,岸邊山坡原貌被風(fēng)吹來的白沙覆蓋,像是沙山,所以把湖叫白沙湖,湖水碧綠,成為帕米爾高原的一個景點。山的白與湖水的碧綠相映成趣,和諧生輝。
游客下車,紛紛拿著手機、照相機,爭先恐后和有白沙湖的石頭拍照,和驢友合影,為了搶鏡頭,不相識的人竟起爭執(zhí),這已經(jīng)成為國人旅游的特色。湖水就來自高原上的冰川,水最深處超過百米。
繼續(xù)向前行駛40余公里,來到一個叫喀拉庫勒湖的地方,也叫黑湖,它的特點是湖離冰川最近,景色更好,游客自然不會錯過這樣的美景,又是長槍短炮齊上陣,手機也拍個不停,都是美人,又都是攝影家,氣勢壯觀。
當(dāng)?shù)氐乃俗謇相l(xiāng),牽著馬匹有償供游人照相。場面嘈雜熱鬧,游客是歡聲笑語,似乎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夢想。
導(dǎo)游說,這里水清,可以到湖邊洗洗手,再為自己和家人許個愿,很靈驗。不說大福大貴,平安健康也是好的。大家說好不好。愿望實現(xiàn)后要記得來還愿喲。
還舉例說明,曾有一個名人,在這兒許了愿,后來一帆風(fēng)順,心想事成,夢想成真。退休后鄭重其事的帶著烤全羊和馕餅來還愿,說明在這許愿很靈驗,是吧。
人都希望自己和家人平安,幸福,快樂,可以理解。這也為有心人,祈禱家人提供了機會,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人有感恩之心,就有福報。盡管帕米爾高原干旱少雨,但是冰川卻無私付出雪水,養(yǎng)育周邊各民族的人。
新疆還有艾比湖、艾丁湖、博斯騰湖等等,沒有到新疆之前,對新疆的了解只是聽說,還有從報刊電視上獲得零碎的信息。到了新疆之后,才感受到新疆真是一個好地方,值得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