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之航程總結
30天專注橙長計劃很快便要過去,在這30天里,就寫作水平上而言可能提高并不是非常明顯,可是,我感覺在思想上真的有很大改變。一直跟隨著古典老師專注在個人橙長領域多年,以前更多的只是停留在信息層面,對于實際的提高真可以說是少之又少。自從加入30天專注一個主題橙長計劃,使我對于以前的自己有了新的認識。從前的我,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的樣子,更多的是自欺欺人,需求心靈上的安慰。是專注橙長計劃改變了我,寫作這個命題其實是對于人生的總結,兩者結合在一起,使我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高程度的認識。在這里,我衷心地表達對橙子學院的敬意。非常感恩這個專注橙長計劃所帶給我的一切。
一、回顧專注橙長計劃的整個歷程
航線的設計:從開始加入30天專注橙長計劃到選擇寫作這個命題,內心其實是相當忐忑的。以前總會覺得寫作是高大上,心里有一種自己寫出來的東西就是垃圾的想法。
所以利用開航前的幾天,我迅速瀏覽了一些書籍和參考了一些小伙伴的航線設計。其中對我影響最深的莫過于《成為作家》一書,它使我從本質上認識寫作是怎么回事。所以最開始我也只是寫些流水賬、生活日記、情緒日記。而我給自己定的最終目標是寫出經過自己組織的“積件式”寫作。
在第一周過去之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嘗試了古典老師說的“積件式”寫作。寫完之后,有小伙伴在我的后臺點贊,以及被打賞兩次。當時那種心情真的是言語無法表達,自豪感和成就感得到瞬間滿足。可能你覺得我過于小題大做,但是對于我自己來說,這便是一個很大的提升,一個真真正正從0到1的過程。即便我能清晰地知道,我其實還沒達到起跑線上。
雖然發生了這樣一個小插曲,但是我并未被自己的“勝利”沖昏頭腦。我知道,其實我肚子里有多少墨水,我并不能夠持續地用積件式寫作寫下去。為了不讓自己日益膨脹的自信心吞噬,我選擇了拉自己回來。
參加“30天專注主題橙長計劃”的同時,我還參加了一個“習慣養成訓練營”。我會把習慣養成訓練營當成是對寫作的一種補充,兩者是相互促進的。習慣養成訓練營告訴我該如何合理養成寫作的習慣,同時,習慣養成也成為了我寫作的一個素材。每一次課程之后,用寫作的方式對習慣養成進行復盤,其實是對課程進一步加深理解。
當航線進行到20天的時候,我開始對寫作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在這基礎上,我便對自己的航線進行了在設計。整體來說,再設計的航線是對我最初的寫作目的重新梳理了一遍,明確了我的寫作目的。寫作的過程其實是對知識點的梳理及知識體系的建構。在之后的寫作,我的確是按照這個這個方向去寫的——即針對一個主題進行搜索、鏈接、輸出的過程。
二、收獲
關于結果:如果你從到到尾看一遍我寫過的文章,你會覺得不懈一顧,你甚至覺得看不下去,寫的都是什么爛東西啊。但是我卻的的確確感受到了《成為作家》一書中關于養成持續寫作習慣,不用擔心自己寫得有多糟糕有了新的了解,我也確實做到了。我自己也知道,我寫的并沒有那么好,但我還是有一種小小的滿足感,這便夠了,它足以支撐我繼續寫下去。這或許便是古典老師和我們說的心流模式吧。
關于專注+輸出:為什么我會將這兩點放一起,來自我內心的想法便是如此——我要做的便是專注一個主題持續輸出。我對于碎片化學習、信息的搜索能力、知識的鏈接能力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互聯網+的年代,信息、知識已經很廉價,如果建構自我的知識體系才是重點。
關于堅持:以前的我是不懂得如何堅持。我曾經也參加過很多訓練營,如100天改變自己訓練營、百日計劃等等。可是結果總不大理想,很多時候都是自欺欺人,再到后來便是對自己不能夠堅持產生深深的自責,然后在他人不知不覺當中悄然退場。在習慣養成當中,易仁永澄老師給了我許多的幫助,是他教會我該如何避開習慣養成的坑;了解到習慣養成的本質;如何設定一個合理的習慣養成計劃。習慣養成最主要的一點是做到平靜而持續地輸入。
三、掉過的一些坑
坑一:寫無可寫。寫無可寫很多時候是積累不夠,你是否對于突然躍進腦海的新鮮想法做筆錄;你是否對于一些印象深刻的句子做過摘抄;你是否對一個主題做過詳細的思考等等。再不行,你甚至可以寫一下流水賬,記錄生活中的瑣事,不過這些瑣事必須經過整理和思考。我曾經也遇到這種情況,我后來做了經驗萃取,發現主要是積累不夠導致的。如果實在無法可寫,那就先停一天唄,又有何不可呢。
坑二:寫作習慣養成失敗。這個問題其實是挺嚴重的,當時差點導致30天專注橙長計劃流產。主要原因:身體+心里的,當時那兩天感冒,沒什么精神,不過我覺得這個還是其次。導致差點流產,很主要的原因還是目標管理不當,從最開始只是做了個初步計劃,并沒有安排到日程表上,導致計劃復檢起來沒有標準。當時寫作航線再設計和習慣養成經驗萃取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今天是專注橙長計劃倒數第二天,雖然這個主題很快就要結束了,但是我相信還有下個、再下一個專注主題的橙長計劃。我祝愿大家能夠在每一次主題上都能做到“平靜而持續地輸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