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叛逆之兒子(一)
?(2009-04-05 16:14:48)
今天,終于有時間上來寫字。我得繼續寫你,兒子。雖然媽咪答應過你,你的隱私,媽咪不得侵犯。可是,你的這些隱私,你知道嗎?在媽咪心里,你的這些隱私,我再不把他們記錄下來,它們會讓媽咪感到撕心裂肺的痛,我怕,這痛,最終會讓我像盲人般,就是在光明之處,我也摸索不到你。
我們已經很長時間不說話了。整整半年的光陰,我們倆單獨在家的時候,那種沉寂,死一般的沉寂,我們都習以為常了,我們都見怪不驚了,我們的適應能力真是強啊!可是,媽咪知道,你的內心不是沉寂的,是熱烈而激昂的,它洋溢著一種青春蓬勃的氣息,你卻感覺只要是在家里,你就只能選擇在心底死死的壓抑著不讓這氣息得以釋放。媽咪確信,不管是何種情緒,一旦在心底壓抑久了得不到釋放,就會出事的。這不,我的兒子,你出事了——成了叛逆的少年了。
其實,寫到這里,我的兒子,我感覺出的不是對你近期突變的無奈,而是對我無知無遠見的嘲笑,一年之前,你的夢阿姨勸導過我要和你搞好關系的時候,我自信我們關系一向是友善親密的,我們的關系怎么會搞不好呢?
媽咪芭比做過認真細致的交談,你芭比說:你和媽咪一樣,善感善思,對很多問題過于偏激敏感多疑。對你的缺點錯誤不能給予正面的批評教育,要慢慢的引導。聽你芭比這樣說,媽咪落淚了。我們倆在各方面遜色的表現,給你芭比添了很多的麻煩。他那么好一個人,我們應該時時刻刻讓他感覺出和我們在一起他是幸福的,好嗎?我的兒子,媽咪拜托你了。
然而,上周日的清晨,你芭比還是對你發怒了,因為你對他的問話也是愛理不理的態度,你是被動回答的。爹地說這不是叛逆不叛逆的問題,而是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問題,沒有一個好的生活態度,在社會上怎么立足?兒子,你芭比很少對你這樣重言粗語(輕言細語的反義詞,我發明的)。一旦這樣就意味著你該反省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有不得體的地方了——刻意的反省思過總是可以使人進步!媽咪不迷信謙虛使人進步,謙虛是得到別人夸獎之后思想意識上他律的被動行為;刻意的反省思過是一種不需要他人夸獎之后思想意識上的自律的主動行為。當刻意的反省思過成為我們的生活習慣之后,兒子,你要確信爹地不會再對你發怒了。媽咪只是想表達出一個心愿,希望你身處叛逆之時,不為叛逆所困惑所擺布,依然能處理好你和家人朋友的關系。
很多時候,媽咪心里一直牢記著芭比的教導,因為你和媽咪性格的相似,媽咪不可以輕易的指出你的缺點錯誤,哪怕只是一句很善意的話,生怕說的不是時候,就會惹你不開心。半年的時間了,我的兒子,媽咪天天都是如此,小心翼翼的度日如年的感覺,壓抑在媽咪心里,很難受。你放學回到家,總是“啪”的一聲關上你臥室的門,就把自己和媽咪隔絕起來,不允許我走進你的房間,我只能在客廳陪伴著你,我沒有怨恨你,我還是感覺出了你的可愛,你總是喜歡在作業的時候,放在音樂聽,那些美妙的音樂——不管是小夜曲還是圓舞曲或者是交響樂,它們從你的房間飛出,傳到了媽咪耳畔的時候,我還是會忍不住贊美這美妙的音樂,要是此時你有心情和同感,你也會和媽咪做短暫的交流,我們談貝多芬,李斯特,肖邦,舒伯特,柴可夫斯基,德彪西,但是你的言辭充滿著憤世的偏激,除去贊美貝多芬,你不會再去贊美他們中的任何人,你說,只要貝多芬的音樂才是為勞苦大眾而作,其他的都是為宮廷貴族剝削階級而作。媽咪不希望你如此,美好的音樂不該有階級之分,我們可以在音樂中去沉思感悟人生,但是不能帶著固定的模式去傾聽音樂(我們對世間萬物的認知,總是唯心的。過于唯心就不能看透事情的真相——這是媽咪近期在思考其他問題上得出的感悟)。可是,我的孩子,你對音樂的認知出現了偏差,這樣一來,我們的交談就成了——話不投機三句多,總是不歡而散。
除去對音樂的交流,我們甚至,再不會有其他任何的交流了。
對于你的學習狀況,我是茫然無所知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為你的考試卷子簽名。當然,依照媽咪的性格,我會猜測你這樣做的動機目的和意義所在?其實,就是不用猜測,也是知曉的,你把你的學習也當成了你的隱私,你不想要媽咪了解太多,你總是在睡覺前才拿出卷子讓我簽字。媽咪很清楚你的意圖——只是簽字,不可查看。你是機關算盡,枉費了心機,算計的都是什么事情啊?你怎么就不會去算計你該如何讓媽咪爹地分享你的優秀的學習成績呢?兒子,媽咪一直在忍讓著你,忍讓你把我當成是簽字筆來使用。這種忍讓,我不想再接受下去了。你的整個小學階段,媽咪總是把你每次的考試試卷和寒暑假的作業整理成冊,整整十二大本啊!甚至,從你三歲到五歲參加視唱練耳的考級試卷,媽咪都給你保存著。而今是你上中學的第二個學期,我沒有拿到過你的任何一科的考試試卷。你總是說考試卷子交給老師了,我信了,是半信半疑的信。結果,詢問老師的結果是每次的試卷都發放給學生了,而這些試卷,你是不肯再交給媽咪了。我不強求,你長大了,孩子,媽咪希望你能獨立的學會收集整理自己的考試試卷,時常去翻閱,去回顧——溫故而知新,這是孔老先生的話,你最好記得。
兒子,我為你總結一下,半年你對媽咪的習慣用語:
——煩死了,你能不能不說。
——你能不能不呆在我的房間,我不想看見你。
——你說這個,管用嗎?
——你知道我心里想的是什么,你知道嗎?
這些話,都是在媽咪還想對你說的話,剛從嘴里吐出一個字的時候,你就急急反駁給我的,它就像一把把尖刀,可以把媽咪的心刺穿,撕碎,讓我心痛難忍。我在想,是不是天下所有叛逆的孩子都如此?
叛逆算什么呢?在媽咪看來,叛逆不該成為我們之間搞不好關系的理由,而應當是——你比過去更加成熟的一種轉折,無論是做人還是處事,不能對誰都有一肚子的怨氣,不能每天都活得是唉聲嘆氣,愁眉苦臉的,這世上,沒有誰欠你的,沒有。所以,最近媽咪喜歡對你說的一句話,你該記得:你的胡子都黑了,臉盤大了,可是,思想呢,還是沒有長大啊?
叛逆應該成為你的一種成熟美,應該是你會選擇用更加合適的方法積極主動的和我們交流。媽咪希望早日能看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