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讓一個銷售小白成為高手
當你的才華還不足以支撐你的野心時
請靜下心來學習------
你生活中經常看什么書?看什么電視節目?又或者經常看什么電影?
如果你經常被一種節目所吸引,那么你有沒有發現其中有一個共同的神秘因素在起作用?
除了電視劇,還有一些比較火的節目,比如百家講壇,王剛講故事,都是這個神秘因素起關鍵性的作用。
究竟是什么神秘因素讓電視劇,電影那么吸引人?讓王剛講故事欄目,百家講壇節目這么火?
兩個字:懸疑
以懸疑始,以懸疑終。
記者曾經采訪過在百家講壇講歷史的紀連海,他講歷史借用評書,相聲的技巧,粉絲無數。他的成功秘訣是:
選擇主題后,一口氣寫下去,寫出5000字一堂課的書面稿,在分章節的時候,除了考慮邏輯因素,最主要的是考慮故事和懸疑的設置,之后再把它改成8000字左右的口頭稿。
百家講壇的編導要求節目制作必須像好萊塢大片一樣,每幾分鐘就要有一個懸念,在節目中,開始就要加入懸念,以懸念隔斷,牽引,是講座,文章不再平鋪直敘,抓住觀眾和讀者心中的疑點,在節目編排上設置疑點,懸念,然后一個一個解開,讓講座和文章變得像懸疑片。收視率開始大幅度提高。
以往教授們上來就把故事結果講了出來,然后再去分析,這樣觀眾就沒人去看,沒人去聽了。
懸疑永遠是電視劇的賣點,我們看電視劇,最大的看點,最吸引人的就是主人公命運未卜,懸疑鏈讓你一直追看下去。
再說一個例子,遼寧電視臺的王剛講故事收視率非常高,王剛講故事的手法采用的是鮮活的真實事件的回放,通過懸疑來表現,事件回放與本人描述的交叉,懸疑和評論的交叉,切入普通人的視角,讓我們不知不覺中陷入到故事情境當中去,仿佛我們就身在其中,思考不斷被現實所解答,結尾處總是耐人尋味,引人思考。
王剛講故事也是在鮮活的真實事件中揉入分析,不斷穿插人物命運的懸疑牌,直到關機時刻才翻出底牌。
什么是懸念?希區柯克曾舉過這樣一個例子:
兩個人走進一個屋子,坐下來談話,突然桌子底下的炸彈爆炸了。觀眾大驚失色,但這種緊張只能持續15秒,這個過程是“驚駭”。
相反,如果在他們走進屋子前,觀眾首先看到一個兇手進屋將炸彈藏在桌子下,并且肯定這個炸彈會在1點鐘爆炸,兩個人走進屋子卻沒有發現炸彈,仍然坐下來談話,對面臨的危險渾然不覺。
墻上掛著的鐘,顯示現在是差10分1點,觀眾卻在接下來的10分鐘內一直處于緊張焦慮之中,那么這個過程叫做“懸念”。
懸念的神奇作用來自于好奇心的缺口理論,當我們想要知道一些事情卻無法實現的時候,就會感覺身上像長了很癢的瘡,不得不抓,要消除這種痛苦,就得把缺口填滿。
例如:某男生追求學校一位美女,每天發短信無數,可那妞從來都不回他。
如果用懸疑技術效果立馬顯現!用手機給那妞發短信:
“你是我們學校三大美女之一,但我只喜歡你。”
半分鐘之后,那妞就回了:另外兩個是誰,你為什么只喜歡我啊?
多數情況下,讀者之所以產生好奇,并不是因為你在第一段說了什么,而往往是因為你在第一段沒有說什么,比如一個動機,一個理論,一個證明,一個例證,一個問號,制造懸念和謎團,讀者要繼續讀下去,為他心中的“為什么”找到答案。
懸念的基本設置手法:
一、在標題中構設懸念,讓文章引人注目。
標題是廣告中的廣告。
《女人四十是花還是豆腐渣?》、《一天不大便勝吸三包煙》……腦白金的軟文廣告幾乎都是這個路數,闡述消費者一些不知道或有疑慮的事件,讓消費者產生強烈的好奇心。
還比如以下標題:
《男人渴望有八張嘴》——海王金樽的廣告標題;
《一槍擊中女人歡心,猜猜看誰能勝任》——某鉆石廣告的標題;
《東芝洗衣機可以救火》——大容量東芝洗衣機廣告。
這些標題有懸念、有新意,好奇的消費者一旦有了好奇心,就有了馬上閱讀文章的興趣。一個小小的題目,短短幾個字,便緊緊抓住了讀者的心,引起種種聯想,吸引他們往下讀,廣告的效果達到了。
二、在開篇巧設懸念,讓文章引人入勝。
萬事開頭難,開頭好了自然引人入勝。根據文章表達的需要,起首提出疑問,或是設置一個讓讀者產生閱讀興趣的懸念,再在后文闡釋,慢慢揭開疑團。
采取以下幾種簡單的方法為文章開頭巧設懸念:
(一)設置問題,引出下文。 用問題開頭,能一下子抓住讀者的心,激發人們的興趣和思考,起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我的明天是什么樣的?
我什么時候能夠實現財務自由?
當我奔波于床和電腦之間的生活中,當我掙扎在浩瀚無邊的網絡中,當我對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未出現預期結果時,我常這樣問自己。
我時常不由自主地想:什么是網絡賺錢的真正秘笈?是天道酬勤?不!是投機取巧?不!是挖掘漏洞?不,都不是!那么,打開財富之門的密碼是什么?我的突破點又是什么?百思不解時,無意間看到的一本書讓我的思路漸漸清晰……
(二)倒敘開頭,引起關注。
只要把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放在開頭,設置懸念,同樣能激發讀者的興趣,增加文章的曲折,顯示文章的布局之美。如:
(1) 先擺出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2) 先截取一個精彩的事件片段。
(3) 先交代一個起線索作用的物件。
(4) 先安排一個引發故事的場景。
(5) 先介紹與故事情節緊密相關的人物。
(6) 先顯示故事或人物的結局。
舉例:
我朋友中大鵬是最聰明的一個,也是最低調的一個,他身上穿的都是很普通的牌子,但他的收入卻是朋友圈中最高的,正應了那句話,真正賺錢的人是不會天天曬自己收入的,我知道大鵬肯定有我不知道的秘密,只是他嘴太嚴了,從不透露半點口風,直到有一天,我把大鵬灌醉了,連哄帶騙的終于讓他開口了,只是斷斷續續,說出了一本書的名字《XXXXX》……
采用倒敘手法,把全文中的結局放在開頭說,讓讀者一開頭就陷入疑問之中,有了疑問,就有急于讀下去解開謎團的欲望。
懸疑技術不僅僅用于文案寫作,在各行各業平常的銷售、經營布局中也是至關重要的!
如做減肥、健身、美容、教培等等行業都是隨處可見。
舉例:
減肥、健身、教培行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些行業的宣傳文案內容是:
《20天減掉30斤的秘密》
《產后,15天恢復到90斤,是如何做到的?》
《一個學渣,如何2個月逆襲成學霸?》
等等······
這些都是運用了懸疑技術,先用一個懸疑問題吸引你的好奇關注,然后通過免費體驗給出一個初步見效的結果,再層層深入教育拋出下一個更具誘惑力的美好懸疑結局,讓你付費。
這些套路在你生活中是不是隨處可見,非常熟悉。
那為什么商家都對使用懸疑技術樂此不疲,而顧客卻屢屢中招呢?
因為,懸疑兩字戳中了人類好奇心,并喜歡追求想象中美好結果的人性!
運用懸疑技術最簡單的方式:一連串吊人胃口的設問,讓人欲罷不能,你只需要將這一技巧模仿的爐火純青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