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雖然也會斷斷續(xù)續(xù)的閱讀、寫作,但基本上沒什么壓力。
因為每逢完不成任務的時候,我都可以自我安慰道,工作之后,業(yè)余時間本來就會少很多,所以完全沒必要將這些事放在心上。
然而,慶幸的是,自暑假中劉局長帶頭寫作以來,讓我見識到了一些每天同樣的24小時,卻能過地流光溢彩的“寫作狂人”。
人有時候真的需要坐標軸的。在同一個時代找到可以參照的對象,才知道自己有多么落后,才知道要奮起直追,才知道自己缺了什么。
可悲的是,人們總習慣于選擇性的遺忘,習慣于辯解自己沒有時間去投資自我,沒有精力去堅持一些想做的事。
以我為例,上周六本來給自己安排了寫的任務,可是后來,我一個字都沒寫。
同樣的事例還有很多,比如,以前的我,每每下班回家后,總能悠然自得地看1小時的電視,卻抽不出15分鐘的時間來看書或者寫點東西。
反思自己的這一系列行為后,我再也沒有底氣去自我安慰說,要是有時間,我一定都能完成。因為時間并不是沒有,只是被自己用作他用罷了。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覺得學習很重要、寫推送很重要,那么哪怕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你還是會抽時間完成。
所以,我們并不是通過節(jié)省時間來創(chuàng)造想要的生活,而是應該先創(chuàng)造想要的生活,然后時間就自動節(jié)約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