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書訓練營09:捕捉的技巧
出自:《搞定1》(P41-43)
目標:掌握捕捉收集任務的技巧
R閱讀原文
百分之百的捕獲一切“未盡事宜”
你需要尋找和收集你世界中的一切未盡事宜,無論大小、輕重、緩急,只要是那些等待處理的、需要改進的、引起注意的事物,都要收集起來。
在你讀到這里的時候,許多事物正處于收集之中。信箱里收到了新的郵件,工作籃中添加了新的備忘錄,電腦中收到了新的電子郵件,語音信箱收到了新的留言。但與此同時,你也正在從周圍的環境中收集引起你注意的信息,并存儲到自己的大腦,而且大腦自己還會不停地思考,時不時的形成一些想法和主意,他們也需要你的關注。這些信息不像電子郵件那樣醒目,但他們也是“材料”,需要用某種方法對其進行處理,所以也是收集的對象。比如:在記事本上記錄的某些決策,應該盡快付諸實踐;在你書桌的抽屜里,某些不好用的文具需要修理一下或者干脆扔掉;在你的咖啡桌上,放著一些過期的雜志——這些全部屬于“材料”的范疇。
一旦你給某一事物貼上“需要做”或者“應當做”的標簽,它就變成了一件“未盡事宜”。當然,未盡事宜還包括所有正在處理中、尚未結束的事物,以及那些你已經實施但尚未最終確認完成的事物。
為了正確地管理這些“未盡事宜”,你需要暫時把它們全部放入一個“存儲器”中。等到有時間的時候再來確認他們到底都是一些什么樣的問題,需要如何處理和解決。為了確保這個收集工具的有效性,你必須定期清空這些“存儲器”。
如果你想大腦也當作一個“存儲器”來看待的話,那么很有可能各種“未盡事宜”現在就已經被你收集起來了。但是如果無法找到一個可靠的外在體系對他們進行直接管理,那這些事情必定會藏匿于你腦中的某個角落,并且無法有效的定期清空。事實上,如果你沒有把某項任務放入你的工作籃,那他就一定存在于你的大腦當中。我們在這一階段所要做的,正是要確保一切必要的事情統統得到了收集,并且存儲在你的大腦之外的某個地方。
I
? 分析問題、信息加工處理、任務處理、以及歸納整理都是一項能力,這些能力都與捕捉收集任務有很大的關聯性,我們任務捕捉分類處理的能力決定了我們的通路和效率,而對事情的捕捉是由人的敏感度來決定,而分類處理則是有歸納整理能力決定。
? 日本雜物管理咨詢師山下英子推出了有關整理的新概念“斷舍離”。
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
舍=處理掉堆放在家里沒用的東西
離=舍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于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這一理念的出現幫助很多生活無序的人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如今,“斷舍離”已成為一種現代生活的理念。而這一理念運用工作中也是起到了很好的幫助作用,尤其是往來郵件和公函資料的處理!
1.進行分類
? 將所有信息按歸屬類別進行分類,制度類文件永久保留,通知公告類文件保留半年,一次性信息溝通文件處理完保留一周!已經沒用的信息及時刪除,這便是“舍”!
2.定期清零
尤其每個新年,無論是資料、信息都要一定清理,將環境空間和大腦空間及時騰出空間可以容納新事物新信息,新的待辦事項!這便是“離”!
3. 專注自己領域,聚焦
? ? 對于一些不相干的信息和物品從源頭拒絕,尤其是當你能力逐漸提升,領導會不斷加大工作量,適當的拒絕才可以更游刃有余,這便是“斷”!
?
A1
自己一直在捕捉收集任務上處理的不夠好:
記得公司組織十周年晚宴,我們是有一個走紅毯環節,因為當天環境非常多,所以在領導有安排禮儀陪嘉賓走紅毯,并要求員工要圍在兩列圍觀給予歡迎,結果事情多的給忘記了安排,正常晚會都很流暢,唯獨這個環境出現了瑕疵,會讓自己很有遺憾!
A2
? ? 如果近后再遇到類似事情,我會做如下調整:
1.梳理好年會流程,明確流程中的核心點,核心點事情要引起充分的重視。
2. 核心點環節指定專人負責,并且實時跟進,
3. 借助于項目軟件進行實時更新匯報,讓大家都清楚事情進展。
4. 事情結束進行復盤后做好記錄,事情就翻篇,如果有需要后期可以參考流程,而不是一直裝在大腦存儲空間,一直占用存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