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和一位讀者聊了聊,她告訴我,自從知道投稿可以賺錢以后,她就陸陸續續投遞了十幾封郵件,從一開始的信心滿滿,到后來的垂頭喪氣,期間所有投遞的稿子就如石沉大海一般,從未有過音訊。
“我跟你說,公眾號投稿都是騙人的,寫作課也根本沒有用!”她咬牙切齒的跟我說,“我投遞過那么多家公眾號,報過那么多班,就沒有一個是有用的。”
讀者小云是一個很努力的孩子,上學之余會利用空余時間做兼職賺點小錢,自從在知乎上看到過關于公眾號投稿的回答之后,她就毫不猶豫的收藏了那些公眾號名單,因為自己是文科生,再加上自己對寫作有那么點興趣,所以能用文字賺錢一直是她所期望的。
然而事實并沒有她想象的那么美好,每次等過漫長的審稿日之后,郵箱里依舊是沓無音訊,這時候她也不會浪費時間,而是馬不停蹄的把郵件投遞給另一個編輯,本以為只要嘗試的夠多,總有能成功的時候,但是無論她投遞了多少,卻依舊沒有一篇能夠過稿的。
三番五次之后,她的熱情也漸漸的被撲滅了,她取關了那些征稿的公眾號,清空了自己的文檔。偶爾上知乎看到別人曬出來的稿費,或是一些過稿經驗貼的時候,她還是會默默收藏,但是卻再也不會和以前那般興致勃勃了,她聽到心里傳出了一聲很大的嘆息,沉悶之后再無聲響。
都說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渡河的時候,卻因為水太深放棄了,想著既然投多少石頭都填不滿,不如回頭是岸好了。
既然是自己放棄了上岸,那就不要羨慕對岸的燈紅酒綠。
群里的悠悠在上個假期花費了兩千多塊錢報班,加入了無數個“寫作集中營”,百度云里的“自媒體運營課程”也占了十多個G,但是她依舊一點長進也沒有。
自己的公眾號只有寥寥無幾的閱讀量,寫出的稿子也是讓人大失所望,看著自己花出去的錢越來越多,她不免開始浮躁起來:這些知識付費就是割韭菜,一點用都沒有!
然而事實是,悠悠網盤里的資料雖然都一個不差的保存了,但從來都沒有下載過,微信里關注的上百個公眾號,她也從來沒有盯著一個努力攻克,甚至拿著自己幾年前的稿子挨個投遞,美曰其名:不能浪費了以前的創作。
總以為花了時間,帶著耳機聽課,或是在睡覺前看看聊天記錄,就是努力過了。
如此淺嘗輒止的努力,根本不叫努力。
浮躁的對待某一件事,自然是一無所獲。
記得剛做公眾號的前三個月,所有人都對我說,現在做公眾號已經太晚啦,紅利期都過了還有什么好做的。
我看著自己不足百的閱讀量,和不到四位的粉絲數,我也曾唉聲嘆氣過:看來網上說的都是假的,做公眾號沒有月入上萬,入不敷出倒是真的。
我也曾想過,干脆賣了號,拿著幾百塊錢好好出去吃一頓,不然自己供掏錢供稿費的日子永遠到不了頭。
但是思來想去我還是堅持了下來,既然已經選擇了,那就不要再讓任何流言蜚語動搖你。我捂住耳朵,再也不聽那些讓我堅持不下來的話,或者干脆蒙著眼睛,毫無畏懼的繼續走下去。
直到粉絲數突破五千大關,緊接著又迎來了第一個廣告主,接下來就有第二個、第三個。我在歡呼雀躍的同時,也感激曾經選擇了正確道路的自己。
我想,如果我在那青黃不接的時期放棄了,那我也會變成網上“打假”的一員,向別人高呼著:醒醒吧,做這些有什么用,根本賺不了錢!或許從此以后,我就再也不會在自媒體踏足了。
我記得以前在群里分享過一個小說素材的資源,吸引了很多人前來,但是迄今為止,這個鏈接被瀏覽了3430次,保存了1528次,而下載次數只有32次。
可見很多人都是披著“好學”的外表,其實暗地里從來都不肯多花一分努力。
沒有誰的成功是空穴來潮,他們背地里風吹日曬總是不為人知。就在你質疑,放棄的時候,已經有一個又一個人爬到了頂峰。
如果害怕花謝,那就永遠不要種花,同樣,如果你害怕失敗,那我勸你永遠不要嘗試著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