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自控力水平和個人的成就以及幸福感的關系被證明之后,自控力的話題,越來越被家長們所關注。
“自控力之父”沃爾特·米歇爾,通過近50年的“棉花糖實驗”研究,證明了那些在幼兒時期更懂得“延遲滿足”的孩子,會在青少年時期獲得更好的SAT成績,和更穩定的情緒,在成年以后,會擁有更好的社交關系,更好的保持體重和應對壓力。
此觀點一經推廣,很多家長就開始有意識的培養起自己的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但看了那么多書籍、文章,甚至專門去上了課,效果卻都不太理想。
有些孩子迫于家長的權威,只能服從,但長期以往,會形成壓抑—爆發的情緒處理模式
有些孩子更被偏愛,即便是爸爸或媽媽有此想法,但另一方也許會破壞這樣的規則,導致孩子越來越難管教
還有些孩子學會了陽奉陰違,欺騙家長和老師
另一些孩子現在看起來還不錯,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脫離了父母的管轄范圍之后,就會茫然不知所措......
造成這樣的結果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我今天想談談其中一個很容易被大家忽視的原因——父母的關系可能對孩子自控力的影響
父母關系是如何影響孩子的自控力的?我們從三個角度來看。
一、父母的爭執作為壓力源對孩子自控力的影響
暴力事件,即便是不施加在孩子身上的暴力事件,也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這個概念已經基本是個共識了。
但是對于大多數家庭來說,暴力都只是少數情況,更多的夫妻之間發生矛盾,往往是以非接觸性暴力的爭執形式出現的,比如相互指責,冷戰,或比較強烈的負面情緒等。
近些年的研究結果已經表明,即便是這樣的沖突形式,對于孩子的影響也是十分顯著的。
首先是米歇爾關于棉花糖實驗的被試家庭情況的調查表明,生活在父母關系和諧,家庭氛圍穩定的環境中的孩子,更有可能在棉花糖實驗中表現優異。
另一個實驗是通過MIR掃描熟睡中的嬰兒(6-12個月)的腦電波,會發現,即便是父母較為平和的爭執,也會顯著提升孩子壓力區域的活躍程度。
而發展心理學也告訴我們,在孩子小的時候,特別是1歲以內,信任與安全感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生存自保是生命的第一要務。因此,尤其是在這個階段,孩子如果經常性的感受到壓力,會極大的影響其對世界的信任度。
而我們知道,自控力的一個重要含義就是愿意放棄眼前的誘惑,實現長期的目標。但一個沒有安全感,無法信任世界的孩子,在誘惑面前會怎么做呢?當然是立刻吃進肚子里。因為只有這樣才是最安全的。
二、父母不一致對孩子自控力的影響
在父母所有的爭執中,有一種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那就是兩個人為了孩子而爭吵。
01 父母意見不一致,首先會影響孩子對于規則感的建立。
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他們誰說的都要被另一方所反駁,那我到底該聽誰的?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往往會選擇那個更容易的。
比如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陶虹飾演的媽媽為女兒殫精竭慮的服務,但女兒卻更喜歡和爸爸在一起。因為爸爸提供了一個更為寬松的環境。過于寬松的環境,本身不太利于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但更重要的是,孩子會形成“任何規則都是可以被破壞”的信念,使得Ta未來很難遵守規則。
02 父母因為孩子爭執時,會讓孩子有自我否定感。
海靈格提出過“原愛”的概念。就是指人類具有維護周圍的人關系和諧的本能。
當父母為了孩子爭執時,孩子會將這種爭執產生的原因自我內化,認為是自己不好、不對,所以才會產生這樣的爭執。所以會陷入強烈的自我否定中。
一個對自己沒有自信的孩子,怎么能夠相信自己能夠應對眼前的誘惑,并且獲得那個自己想要的目標呢?
三、父親缺位對孩子自控力的影響
可能也有一些家庭為了解決上面兩個問題,采取了另一種策略:由一方主導,另一方基本退出孩子的養育過程。比較常見的是母親主導,父親缺位。
但事實上,在孩子的養育和性格培養過程中,男性和女性對孩子有不同的影響,而且都很重要。
男性在孩子的教養過程中,往往會扮演的游戲玩伴的角色。游戲本身是孩子成長的重要的環節。
通過游戲,孩子會學會建立和遵守規則,學會勝利的策略,學會處理情緒,以及建立社交。這都會對自控力的建立有積極正面的影響。
而且,通常來說,男性更擅長理性思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冷系統”。在面對誘惑的時候,女性并不是不知道沖動可能產生的結果,但往往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這是因為女性更擅長“熱系統”的運作。(關于冷熱系統的概念,可以參看《思考,快與慢》)。
而自控力就是要求我們有意識的啟動“冷系統”,抑制自己的沖動行為。
因此,男性參與教育工作,對于孩子自控力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你已經知道了,父母關系確實會對孩子的自控力有影響,但你可能會有一個疑問。通過提升我們夫妻的關系來提升孩子的自控力,是不是有點曲線救國,舍近求遠的意思了?
其實搞好夫妻的關系,為孩子創造一個最好的原生家庭環境,才是最治本的教育方法。
l 你想要孩子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更有效的實現渠道不是你教給Ta,而是把孩子交給學校,讓學校用更科學更系統的方法教授。所以你不用是知識的專家。
l 你學習的那些提升孩子安全感、自信心和自控力的方法,如果沒有家里人,特別是伴侶的支持,是無法實現的。
l 你想要的孩子未來能夠學會愛與被愛,學會感受幸福,而你自己卻無法做到。
l 你為孩子買學區房,送早教班,試圖給他創造最好的成長環境,但卻有意識的忽略了Ta的原生家庭,這個最重要、最親近、影響最大的環境。
你所做的所有其他的努力,從本質上來說,才是舍近求遠、本末倒置的。
我們之所以會采用這些方法,有可能是我們不知道本質是什么,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們缺乏相關的“自控力”——不能放棄眼前“更容易的”教育方法,而達到更好的教育結果的目標。
夫妻相處不易,但并非毫無方法,只要你愿意,我們會毫無保留、手把手的將我們所知的一切教給你。讓你擁有令人羨慕的婚姻關系,以及人格完善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