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雖然活得路子不是騎士,但是誰現在不活得就是堂吉訶德?
不知道是信息開放,還是世界越來越小,甚至是托老美的福,別說日子,而是精神越來越自由。
而精神的自由潛臺詞不過是,思想的獨立或孤僻的說。
活在自己的思想里,做自己想做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哪怕混入別人的圈子,也是保持自己的思想,參與其中卻不用心接受其中。
雖然大家都不承認,畢竟二八定理里,多數人都混在人群里無光無色,而比較明顯的堂吉訶德,人家會形容某某瘋子,偏執狂,狂想家……
成功的人都是堂吉訶德,失敗的人其實也是堂吉訶德,只是成功的人比較讓人注意,然后會更美好的名稱來取代堂吉訶德這隱含著失敗的名字。
在人類還存在奴隸仆人這種階級時,堂吉訶德的仆人,其實就是唯一的朋友,桑丘亡目跟隨他,雖然在很多事情中會指出事實觀點啥的,但是卻一直配合堂吉訶德的幻想執行。想想,不管什么偏僻性格的人,身邊至少也會有那么一兩個不算朋友的朋友,也因為這些重要或不重要的朋友存在,讓我們覺得自己世界豐滿一些。
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一定都會直視真我的存在,只在于虛我里,可不可讓欲望,讓貪念,讓奢望變得真實或者跟離自己更近一點。
其實活得像堂吉訶德是件幸福的事,與活在虛我世界相比,那些行尸走肉的人生,蒼白無力,化白骨里,啥東西也沒有,真正是赤里來赤里去的,拿到佛家無為的應證里,也是白活一遭的,有什么意思。
既然堂吉訶德活法有意思,就這樣吧,還得表達什么不成,都忙著用什么方式表達自己征服這個世界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