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農村長大后走向城市,自小靦腆害羞自信不足,總害怕出錯,害怕別人說三道四,害怕出丑,所以遇到發言和一些冒險機會總不敢出頭搶先,總是跟在別人后面默默的跟隨。
要臉的經歷
上學的時候,明明知道老師問題的答案,因為害怕萬一出錯,所以不敢舉手搶答,看著別人勇敢站起來回答,我只是投去歆羨的眼光。
晚會或者聚會的時候,愛唱歌會唱歌的我害怕唱不好,不敢勇敢報名或者去拿那個麥克唱歌,看著別人淋漓暢快的歡樂,我只是聽眾聽別人唱歌。
工作時候,領導對方案提出疑議的時候,擔心結果出錯,而不敢堅持自己的意見。
諸如此類的事情不勝枚舉,當有一天聽到007學友提到不臉這個詞,并且細細研究了不臉的真正含義之后,才知道突然間發現自己這么多年,原來喪失了如此多的機會。多次深受“要臉”之害,為了所謂的面子而不好意思,錯失了太多原本可以是另一個結果的機會。
什么是不臉
不臉是不要臉,把中間的要字去掉,變成不臉,不臉的意思不是不要廉恥的“不要臉”,是不要害怕丟臉而失去主動爭取的機會的行為。
不臉的真正的意義是是主動,是積極爭取,以至于不去想我是否配得上,得到了就是配得上的最好的證明。
不臉和要臉的關注點
不臉和要臉按照笑來老師的概念應該是對應的是在表現型和進取型,要臉,是表現型的特點,不臉,是進取型特點。
表現型更關注自己的表現,更在意外界對那表現的看法,所以要臉是怯弱和在意別人的評價,把自己的標準建立在別人的評價標準上。
進取型更關注自己當時有無進步,并不在意外界的看法。
而我們提倡的“不臉”正是要把焦點專注到自我成長上,管他別人怎么看呢,只要我們一直在進步。走我們自己的路,觀注自己的成長!
思維轉變
讓我們學習癩蛤蟆的精神,思維和勇氣!
機會不光是準備出來的,也是搶出來的。先搶到手,進而讓自己配得上。慢慢清空“不好意思”的概念,轉為“機會給勇敢的人,我不主動就會失去機會”
是的。別讓不好意思成為借口,它只會變成你的絆腳石。凡是能讓你感覺到不好意思的事,其實都應該馬上去做。
每個人都會有弱點,做事都會犯錯,拋開犯錯誤后害怕別人嘲笑的想法。勇敢的讓別人笑去吧。
只有“不臉”,才能讓我們拆掉愛面子的圍墻,勇敢地直面自己的弱點和錯誤,最終才能變得以自己成長為中心的執念而忽略別人的看法。
機會是搶出來的,一項有價值的資源,不管它的產權歸誰,誰能更好的使用它,它終將留向誰。
總之,“愛面子”、“怕丟面子”、“不想出丑”,歸根結底就是過分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不臉”行動,正是要關注的焦點集中到自我成長上,無論別人怎么看怎么笑,我們只選擇自己選擇的路去走
該怎么做呢?
-勇敢接受自己的相貌,身材,發音,以最真實的形象展現自己。
-遇到機會主動發言,主動參與,丟棄別人的眼光,只要是對的,就勇敢去做。
-不要害怕失敗而不主動爭取,即使失敗也能總結經驗再開始,同時失敗可以增強我的耐受性和受挫感。
-在不好意思做一件事的時候,明確地提醒自己,如果不馬上做就會徹底失去機會。
-相信自己,如果你都不相信自己,別人怎么會相信你,機會怎么會垂青一個消極被動的人!
-忘記自己,只考慮事情和自己的匹配度,如何做到,其他不去考慮!
總之,大家一起來踐行不臉,慢慢走出自我的內在自卑和別人的看法和標準。
不斷的踐行不臉,機會就會越多,就會鏈接多網狀的機會和成就,你不想成功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