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天才畫家死后,其作品才被人們慢慢賞識,從而知名度蹭蹭往上漲,特別是他的畫,從之前的不值錢,到賣出高價。這個畫家就是作者書里的主人公斯特里克蘭。
斯特里克蘭的作品受人追捧后,人們開始了解他的生平,然而認識且了解他的人少之又少,所以人們就開始根據一些流言,編造一些關于斯特里克蘭的故事。這些故事基本上沒有事實的根據,有些人認識他的人就開始辟謠,就這樣久而久之,斯特里克蘭在人們的心中特別神秘,以為這位天才式的人物一定是與神話共存的。
作者恰好認識這位畫家,并且曾經接觸過他,所以他決定去搜集相關與他的資料,然后本著事實就是的態度,將這位畫家的生平寫下來。
斯特里克蘭是一個證券交易所里的工作人員,正兒八經的上班,有一雙可愛的兒女,賢惠的妻子,這是很多人追求的平凡幸福的生活。
突然有一天,斯特里克蘭為了畫畫,拋家棄子,遠赴巴黎。一開始,妻子以為他出軌了,讓作者去巴黎勸勸他,她愿意不計前嫌,只要他回來就好。
作者去到巴黎,找到他了,希望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順利完成斯特里克蘭夫人交給他的任務。可是,當真正見到斯特里克蘭的時候,他并不是人們以為的那樣,和一個女子在巴黎風流快活。其實,他過得挺凄苦的,也沒有多少錢。
當作者用各種話語質疑他,說他不負責、是否會愧疚等,斯特里克蘭,承認自己不負責,但不會愧疚。老婆孩子以后怎么樣,都不關他的事情了,他也不會關心,也不會想他們。
他不在乎別人怎么看他,他只想畫畫。他不想也不會被所謂的愛情、女人牽絆。
最后,作者失敗而歸。
當斯特里克蘭夫人知道丈夫不是跟別的女人跑了,她就知道他永遠不會回來了。如果是女人迷惑他,他還會回來,可不是,是理想拐跑了丈夫。
不久后,斯特里克蘭夫人開始振作起來,并利用之前積累的作家人脈,開了打字公司,賺了很多錢。
作者后來也去了巴黎。在巴黎那段時間,作者經常和斯特羅夫、斯特里克蘭見面。斯特羅夫也是一個畫家,可是沒有畫畫的天分,作品不入流。但是,斯特羅夫看別人的作品,卻能點評到很到位,而且很善于挖掘好的作品,對于美的見解超越大部分人,除了自己的作品。所以,當斯特羅夫看到斯特里克蘭的作品后,就認定他是天才了,他的作品必然會受到后人的追捧。斯特羅夫特別愛惜人才,也很善良,樂于助人。所以,每當斯特里克蘭需要幫助的時候,他都會義不容辭。
然而,斯特里克蘭脾氣超臭,性格很差,每次見到斯特羅夫都是各種諷刺他,隨意蹂躪他的尊嚴和人格,將他的作品批評得一文不值,然而斯特羅夫都一笑而過。
有一次,斯特里克蘭好多天都沒有去他常去的咖啡廳了,然后作者和斯特羅夫聽說他生病了之后,立即去找他。他們找到斯特里克蘭之后,他已經生病了,且嚴重到隨時死去。
為了更好地照顧斯特里克蘭,斯特羅夫回去求妻子讓斯特里克蘭搬到自己家里,好方便照顧這個病人。而斯特羅夫的妻子強烈反對,她非常討厭斯特里克蘭。但是,她拗不過斯特羅夫各種求,最后答應了。
經過斯特羅夫夫妻兩人細心的照顧,終于將斯特里克蘭從鬼門關拉了回來。然而,斯特羅夫的妻子卻在照顧斯特里克蘭的時候,愛上他了。當斯特羅夫意識到的時候,且斯特里克蘭也差不多好了,他就趕斯特里克蘭出門。他的妻子要和斯特里克蘭走,即使她知道這個人不但給不了她幸福,還會傷害她。但她依然不可救藥地愛上了斯特里克蘭。
斯特羅夫非常傷心,也一度消沉,嘗試過挽回妻子,但一點用都沒有。他擔心妻子會被斯特里克蘭傷害,一直在他們附近,也堅決不離開巴黎這個傷心地。
終于,斯特羅夫的妻子因為太愛斯克里克蘭而想時時刻刻與他在一起,然而斯特里克蘭需要自由,不想被女人所牽絆,阻礙他畫畫。最后,斯特羅夫的妻子,喝下了草酸自殺了。
斯特羅夫的妻子自殺了之后,斯特羅夫也離開巴黎了,回到自己的家鄉。
而斯特里克蘭沒有為斯特羅夫妻子的死而內疚,反而認為和自己沒有關系,這是她的選擇。他輾轉各地之后,終于到達了他的理想地-----塔希提。這是一個在太平洋的小島,在這里有各種各樣的人,像斯特里克蘭這樣奇特的人,在這里反而不奇怪了。
在這個地方,斯特里克蘭反而平靜了,不像在巴黎那樣急躁。在這里,他又找了一個妻子。這位妻子非常愛他,非常尊重他。只要他讓她干嘛就干嘛,不會打擾他畫畫,不會用愛就綁架他。他們一直在深山野林里住,日子平靜而溫馨,斯特里克蘭也慢慢可以通過畫畫來表達出自己的情緒、靈魂、理想,準確來說是可以表達他想表達的內容了。
最后,斯特里克蘭得了麻風病,在那個沒有抗生素的時代,這就是絕癥。得了麻風病后,他又活了兩年,在這兩年的時間里,他終于畫出他曾經難以表達靈魂內容,就在他的茅草屋的四壁。
在他死之前,他逼著妻子答應他,死后必須要一把火燒掉這幅偉大的作品。
斯特里克蘭就是這樣一個驕傲、冷漠、無情、自私、只為自己而活的人,但同時又是一個天才畫家。他的前半生,平淡如水,和普通人沒有什么區別;后半生他活成了一個傳奇,追求理想,不瘋魔不成活。
《月亮與六便士》的書摘(李繼宏)版:
1、我認為良知是心靈的衛兵,它守護著各種社會賴以存續的規則。它是駐扎在每個人心里的警察,監督我們不要為非作歹。它是按插在自我意識最深處的間諜。人太過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太過害怕遭受別人的責難,所以親自把敵人迎進了家門;于是間諜持續地監視著他,警惕地捍衛著其主人的利益,無情地摧毀任何剛露出端倪的、不服管束的欲望。良知迫使他把社會利益置于個人之上。它是強韌的紐帶,聯結著個體和整體。而他在說服自己相信社會利益比個人利益更為重要之后,就難免會淪為良知這個監督者的奴隸。他將其供奉起來。
2、卑鄙和高尚、兇惡和仁慈、憎恨和愛戀是能夠并存于同一顆人類的心靈的。
3、痛苦使人高尚這種說法并不符合事實,幸福偶爾會使人高尚,但至于痛苦,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會使人卑鄙和惡毒。
4、也許在潛意識里,我們很希望能夠通過我們的看法去左右別人的行為,因而會憎恨那些不受我們影響的人。我想這大概是最傷自尊的事情。
5、有時候人們戴的面具太過完美,日久天長后,他們也就真的變成他們假扮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