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日歷,才發現原來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除了要給師弟師妹加油打氣之外,我還十分矯情地翻出高三時期那些在無數個日日夜夜寫給自己的信:
當我看完當年這些給予我無線力量的一字一句,不禁之間竟淚流滿面。是的,正如老師所言,高三這一年是最最充實而美好的一年。可是,不管多么向往和懷念,我儼然不愿再經歷一次。
那些趴在課桌上解題解到疲憊絕望的時光,那些看完排名后默默流淚到重燃希望的時光,那些聽個歌睡個覺都要掐點不舍得浪費一分一秒的時光,于我們而言是那么刻骨,那么美麗,那么殘忍,又是那么苦澀。是的,我不否認我還是有些念想,我想念那個時候偷偷多給我肉的飯堂阿姨,那個時候笑嘻嘻送我豆漿的小賣部老板,還有那個時候說盡千言萬語也不放我出校浪的保安大叔,當然,還有那些一起在排名榜上跳動的同學,以及那些時不時批評我們不夠刻苦,又每天驅趕我們課間離開教室放松的老師……時光荏苒,那些泛黃的人和物,依然在這個季節,美麗得讓人手足無措。
對于我個人而言,最煎熬的其實不是等待高考成績的種種忐忑不安,而是在高考結束,回家睡了一個不分黑夜白晝的覺以后,起床把在《志愿填報指南》中夢想已久的大學畫上一個大大的、重重的叉,我想,沒有什么比這個更讓我心痛,更讓我難以割舍。
然后,在知道成績的那一刻,不出意料的我很難過,所以,我在各種比較中尋找安慰,一遍遍地刷著學校的成績匯總,我找到了一些,那些一向比我努力,還有一向比我牛逼的同學,考得,比我還不堪入目,我賤賤地得到一絲平衡,同時,我也用這個平衡說服著我的爸媽,還有那些對我有所期待,有所期望的人。那個時候的我每天都很開心,假裝自己很向往大學的生活,假裝自己沒有失望過,沒有心碎過。
還記得填報志愿的那天晚上,老媽忙前忙后地幫我分析哪所學校的資源、環境等等更適合我,而老爸則是一臉認真地問我愿不愿意復讀,我還沒有開口,眼眶里的淚水早已先口一步讓老爸無所適從,我的破涕而笑不止是因為老爸突然的擁抱,不止因為老爸那句“當我剛剛放了個屁”,還有的是,原來,我是如此的堅定和決絕,盡管不知道何去何從,而我,已決定不再重頭來過。
不重頭再來的結果就是,我對大學傾注了很多的不滿和嫌棄,那些告訴自己要試著接受事實的話通通拋在腦后,我來到了不心動的學校,讀著不喜歡的專業,那個時候,頹廢得比豬還心安理得,理所當然,我覺得全世界都對不起我,我覺得這所學校配不上我,它高攀了我。于是,我開始得過且過,上課刷微博,聽歌,看視頻,開小差……要多懶散有多懶散,我不愿努力,因為我覺得在這里,我足夠優秀。(現在看這句話,莫名地想抽自己兩巴掌,太不要臉了。。。)
讓我真正重新出發的是聽說那些成績比我差的人混得比我好?!聽說,她們都在拿獎學金?!那種不服和嫉妒讓我瞬間又熱血沸騰,我就是不甘心,我會比她們差。而讓我觸目驚心的其實是來自大學的第一次期末排名,自以為聰明的自己被入學成績和自己一般的李同學狂甩幾條街,在整個系里的班級排名,我竟成為拖后腿的那個。原來,我也不過如此,在這樣平庸的大學里,我其實更平庸。
然后,我開始認真聽課,努力學習,那些『六十分萬歲』這樣的想法在一點點瓦解,『混個文憑』這樣的想法不夠酷,也不夠帥。我不愿如此,不愿僅僅如此。
我才開始明白,其實,哪里都可以是起點,哪里都可以重新奔跑,起點不同,沿途風景不同,隨行的人不同,然而,那些幻想過的明媚未來,未免沒有機會到達。那個自負到毫無緣由的自己,找個機會,和她聊聊,實在不行,支持暴力解決。
大學,你會發現有很多有著牛逼過去的同學漸漸變得平庸而渺小,有很多有著輝煌過去的同學繼續著燦爛而強大,有一些有著暗淡過去的同學不改的平平淡淡,還有一些有著暗淡過去的同學開始發光發熱。大概,更多人都以為自己很牛逼,不愿承認,也不愿努力,然而,時間會告訴你,其實,你也不過如此,一般平庸,一般渺小。在哪里,比你厲害的大有人在,你不過是萬千“自負”中的一個,唯有努力,你才能不斷靠近那些牛逼的人生。
高考之前,甚至是成績未出來以前,你可以盡情地不甘,但成績一旦出來,倘若你無力重頭再來,那么有再多的不甘,你都必須服氣,但不要認命。
大學,只是人生的一部分,這四年的時間在哪里停留過其實宏觀而言并沒有那么重要,而這四年的沉淀卻確確實實可以讓你的被扭轉的人生重新走上正軌。抱怨,遠沒有繼續努力更讓你燦爛奪目。
最后,祝每個高考生的大學都能如你所想,如你所愿。
(自知太不要臉,我要去自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