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妹妹微信告訴我我姥姥去世了。聽到這個消息,當(dāng)時沒有很傷心,只是覺得有些突然。雖然知道姥姥的身體一直不算太好,但是真的聽到離開的消息,內(nèi)心還是覺得茫然。人終有這么一天,尤其是對于老人,我想起過年時候去姥姥家看望她,姥姥坐在炕沿上,身體不自主地前后搖晃??吹绞俏襾砹?,想幫我倒杯水,身體卻走不了幾步。
我買了飛機票,在周二的晚上趕回老家,沒有回家直接去了姥姥家。在進飯店之前,親戚遞給我孝衣。進了飯店看到人很多,嘈雜喧嘩但是看不到悲傷。我和我家族親戚坐在一起,很久沒見了,彼此寒暄一下。期間我二姨和幾個舅舅都跑過來問我啥時候到的?冷不冷?坐在飯桌上,也許是匆匆趕路的后遺癥亦或是心情茫然的緣故,沒吃幾口飯匆匆返回了姥姥的院子里——那個我童年寒暑假的樂園。院子里喇叭嗩吶聲此起彼伏,我跪在靈柩前給姥姥燒紙,那一刻心里沒有任何波瀾。
也許是老家的習(xí)俗使然,每次一到辦理“白事宴”,總是分外忙碌和吵鬧。已經(jīng)是臨近晚上11點了,姥姥的屋子里還是擠滿了各種親戚嘰嘰喳喳、進進出出。院子里喇叭嗩吶連綿不斷,有些嘈雜。適時12月份,此刻北方的冬天已經(jīng)是達到了“寒冷刺骨”的級別,習(xí)慣了南方穿衣的單薄,沒帶幾件厚衣服的我站在院子里直打哆嗦,而面對亂哄哄、嘈雜雜的場景,那種來自于“人走茶涼”的內(nèi)心的寒冷又生了幾分,兩種寒冷里外夾雜著我,無處躲藏。
第二天一大早,我姐夫開著車送我們?nèi)ダ牙鸭摇@霞以缟系臍鉁氐偷搅阆率畮锥?,即使坐在車里,還是倍感寒冷。去了姥姥家,我們幾個直系晚輩——孫子、外甥開始進行最后的燒紙祭拜。祭拜完就開始正式送行——進入墳地,我二姨在旁邊一直哭。因為有種說法是在送別老人時,女兒哭的越大聲,老人就會走的越安心。那一刻我看見我二姨像小時候丟了糖果的小孩子一樣,稚嫩地抹著自己的眼淚,哭聲的背后看不到大人該有的理性和克制,有的是小孩子的肆意和縱情。我突然想起一句話:那些我們眼里的大人,其實也是別人眼中的孩子。他們也有作為孩子放縱、撒嬌的一面,只是為了我們,都隱藏掉了??吹蕉踢@樣,我們幾個晚輩都落淚了。雖然心里一直安慰自己:姥姥年紀大了,生老病死也正常??烧嬲x開了,還是會很傷心很傷心。割舍不下的是情,是姥姥曾與我們相處的種種片段,是姥姥對我們的關(guān)懷和疼愛。要把一個朝夕相處很熟悉的人從我們生活與記憶中抽離,是人都會痛的。
接著就是進墳地,墳地在山坡上,我和幾個同輩堅持爬上去,想要送姥姥最后一程。在墳地一群人挖土、燒花圈、祭拜,算是把姥姥安葬了。期間我站在山崖上俯瞰整個村莊,不同于此刻山坡上的吵鬧,眼前的村莊看起來靜謐、冷清許多。興許是這個村莊的年輕人都已經(jīng)外出謀生,興許是冬日的嚴寒讓人退避三舍,眼前的村莊更像是被消音器籠罩下的老人,沉默寡言、昏昏欲睡。而此刻冬日的山上,草木都已枯黃,遠處的高山連綿不斷,大片的枯黃附著在它身上,有種荒涼、蕭條的感覺。這好似我們的人生,經(jīng)歷過春的萌芽成長,夏的繁榮絢麗,秋的碩果累累,總有一天會走到冬的塵埃落定、落葉歸根。
那一天中午過后,我突然很想拼命回憶一些與姥姥相處的片段,因為我覺得雖然姥姥人已經(jīng)不在,再也不能聽到她說話,但是我想讓她永遠在我記憶中。在我讀高中之前的每個寒暑假,都是在姥姥家度過的。每年寒暑假快來之前,姥姥和姥爺總是提前買好我喜歡吃的零食放在柜子里,等待著我的到來。當(dāng)我來了以后,姥姥總是不斷提醒我:你不想吃飯就去柜子里看有啥你愛吃的,我們早買好了;每逢6月,姥姥家那里都會有“廟會”,每年的這個時候姥姥都會帶著我去趕集,姥姥喜歡看戲而且會買一些實用的日用品,而每逢看到站在小吃攤前面遲遲不挪步的我,姥姥總是毫不猶豫地滿足我貪吃的念頭。我總是樂此不疲地享受著這種“唯我獨尊”的關(guān)愛和優(yōu)待,長大以后才知道那些零食都是姥姥省吃儉用攢錢買來的,我不在的時候他們的早餐吃的很簡單??梢哉f,在我童年及少年時期的一半時光都是在姥姥家度過的,姥姥家所在的村莊并不富裕且相對閉塞,卻因為有姥姥及親戚們的關(guān)愛、幾個兄弟姐妹的陪伴而分外溫馨,每逢回想起來,總是成為內(nèi)心最原始、最溫暖的源泉。再后來,去市里讀高中,由于課程緊張,寒暑假時間非常短。我記得第一個寒假去看望姥姥時,我說明天就要去學(xué)校上課了。姥姥很失望地問我:不能住一晚上嗎?那時候我和姥姥都已經(jīng)習(xí)慣了寒暑假互相陪伴的時光,因此彼此都有些不適應(yīng)。再后來,去了很遠的南方讀大學(xué),再加上寒暑假要照顧生病的母親,基本上就不在姥姥家留宿了,每次看望姥姥都是匆匆去匆匆回來。再后面,姥姥也就不再提讓我住一晚的話了。14年母親去世后,每逢去姥姥家,已經(jīng)行走不便的姥姥都會問我一句:你媽最近還好吧。那時候介于姥姥年紀大了,我們都不敢告訴她實情。所以每逢姥姥問我的時候,我的心里都會梗一下,一方面遺憾我母親的離開,另一方面為姥姥牽掛兒女的心感到動容。無論何時,無論多老,無論走多遠,父母對兒女的那種牽掛總是悠長且不求回報的。要怪只怪時光走得太快,很多美好轉(zhuǎn)瞬即逝,緊接著,離別就已經(jīng)來臨。
媽媽的媽媽也不在了。先是媽媽,后是媽媽的媽媽,情感的紐帶一條條斷裂,但是情義卻深埋心中。我想著,以后的每個過年,都沒有姥姥可去看望了,那個承載著我童年、少年時光的地方是不是可牽掛的人和事、可逗留的時間就更少了?
時光太匆匆,總是一邊行走,一邊失去,這是更古不變的定理,這個時候我們能做的也許只有珍惜。
這個城市太老了,這個城市的人心也太老了。突然更加堅定了自己走出這個城市的決心,因為我不想再看到這個城市里我愛著的人眉頭緊鎖,更不想看到他們在命運下美好變?yōu)槭浜捅瘋倪^程。我想要更加努力,我也應(yīng)該更加努力,在他們那些美好發(fā)生突變之前,能夠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帶他們感受不同的風(fēng)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