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早上就會出高中錄取結果。目標高中錄取的可能性很小,不過校內服從,還是會被其他稍弱些的小重點高中錄取。
之前跟動兒商量的結果是,如果目標高中不錄取,就去私立高中。私立高中有二個選擇。一是以“**大獄”著稱的苛刻管理型的,另一個是今年第一年招生的新學校。私立高中最主要的問題是,生源的分數段相對較低,但動兒都可以進重點班兒。大獄高中已經提前發了錄取通知,但是有二個顧慮,一是學校高考成績的高分段幾乎沒有,動兒認為最高分都不夠動兒考的,媽媽也在考慮學校的師資配備和教學目標安排問題;另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學科選擇需要少數服從多數,雖然最終可能動兒還是跟大多數同學做了一樣的選擇,但是如果現在就剝奪了孩子選擇的權利,媽媽認為還是束縛了孩子無限的可能性。另一個高中,想的是,動兒就有這樣的好運氣,想什么就來什么,正在猶豫沒有更好的選擇時,好姐妹志平幫我推薦了這個學校,第一年招生,校長原來是動兒目標高中的副校長;二來,新學校,為了以后的招生和生源,拼了命也要讓第一屆畢業生出成績的,特別是重點班。很有些賭徒的心理吧!但是,媽媽成長的經驗是,決定孩子命運的,主要是看孩子自己的主動性和努力程度,當然好的環境會起一定的助力作用。媽媽傾向于讓動兒去新學校。
現在動兒有些猶豫了,認為私立高中生源的分數段太低了,既然能在私立高中做領頭羊,也可以在小重點里做領頭羊。
選擇權在動兒,但媽媽需要跟動兒正式地談一談。談之前,媽媽在心里反復平衡如何開場以及談話要點,不僅跟選擇學校有關,還要談談有關性安全問題。媽媽自己感覺,像是在準備有史以來最重要的一次客戶會議。午飯時,媽媽征求動兒的意見,是否可以在午餐時聊聊。No!于是,午飯后,媽媽去動兒房間申請能聊聊,動兒同意了。動兒如往常一樣,坐在電腦前,平時的話,媽媽會坐在動兒的床邊,跟動兒隨便聊點什么或是看會兒動兒玩游戲,有點兒像小學生。今天,媽媽提出希望能跟動兒面對面地聊聊,這樣看起來雙方是平等的,在餐桌前或是書桌前,動兒答應了,但是要等會兒。
之前媽媽就在想,要卜一卦,不是祈求什么,而是想看看自己是否有思維死角。利用這個空閑,媽媽很鄭重地卜了一卦,這可是媽媽人生中第一次卜卦。
遯,亨,小利貞。
看來,大致是支持了媽媽的想法,放棄小重點,去私立?
又申請了一次。動兒回應,不想跟你談,隨后又說,晚些吧。于是,媽媽準備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出門時,去動兒房間打招呼,順勢,動兒同意了跟媽媽聊聊。于是,媽媽跟動兒面對面地坐在書桌前,跟動兒以這樣的方式交流應該是第一次,彼此尊重且平等。
動兒的姿態顯然是已經準備好了跟媽媽來一番論辯,甚至有點兒不屑于與跟媽媽論辯的樣子,不過,動兒還是很紳士地請媽媽先發言。
(寫到這兒,可以提前查中考錄取結果了。十二中,耶!除了目標學校,這是動兒能期望的最好的學校。)
媽媽想到的理由,動兒都思考過了。動兒是這樣表態的,我面前的選擇就像是一枚硬幣,它有三種可能,立起來的這面是目標學校,它的可能性很??;正面是小重點,反面是私立,如果我擲到反面,我也會把它掀成正面。哪怕是最差的小重點的學生,到私立也會分到小班,因此,不二之選。
動兒堅持去小重點的理由是:
1、媽媽當年的選擇,與動兒現在的情形不具有可比性,因為那是二個重點中學之間的差別,而不是動兒現在面臨的重點與私立之間的差別。
2、新學校是第一年招生,哪怕是第一批畢業生我也能接受,但現在它沒有任何可參照的依據,一旦她辜負了老板,那也辜負了我們這一屆學生。動兒比媽媽理性,不像媽媽有賭徒心理。
3、高中同學,意味著遍布全國;大學同學,意味著遍布全世界。我在初中班級里沒有朋友,當然我在學校里有朋友,我初二為什么退學,就是因為看不慣我們班的那些同學,還有他們制造的班級風氣(這是動兒第一次跟媽媽提及當初不去上學的理由)。如果我去了這個新學校,意味著,等我(學成)回來時見到的高中同學,都是混得還不如初中同學的?!
說實話,媽媽有點兒被動兒的氣場和雄才大略給震住了,最后,媽媽用欣喜和欣賞的表情結束了跟動兒的談話。
原來,媽媽希望通過卜卦能挖掘出思維死角,看來跟動兒談話比卜卦更有用。
動兒一點兒都沒浪費地被十二中錄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