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的我們,一點都不可愛
我們都是繁星之下的普通人,為了一日三餐而奔波。
畢業半年了,還在想此生是否如此“庸碌”下去。大學的時候,身邊的人常常會說:時間很多,可是沒錢去旅游。畢業后,聽得最多的是:我想去,可是我要上班。
大概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無奈,而成長的無奈,是在“平凡得像咸魚”的話題里度過的。
前幾天,剛追看了網上安利的《尋夢環游記》,豆瓣高達9.1分的動漫片。這部動畫片,很新穎,以著亡靈的故事詮釋了追夢路上的溫馨,雖然滿幕的骷髏頭,卻給予人治愈的力量。然而,現實中我們的追夢故事真的如電影般溫馨嗎。
答案是否定的。
浮躁讓我們忘了夢
前幾天,朋友給我發來幾個消息,她說出來社會后,我變得很浮躁了,很少看書了。
浮躁是碎片式閱讀里,最明顯的特質,而她曾有的夢,是成為可以天天看書的書店管理員。現在的她,卻連書都沒怎么碰過。
初中時代的我們,還沒有手機,那時候看完一本書是件很容易的事。或許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越變越焦慮,一本厚厚的故事書要花很久時間才能看完,反而開始會擔心朋友圈發得好不好,會擔心找不著對象,還會迷茫到連心里的小目標都忘了追。
其實,我倒蠻羨慕電視劇、電影里的純粹。
電視劇是無法傳達主角的焦慮,他們每天都在發生故事,而沒有細節,最后都是完美的結局,主人公總是通過不懈的努力,不斷遇到貴人后,就實現夢想了。然而,電視劇傳遞到現實,倒是我們拿著一個手機逛街,在被窩里刷段子,在微信里聊著許多無用社交……什么不懈的努力,什么貴人,很多很多的細節,都在展現著互聯網時代下大家的模樣,說好的畢業后,老子要混出點樣子,卻最后因茫茫人潮中的忙碌和浮躁而忘了最初吧。
明明一分鐘可以完成的事,可是我們卻要花五十秒去回信息。
碎片化時代的可悲大致如此吧。前幾天,一位在職公務員師兄告訴我:如果你想證明是否浮躁,嘗試睡前抄唐僧心經吧。這句建議,竟令我眼前一亮,因為在我平凡的生命里,很多人都說不開心就該學會看喜劇、學會打游戲。
這是唯一一個建議我抄寫心經的朋友。
有時候,總會覺得這位師兄,以后肯定有所作為,一個能看無數本國學的人、能每天清晨六點起來朗誦的九零后,難能可貴。
他說,如果你連抄心經都無法專心抄完十五分鐘,那你還想怎么完整的堅持著去做一件事。
或許,師兄想表達的是,學習的能力和堅持。
不知道什么時候,我們變得看著書,就會不自覺舉起手機來。
隨波逐流后失了個性
畢業后的我們,習慣嘗試用“忙碌”來掩蓋自己浮躁的事實,也習慣用人潮所向掩蓋自己失去個人看法。不知什么時候,微博下被輿論領著走的我們,會無故變成“水軍”,這有點像自己看的一部劇匹諾曹。該劇的父親是一位消防員,那一天大火燃起,而他在大火里救人犧牲,原本是一件很偉大的事。然而他奔赴滅火的故事,被媒體無理由的誣陷為“逃兵、放火的壞人。”輿論之下,他的家人都因為媒體的輿論引導,導致全家流離失所,妻子自殺,雖然兒子最后成為一名記者,讓父親從此不再被誤會,但那時候的輿論卻毀了一個家。
現實既是如此,我們也變成了一個“浮躁”的人,隨著眾人與輿論,翻雨覆云般的這里懟一下,那里說一下,卻只想著自己消除情緒,沒有問過“事實究竟如此。”
跑去罵不是事實的事,又好像是事實的事。
所有模棱兩可的事,磨掉了我們許多性子。
既然無法辨認,那么有時候,留幾句可有余地的話也好。
迷茫可以,但是不努力不可以。
大學時候的我們,有著輔導員的耐心守候,可是到了社會,人家拿命拼來的公司肯定是不允許你犯錯的。
就像,成長會帶來一些東西,也會帶走一些東西。
以前,喜歡一個人,不會特別想去擁有,一旦去擁有,會想“開心就好”。
但是當戀愛到一定程度了,你們畢業了,到了一定年紀,就要面對“催婚”,還會擔心未來,為柴米油鹽而奔波,想著什么時候買車買房,什么時候有份穩定的工作。
周一到周五的上課,我們的軌跡相通,考證、學習。
平凡的度過每一天,朝九晚五上班。
偶爾來個旅游,看個電影。
感覺著“當個平凡的人,其實還好。”那是因為,你在努力。
平凡的背后,總有著浮躁與焦慮,以及恨鐵不成鋼。
《今生是第一次》,有一句臺詞是現在,我們只是為了平凡地活著,而不得不去做點什么。
不得不去做什么,這句話是多么的無奈。
或許,大學的你還在迷茫自己在干什么。有位師妹,曾特意私聊我,問我是怎么找到自己稍微有點興趣的工作。她跟我訴說了她的迷茫,她認為自己學的專業跟自己喜歡的東西完全不同,學得一點都沒有用。
總會有人會面對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卻要為了期末考而學著。有些人可能學著學著就喜歡了,但也只是少數。那時候的我,只告訴師妹:想想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排除了就可以。
五月天的咸魚里有句臺詞,錯過才會更明白,明白堅持是什么。
咸魚也要有夢,夢不在于天真,也不在于大,只是活著總要有個小目標吧。前幾天,是眾多畢業生國考時期,很多人只是去“打醬油”“裸考”,或許她們是真的想成為公務員,也許只是因為迷茫所以想試一下。
試一下也可以,不試也好,只是你在努力著尋找喜歡與不喜歡的東西。活著以夢想為生的確好比一個人走在漆黑的隧道中,會被淹沒,會聽不見周圍的聲音,會浮躁,還會看著身邊一個個熟悉的人走散。
但堅持就對了。
想去環游各地,那就放棄一些去出發。想找到喜歡的東西,那就放棄些無用的時間去摸索一下。想實現夢想,就試著行動下,少看點雞湯。
也不要去想最后什么都不能實現,就不那么努力的生活,總有個位置是留給你的。避開最糟心的明天,活著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