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書友群,一直都有聽到有人推薦《浮生自在》這本書。特別好奇,買來迫不及待就讀,還真是值得細細品讀的一本好書。
本書是《北京文學》創刊70周年經典作品系列叢書之一,散文卷。分上、下兩冊,共33篇。作者陣容強大,既有史鐵生、汪曾祺、賈平凹、畢飛宇等眾多名家,又不乏朱鴻、蔣殊、陳奕純等散文新銳作家,作品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風格多樣。
本書共分為三輯,第一輯 放下的禪意:里面收錄了汪曾祺的《西山客話》、史鐵生的《病隙碎筆》、畢飛宇的《飛越密西西比》、蔣韻的《青梅》等;第二輯 享受自在生活:里面收錄了 胡念邦的《一只憤世嫉俗的貓》、梁衡的《將軍幾死卻永生》,還有許謀清的《離開安平的伍秉鑒》等;第三輯 靜思與獨處:里面收錄了蔣子龍的《世相札記》、楊獻平的《花朵上的沙塵暴》、賈平凹的《又上白云山》等等。
這些作品都是不同時期廣受各界讀者關注、閱讀和傳誦的經典名篇,可謂篇篇精彩,美不勝收。
01
首篇 是汪曾祺老先生的《西山客話》,這篇散文作者語言凝練、結構清晰,既散又不散,真可謂名家!
如果你想到北京旅游,我建議你讀一讀這篇文章,一定會大有收獲!
北京之西,西山之麓,長安寺與靈光寺之間,有平陂隙地,業房地產者辟為山莊,即名為“八大處山莊”,地點選得極好。
西山風景,舊稱有“三山” “八大處” “十二景”。
“三山〞是翠微、平坡、盧師。
“八大處”是:長安寺、靈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龍泉庵、香界寺、寶珠洞、證果寺。
“十二景〞為:絕頂遠眺、春山杏林、翠峰云斷、盧師夕照、煙雨鵑聲、五橋夜月、水谷流泉、虎峰疊翠、深秋紅葉、高林曉日,雨后山洪、層巒晴雪。
接下來,作者又從五朝帝都、文化古城、風水寶地、皇帝行宮、古鐘和古松以及西山野餐等等各方面分別進行描述,比如:
曾有過五個朝代在這里建都。這五朝是遼、金、元、明、清。
明代北京的布局是以一條縱貫南北的中軸線為依據的。這條中軸線以永定門為起點,皇城后門的鐘鼓樓為中點。這種方方正正、整整齊齊的總體布局的城市,在世界上絕無僅有。
北京的建筑,大學及園林,北海漪瀾堂的《三希堂法帖》、琉璃廠的文化街,北京的水,北京的植物(古鐘和古松),北京的名人、特色吃食甚至是北京的花草鳥魚,作者都有描述。
如果你想去西山野餐,聽聽汪老先生的建議:
野餐不宜豐盛。最好帶一笸籮新棒子面貼餅子,幾塊“大腌蘿卜”,葷菜也以最平民化的蒜腸、粉腸、豬頭肉為好。胃口好的,帶兩只德州脫骨扒雞也無妨。天福號的醬肘子也對付。要帶幾瓶礦泉水。酒,“二鍋頭”就行了。
怎么樣,是不是心動了?
閉上眼,眼前浮現出的是一幅有關北京的長軸畫面,徐徐展開。仿佛已經去過北京的一位老者,陽光下面帶笑容地向我細細訴說。這篇散文 兼具知識性和藝術性,這就是文字的力量吧!
02
作家畢飛宇的《 飛越密西西比》,這篇散文雖然短小,不是那種 大氣磅礴,卻也能印象深刻,可以視做初學寫作者的范文。
這篇散文主要講述了作者認識了一位美國朋友一一本.瑞德,這位朋友教他開飛機,他自己的實際體驗過程與感受。說起來容易,飛機哪能說開就開呢?讓我們一起跟隨作者的文字一起感受下吧。
開篇講述了作者與朋友一一本.瑞德是怎么認識的,朋友邀請他學開飛機的一個簡單過程。之后講述了作者坐在飛機升降過程中的特殊感受。
大地既是清晰的、具體的、可以辨認的,又是浩瀚的,莽蒼的,郁郁蔥蔥的。是的,郁郁蔥蔥……準確地說,是康德所說的“人的意志”,是大地之子對大地郁郁蔥蔥的珍惜和郁郁蔥蔥的愛。
我們抵達密西西比上空的時候,太陽已經偏西了。大地依然“郁郁蔥蔥”,可是就在“郁郁蔥蔥”里頭,大地突然亮了,是閃閃發光的那種亮。
這里是與前面的一比較,還有另一層面的比較。
我的記憶深處當然有我的密西西比,那是馬克.吐溫給我的一一商船往來,熱鬧非凡,每一條商船的煙囪都冒著漆黑的濃煙??墒牵以撚檬裁礃拥脑~語去描繪我所見到的密西西比呢?想過來想過去,只有一個詞:蠻荒,史前一般蠻荒。
許多粗大的樹木栽倒在岸邊,偶爾出現的沙洲上,傲然挺立著一兩棵孤獨的大樹,浩大的寂靜匍匐在這里。溫克爾曼說:“單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
我震驚于密西西比的蠻荒,原始、神秘、單純而又偉大。
接下來,作者詳細描寫飛行,與汽車駕駛的區別,與教練朋友的比較以及自己的收獲。
就此,作者還延伸到寫小說,“寫小說的“第一行為”當然是打字,你必須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語言上,可是,這不夠,遠遠不夠……
作者寫出自己的經驗,這些都是很有幫助的。
最后,作者又回到那個幫助自己的朋友身上。
“善待這個世界,信任這個世界,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就這樣變成了現實。”
這篇散文作者按照時間、事情發展順序,有思考、有延伸,引用名人名言自然不生硬,由駕駛飛機這件事延伸到寫作,最重要的是由物、景寫到人(作者的朋友一一本.瑞德),文中真情流露、友情的珍貴,是我們這些想學寫作者的優秀范文。
03
讀作家蔣韻的《青梅》,那就是另外一種感受與感覺!
這篇散文占本書 篇幅較大,共29頁。可是當你捧起來讀,卻不覺得長,你會一口氣將它讀完,就是有這么大的魔力,你會驚嘆于作家的文筆、寫作手法與謀篇布局!
這篇散文是以一種叫“青梅”的酒,串起作者姥姥姥爺輩的人生與父母輩的人生故事。里面涉及到很多的人物以及上世紀初至七八十年代特有的一些社會事件。
20世紀七八十年代,在北方黃土高原上這座古城,賣一種露酒一一青梅酒。粗陋的玻璃瓶,潦草的商標,里面的液體卻是碧綠的,很清澈和清淺的那種綠,有淡淡的果香。
這是文章開頭描寫,是不是很有畫面感?
好的文學作品都有相似性的吧,不但有思想性,還兼具有知識性與藝術性。
想讀這本書的, 趕快讀起來哦,它值得!
我是愛讀書的木汐之夏,和我一起做個追夢人吧!歡迎閱讀點贊留言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