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是如何遺忘的?
從我們學習知識開始,遺忘也同時在進行。
按照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學習知識的頭幾個小時里是遺忘的最多的。往后前面所學的知識留存在頭腦中的會越來越少。
那么遺忘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種說法是痕跡消退說。意思是當我們學的知識得不到強化,長時間不學了就會漸漸被遺忘。比如小時候背誦的古詩,拿到現(xiàn)在來背,基本很難再想起來了。
一種說法是干擾說,也叫抑制說。我們此時正在學的知識會受到之前所學知識的干擾,也會受到后面所學知識的干擾。比如學習英文字母時會受到之前學漢語拼音的影響。
一種說法是壓抑說。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心態(tài)的緊張而造成暫時性的遺忘。比如我有時候跳舞拍視頻的時候,因為有老師同學在邊上圍觀,一緊張腦海就會瞬間空白然后忘記動作,比如上課有老師來聽課,一緊張就會忘了自己接下來要講什么。
還有一種說法是提取失敗說。提取失敗的原因是沒有找到相關(guān)的提取線索。比如提筆忘字。
最后一種是同化說。就是知識的結(jié)構(gòu)和組織被簡化了。比如原本是說要去買香蕉和蘋果,最后說買水果,這就是一種簡化。
那么遺忘如此容易,我們該如何克服遺忘這個難題呢?
第一,學會復(fù)述。所謂復(fù)述就是為了保持信息,要多次重復(fù)。比如作摘錄,畫線或者圈出重點。
第二,學會精加工。通過對學習的信息增加一些相關(guān)信息來達到對新信息的理解和記憶。比如使用口訣。
第三,適當過度學習。學習達到剛好成誦之后的附加學習。比如一首詩歌剛好背誦出來,之后再多學習百分之五十,記憶的效果就會最好。如果超過會容易引起疲勞。
第四,學會組織。整合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新的知識結(jié)構(gòu)。比如列提綱和畫思維導(dǎo)圖。
第六。組塊化編碼。將信息組織使之成為有意義的較大單位。比如識記電話號碼,可以將電話號碼分成四四三來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