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可以說是全球各個國家在足球領域最夢寐以求的神圣榮耀,各個足球運動員的終極夢想。
1930年在烏拉圭舉辦的第一屆世界杯誕生了無數個第一,第一個世界杯進球,第一場世界杯比賽,第一個冠軍,甚至第一個犯規等等。然而萬事開頭難,第一屆世界杯從開幕到結束,并沒有那么順利,可以說是最不靠譜的一屆世界杯了。
買來的舉辦權
早在1905年,國際足聯就決定次年在瑞士舉行首屆世界杯賽,但令人尷尬的是,到報名截止日期時,竟沒有一個國家報名。到了1930年,國際足聯,再次提出舉辦世界杯,然而當時歐洲正值經濟危機,紛紛表示本國沒有多余的錢拿出來舉辦這樣的大型比賽。
![Upload 46_Slide1.jpg failed. Please try again.]
▲ 烏拉圭為世界杯修建的足球場
這時候,遠在南美的烏拉圭正值建國105周年,因此政府想用一個家門口的世界冠軍來為國慶獻禮。烏拉圭表示愿意承辦,會為世界杯專門修建一個足球場,還承諾為參賽球隊支付旅費和食宿費。就這樣第一屆世界杯的舉辦權就被烏拉圭“買”到了!
尷尬的參賽隊伍
烏拉圭拿到舉辦權后向所有世界足聯的成員國發出來參賽邀請,美洲國家非常踴躍,有7支球隊參賽。然而有諸多足球強隊的歐洲直到比賽前兩個月,都沒有一支球隊愿意參賽。這就十分尷尬了。國際足聯主席不得不親自介入,動用自己的私人關系發出邀請,最終比利時、法國、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四個國家才派出了足球隊。
更為奇葩的是,羅馬尼亞的所有隊員并非由教練選擇,他們都是國王卡羅爾二世親自挑選的!(也不知道國王陛下選人的標準是什么…)
詭異的足球
第一屆世界杯的決賽在烏拉圭和阿根廷兩支球隊之間舉行。決賽開始前,阿根廷隊要求使用自己帶的足球,烏拉圭則堅持用本國的足球,在沒有結果的情況下FIFA被逼介入,最后決定以猜硬幣的方式決定,上半時踢阿根廷人帶的足球,下半時則換成烏拉圭提供的球。結果,上半時阿根廷2比1領先,下半時烏拉圭連進3球,小小的足球就像被施了魔咒一樣。
漏斗百出的安保
決賽開始前,為了給本國球隊助威,狂熱的阿根廷球迷包租了10艘客船前來觀戰。為防止球迷鬧事,烏拉圭政府出動了2000名軍警維持秩序,士兵的步槍全都上了刺刀。軍警還對進場的9萬多名觀眾進行了搜身檢查,連主裁判也未能幸免。事實證明這種預防是非常有必要的,從球迷身上竟然搜出1600多支槍!
一場輸球引發的外交危機
獲得第一屆世界杯冠軍后,烏拉圭政府下令7月31日為全國節日,慶祝活動持續了幾天幾夜。而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則籠罩在一片沮喪的情緒中。憤怒的球迷到處找烏拉圭人出氣,一位球迷還用石塊襲擊烏拉圭大使館,引起警察開槍。此后事態繼續惡化,兩國足協宣布斷交,5年后才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