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全球的大生意:拉桿箱

這年頭旅行或出差,拉桿箱幾乎是標配。可你知不知道,在美國的常識小測試和一些電視問答比賽里,“拉桿箱發明時間和登月時間的先后”是經常出現的題目。至于答案,拉桿箱發明時間居然比人類登月更晚!

圖片發自簡書App

1987年,它才出現在人類世界中。如今,拉桿箱的選擇可多了,貴的幾萬一個,便宜的一二百元一個,材料也五花八門,品牌更是琳瑯滿目,比如在薛之謙事件中讓吃瓜群眾們印象深刻的日默瓦,就是“拉桿箱界的勞斯萊斯”,算是明星標配。

拉桿箱歷史

古代人類出遠門機會不多,但總有人有此需要。有些人選擇挑擔子,兩頭各一個筐,里面擺放東西。如果想輕裝上陣,就拿一塊四方布,把東西包好,對角打結,然后背在肩上。

工業革命之后,歐洲人開始使用行李箱,不過當時主要是木箱為主。好在當時能出遠門的多半是貴族,身邊有仆人伺候,不然這大木箱提上一路,實在夠人受的。

值得一提的是,蒸汽火車發明后,行李箱經歷過一次巨大變化。因為火車的出現,人們遠行變得更加方便,擁有消費力的人便將長途旅行視為時髦。但舊的行李箱在這時出現了問題,因為當時的歐洲,舊行李箱都采用圓頂設計,主要是為了讓雨水可以順利滑下去。但圓頂的行李箱上火車可不方便,因為行李無法摞在一起。于是,平頂行李箱開始出現。

發明世界上第一個平頂行李箱的居然是路易?威登。它當時就以制作奢侈品的姿態設計平頂旅行箱,使用上等木材和防水材料,于是便有了經典的平頂白楊木行李箱,成為歐洲貴族首選,口碑傳遍歐洲。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上世紀初,行李箱的樣子出現了一些變化,仍以硬木或鋼條為框架,然后以皮革、藤條或橡膠纏繞,構成箱身,再用黃銅或皮革固定邊角,加上把手,就形成了皮箱或者藤箱。

上世紀50年代,真正現代化的皮箱在英國誕生,但人們仍然只能用手提著。在80年代的中國,誰家里要是有個這樣的大皮箱,也是相當不得了的事,算是家庭經濟狀況不錯的象征之一。如今,民國時代留下來的大皮箱早已成為古董,分分鐘賣出天價。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一代輪式行李箱

1972年,出現了帶輪子的行李箱,發明者是美國一家皮箱公司的高管,還為此申請了專利。他和妻子在超市購物時,在購物車上找到了靈感,給行李箱加上了輪子,然后用軟繩或皮帶來拉。但只有輪子顯然不夠,因為重心不固定,碰上轉彎和坑洼,箱子往往會倒下。而且,用軟繩或皮帶,跟直接用手提箱子的區別真心不大。而且,當時的機場規模都比較小,有時人們甚至可以把車開到登機口,拿行李的路程很短。至于火車站,也有搬運工和推車。因此,帶輪行李箱的需求沒那么大。

1987年,一個名叫羅伯特·普拉斯的美國機長,在家中給箱子裝上了輪子和拉桿,二者相互配合,終于成了拉桿箱。他先是小范圍試水,將自己的發明推薦給航空公司的同事們。整天帶著行李飛來飛去的機師和空乘人員立刻感受到了這新玩意兒的好處,給予了最高評價。

嘗到甜頭的羅伯特·普拉斯,于第二年開了自己的箱包公司,即大名鼎鼎的TravelPro。1991年,他在完善發明后申請了專利,拉桿箱就這樣走入人們生活。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云端》劇照

Travelpro這個品牌今天仍然出名,當年的電影《在云端》,喬治·克魯尼拉著商務風travelPro拉桿箱的鏡頭,氣質十足。它旗下的箱子,如今仍可賣到三千多元到萬元之間,算是中端品牌里口碑不錯的,主打一直是商務客。

有意思的是,拉桿箱乃至之前的帶輪行李箱,是少數沒有地域時間差的發明。工業革命以來,許多發明都在歐美發達國家誕生,但傳入第三世界國家的時間往往較晚,普及更晚。像電視、電腦和冰箱,無不如是。但拉桿箱卻不一樣,它最早的使用者是滿世界飛的空乘人員,所以很容易被不同國家所見識并仿制。早在80年代,廣州就有工廠制作帶輪行李箱。90年代中期,在中國機場就已隨處可見拉桿箱,一般城市家庭已經擁有了它。

拉桿箱的材質演變

拉桿箱如果根據外殼來區分,就是硬殼和軟殼。硬殼旅行箱更耐摔也更抗壓,軟殼勝在重量較輕,而且有彈性。材質分很多種,現在的主流材質大概有ABS、PC、鋁合金、皮革和尼龍,此外還有EVA和帆布等。

從硬度來說,ABS因為密度大而最為突出,但與此同時也加大了重量,而且抗壓性較差,一旦變形就無法恢復,甚至會出現爆裂。

PC被視為目前最適合做拉桿箱的材料,也叫“聚碳酸酯”。這是一種強韌的熱塑性樹脂,也是飛機艙罩的主要材料。最大特點是輕,而且比ABS的韌性更大,更加結實,也更抗熱耐寒,受撞擊凹陷后還可以恢復原狀。全球最好的PC材料供應商,當屬德國拜耳、日本三菱和臺灣的臺塑。

鋁合金近年來非常流行,其實原料價格和高端PC差不多,但金屬材質看起來更為高端,溢價也高。

皮革箱子比較有意思,牛皮箱價格最貴,是許多富人的最愛,也是身份象征。但從實用性來說,它的韌性和耐久性都相對最差,怕水怕磨怕壓怕銳物劃傷,怎么看都是家里有礦者的選擇。

至于尼龍和帆布等軟箱材料,伸縮性較強,也更耐刮蹭,而且我因為彈性更抗摔,但一來防水較差,二來對內部保護較弱。值得一提的是牛津布,在軟箱材料里最為耐磨,缺點是顏色基本一樣,下飛機后取托運行李時,常常分不清哪個是自己的。

輪子是拉桿箱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早期的輪子都是單向輪,雖然適合各種路況,但不利于轉彎。后來,人們發明了可以360旋轉移動的萬向輪,進而又衍生出飛機靜音輪。再后來,又出現了有四個輪子的拉桿箱,除了拖動外,人們還可以推動。

鎖也是關鍵,之前網上有個演示,用一支圓珠筆就可以輕松打開普通的行李箱拉鏈。那么,除了拉鏈,還有其他選擇嗎?鋁框箱是個不錯的選擇,防盜性能更好一些,當然,真要有人想撬箱子的話,鋁框也擋不住。

因為拉鏈比鋁框更輕便,所以主流公司還是習慣在拉鏈上做文章,比如采用雙層防爆拉鏈。

拉桿作為拉桿箱發明的核心,最初是外置的。因為容易損壞,如今已被市場淘汰。目前你在市面上能見到的產品,都是內置拉桿,鋁合金材料最佳,輕便又結實。一般來說,拉桿都是雙桿設置,也有一些廠家為了好看,生產出單桿箱,固然與眾不同又時尚氣息十足,但其實根本不好用,尤其是無法保持平衡。

哪些牌子很厲害?

在中國,拉桿箱是一個幾百億的大市場。但也正因為這樣,買拉桿箱成了一個技術活,因為品牌太多,材質種類太多,價格跨度也大。你去淘寶買個一百多元的也有,買個幾萬元的國際大牌也行,不過,哪些才是最適合你的?

我曾經研究過淘寶的數據,低端消費者(尤其是年輕學生)選擇的品牌相當有意思,比如299元的小米,特點是顏色多,外觀時尚。還有三百多元起步的uniwalker復古旅行箱,以少女心和碎花設計著稱,很討小女生喜歡。但說實話,這類箱子坐高鐵短途出行還行,長期使用或者航空托運,耐久性顯然不夠。

看過一個市場調查,目前市場主流消費的拉桿箱價位,在500到1500元區間。

圖片發自簡書App

新秀麗名字看起來很土,甚至帶有鄉鎮企業的味道,但它其實是如假包換的美國品牌,1910年就已創立。作為專業的旅行箱包品牌,它從拉桿箱到洗漱包一應俱全。

它還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鎂代替木頭為原料的行李箱品牌。新秀麗的產品最大特點就是均衡,箱體輕便、滾輪順滑,PC材質抗壓性好。千元左右的產品已經足夠出色,當然,錢多的可以選擇四五千元的產品。

如果你對托運行李缺乏信心,在乎拉桿箱的抗壓能力,那么成立于1946年的法國大使倒是可以考慮。這個二戰后誕生的法國品牌,最初制造照相機和錄音機,1969年轉行做箱包。1982年發明了Delsey Club系列,是世界上第一個完全沒有鐵框的聚丙烯箱包,更為輕巧耐用。它的Karat系列以鉆石造型外殼著稱,抗壓性也很好,而且自從踏入箱包界之后,就崇尚低價優質。

在本土品牌中,ITO是很多人鐘愛的品牌。有意思的是,因為設計出色,品質也不錯,很多人都誤以為它是日本品牌。這個品牌2007年成立于上海,其名字中,I代表獨立(Independent),T代表旅行(Travel),O代表原創(Original)。2014年面市的銀杏系列(GINKGO)曾獲得德國紅點設計獎。它以鋁框拉桿箱著稱,安全性相當棒,韌性和防水功能也相當出色。不過也因為鋁框的緣故,重量不輕。至于價格,八百多元到一千多元區間的產品已足夠應付你的旅程。

ITO不是日本品牌,無印良品(MUJI)則是如假包換的日本貨。這個傳奇品牌也做箱包,硬殼的萬向輪拉桿箱品質出色,外觀則延續品牌固有畫風。日本人的細節掌控,是無印良品拉桿箱的最大賣點,比如輪子的固定功能,拉桿的汽車式無級變速設計(可隨停拉桿)等。但拉桿最大離地高度較小,高個子不適用,內部容積也小,不利于長途旅行。八九百元價位的產品,已相當不錯。

來自臺灣地區的皇冠也值得一提,這個品牌創立于1952年,是亞洲最大箱包廠家之一。它在珠三角相當出名,因為它的不少產品都由珠三角工廠生產。這個名字跟豐田皇冠汽車一樣,帶有濃濃的中年商務風,外觀普通,但性能不錯,輕便耐磨。過往的尼龍系列放在一堆箱子里很難找出來,近年來的PC材質拉桿箱色彩多變,但整體造型還是很“中年”,更適合商務人士。

皇冠的品質相當不錯,價錢也不貴,也是許多不講究奢侈名牌的務實人士的選擇。其實在國產品牌中,類似皇冠的還有不少,比如各大信用卡積分商城里十分常見的愛華仕、外交官和漢客。不過缺點就是設計感不夠強,過于務實。有些設計感比較強的系列,往往又有模仿外國品牌的嫌疑。

美國品牌中,還有1993年成立的Rockland與1933年成立的美國旅行者(American Tourister)。前者價格較低,質量不錯,箱體韌性出色,但輪子的順滑度一般。后者于90年代被新秀麗收購,成為新秀麗家族的第二品牌,但質量不進反退,箱體皮實,但防水和安全性都略差。

1897年誕生于英國的Globe-Trotter以復古英倫范兒著稱,純手工打造的老式行李箱很出名,還接受高級定制需求。當年為了檢驗其抗壓能力,曾讓一頭大象站上行李箱,居然沒壞。價格當然也相當可觀,五六百起步,到三千元之間,不過,幣種是歐元,換成人民幣,大概是4000元起步,最高兩萬多元。

美國的TUMI在價位上差不多,也是走商務路線,在各大機場免稅店里也是熟面孔,最大特點就是耐磨。

德國有個著名品牌叫Titan,這個詞源自鈦金屬,不過它家的拉桿箱并不是使用鈦金屬,而是希望像鈦金屬那樣尖端。作為一個全球銷售的品牌,它的設計和生產仍然只在德國完成。

在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誕生的它,也是巴伐利亞州各大球隊熱衷的選擇,比如拜仁慕尼黑隊就長期使用它。

不過,要說拉桿箱界的奢侈品,只有一家,那就是德國日默瓦。

沒有它,明星都不好意思出門

有一款箱子,上娛樂新聞和時尚雜志的機會比很多明星還多,它就是來自德國的RIMOWA,也就是日默瓦。你在機場遇見明星,七八成機會還能一起見到日默瓦的拉桿箱。

日默瓦的最大賣點就是材質,旗下行李箱均使用鋁鎂合金和高科技聚碳酸酯材料打造,并且是少數仍然在德國進行制作工序的行李箱企業之一。每個日默瓦箱包由兩百多個零部件經過90道工序組裝而成,大多數采用手工完成。原材料方面,除了YKK拉鏈來自日本,其他零件都來自德國和意大利的高品質供應商。

圖片發自簡書App

《碟中諜》劇照

1898年,日默瓦工廠在科隆誕生,同年生產出第一個行李箱。直到1900年,日默瓦的行李箱還是木制,但已十分注重輕量化設計。沒過幾年,日默瓦的大型衣柜和行李箱就已打入德國上流社會。到了上世紀20年代,它已成為世界級品牌。

二戰期間,科隆在盟軍空襲下被夷平,唯一幸免的是建筑瑰寶科隆大教堂。日默瓦的工廠也毀于一旦,各種生產原料,如皮革、木頭和布料都被燒得一干二凈。但公司掌舵者卻意外發現,所有原料中唯一幸存的是鋁片,因此萌發了制作鋁制行李箱的念頭。為了讓行李箱更堅韌,他還創造性地添加了鎂,于是便有了鋁鎂合金材料。此外,他在德國一款運輸機上找到靈感,將飛機表面的溝槽設計應用于行李箱,使得行李箱可以在輕量化的同時保持穩定。1950年,日默瓦生產了第一個箱面設有凹凸紋路的鋁鎂材質旅行箱,就此脫胎換骨。

1976年,日默瓦推出首個防水旅行箱,可以有效保護各種專業器材,成為影視工作者、專業攝影師和新聞記者幾大群體的最愛。也正因為防水功能,它也成為影視劇寵兒,頻頻成為道具。

日默瓦能成為行李箱界的勞斯萊斯,質量只是一方面,跨界營銷和無孔不入的植入,也是其一大法寶。

在《黑客帝國》、《蜘蛛俠》、《史密斯夫婦》、《007》等經典大片中,人們都能看到日默瓦的存在,每年超過十部好萊塢電影會出現日默瓦的鏡頭。

在《碟中諜4》中,湯姆·克魯斯要奪取一只裝有引爆核彈裝置的銀色日默瓦手提箱。這只箱子經過多次摔打、高空墜落和激烈槍戰后仍完好無損。國產片也少不了日默瓦的存在,比如《等風來》和《非誠勿擾》。《泰囧》當中,徐崢抱著的那個行李箱,也正是日默瓦。這幾年明星參加綜藝節目盛行,日默瓦也隨之出鏡,《爸爸去哪兒》里幾乎是標配,《花兒與少年》里,明星們也齊刷刷拉著日默瓦亮相。不過最夸張的還是濱崎步,據說她在臺灣開演唱會時,團隊帶了130多個旅行箱和化妝箱,全部都是日默瓦。

日默瓦的植入雖然頻繁,但據說從未投入什么費用,只是每次提供幾只行李箱供劇組免費使用,用完還得歸還,因為要放在日默瓦的科隆旗艦店二樓的博物館里收藏。

拉桿箱的未來

2016年,日默瓦被LVMH集團以8億歐元收購,開啟潮流化策略,與芬迪、Supreme和Off-Wihte等聯名跨界合作。

同年,日默瓦與漢莎航空合作,推出電子標簽,啟動智能化旅行箱方案。基于這一系統,即使旅行者在家里或路上,也可使用航空公司APP完成托運程序。

2016年后,陸續有拉桿箱置入了USB對外充電和騎行功能。但說實話,在拉桿箱里置入一個充電寶,效果未必比我們自己隨身帶個充電寶更好。還有所謂的“無人駕駛時代的自己會走的行李箱”,能以11公里的時速在人流密集處緊跟主人,萬向輪可以讓它正常走、原地轉,甚至趴著走。

但對于使用者來說,他們可能更在意的是箱體是否牢固,箱身是否耐磨。過多的電子設備置入,其實反而增加了損壞風險。

拉桿箱未來會變成什么樣子,我們很難想象,它也許真的會變成一個移動的機器人。但在當下,我們關注的依然不是那些噱頭。

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且不構成投資建議。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283評論 6 530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7,947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094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485評論 1 30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268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17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06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39評論 0 285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551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02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662評論 1 366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188評論 5 3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07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04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563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255評論 3 389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37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