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雜志里,過去還有雜志這個東西的時候,經常有這樣的正能量故事。
單身女生夜里打車回家,司機師傅待他下車后用大燈照亮她進小區的路;漂在大城市辛苦打拼的年輕人,饑腸轆轆的加班后,常常光顧的路邊攤老板依舊給他留了一碗面;還有。。。我編不出來了。反正意思就是,你周圍其實有很多好人!
我也愿意幫助別人,那就是,我受的教育告訴我在我有能力的時候,盡量展示能力;我不太相信陌生人,我想這是人之常情。
講一個媽媽的故事。
某一年冬天,圣誕節。媽媽在回家的路上,小心翼翼的走著,因為剛下過雪,路面濕滑。街上行人如織,年輕的孩子們興高采烈的準備奔赴各種飯局。她必須通過立交橋的輔路下橋回家,臺階上都是冰雪。她不敢,萬一摔倒了。。。她連想都不敢想。正在這時,幾個年輕人蹦蹦跳跳的就走下了臺階。突然一個男生停了下來,回頭看著媽媽說“阿姨,您是不是不敢走?”媽媽點點頭,他笑著伸手指著地面說“沒事,不滑!” 媽媽接著搖搖頭,還是不敢。那男生想都沒想,三步并作兩步跑回媽媽身邊,就這樣扶著媽媽一直下了樓梯。到了平坦的路面,他的小伙伴都在前面等著他,他問媽媽“阿姨,現在沒有臺階了,您可以自己走了嗎?” 媽媽一邊感謝他,一邊讓他快去趕上小伙伴。他往前走了幾步,又回頭,笑意盈盈的說“阿姨,圣誕快樂!”
還有一個我的故事。
準備給兒子辦個簽證,千頭萬緒。怕出錯就給常合作的旅行社打了個電話詢問,我被熱情的接待也被熱情的拒絕了。理由正當得無懈可擊“您沒有購買我們的服務,我不能回答您的問題”。。。所以。。。我不是不能接受虛情假意,我不是花不起錢,我只是有點失望,為自己失望,告誡自己多少次,朋友跟客戶之間界限分明,卻總也做不到。接著,我看到Hansey在朋友圈分享了他的學生們拿到簽證的消息,我就給他留了言,留下了我的焦慮和我作為客戶沒有付錢也沒有買到答案的問題。1分鐘不到,Hansey拉了一個群,群里除了我跟他,還有一位簽證專家Angela。接下來Angela給我分享了各種模板,回答了我的問題,加了我的微信,告訴我簽證的流程,還有,他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莫大的安慰和信心。簽證拿到了,我在我們的小群里給他們留言,兩個年輕人啊,用真正的熱情和喜悅回應了我“太好了!”,而對于我的感謝,兩位陌生人說“都是應該的”!
最后是Hansey的故事。
怎么可能是“應該的”呢?!不要說Angela對我來說,對我兒子來說純粹是個陌生人,就是Hansey,他僅是6年前,給我mo上過幾節課的早教老師。。。他們“不應該”為我們做任何事。Hansey是個美少年,男神+歌神,英語好得跟美國人沒有區別,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個巨大的智能“充電寶”,不但自己時刻電力滿格,也為無助的家長哭鬧的孩子充滿電量。第一次課,mo在門外說什么也不參與,他沒有強迫孩子,只是時不時走到門口,透過玻璃對mo揮揮手,笑一笑,僅此而已。一周后,我們在一個寫字樓的大堂遇到Hansey,他綻放著巨大的笑容,高喊著mo的名字沖到孩子面前,蹲下來緊緊的擁抱了mo。mo第一次,對陌生人的擁抱沒有拒絕,輕輕的把頭搭在Hansey的肩頭。他是一個有魔力的陌生人,我記得那天mo安心的表情,記得Hansey戴著個大草帽,還有路飛一模一樣的自信笑容。
就像期待會被辜負,那也別難過。
還有那么多可愛的年輕人,真的有那些人,愿意為這個陌生的世界釋放最多的善和最美好的熱度!
感謝陌生人的善意,溫暖了我的批判和戒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