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要獲得財富自由的你,必須學會寫作!
2、寫作是“把自己的同一段時間重復銷售很多很多次”的極少數選擇之一,也是相對來看最容易成為普通人起步的臺階之一。
3、在當前時代,有效溝通顯然是最重要的技能,甚至歸類到“最重要的生存技能”中去,一個人的溝通效率,從底層決定了一個人最終可能獲得的資源及其質量。
4、演講與寫作,都是比私下交流更為高效,更具價值的有效溝通方式,同時對很多人說話,同時面對很多人發表文字,其實并不是誰都會的事情。
5、互聯網的出現與普及,在使得寫作可以“即時發布”的同時,又徹底打破了地理位置的局限…
6、在今天的這個時代里,普通人是可以通過寫書獲得財富自由的,做到了之后就不是普通人了,所謂的“普通人”并不是因為起步時普通,而是因為他們“永遠普通地活著”才成了所謂的“普通人”!
7、正因為從一開始就想的不一樣,才后來變得不普通,最后更重要的是,在起點上,絕大多數人都只能是普通人。
8、想法上的不同,最終落實成現實的不同,是需要時間才能“釀”出來的,并且常常需要比大多數人想像得更長的時間—因為最終的差異,不僅是“翻倍”或者“翻倍再翻倍”,常常是“天壤之別”。
9、有個犀利的觀察總結,說:5%的人在思考;10%的人認為自己在思考;85%的人寧愿死也不肯思考…
10、沒有執行的想法只不過是幻覺。
11、你有遠大理想,那么你要跟“現在已經成功的人”比的,不是你的現在和他的現在,是“你的遠大理想實現后的你”(即,你的將來)和他的現在……這不一下子就想開了嗎?
12、現在的你,怎么可能還沒有怎么樣呢,你開口就有雷鳴掌聲,一動筆就有滾滾財源?你現在當然跟我們所有普通人一樣,開口說話無人聽,動手寫字無人喝彩。正所謂人微言輕,可那又怎么樣呢?誰不是從一文不名開始的?誰沒有個“不堪回首”的過去?又有誰從一開始就站在山巔上?
13、我們所有人都一樣的:一不小心就“活在當下”了,一不小心就忘記了那個應該“活在未來”的你應該怎么想事兒,怎么做事兒……
14、寫書,很可能是這世界上極少數極少數“普通人”真正可以做到“一勞永逸”的事情。
15、話說回來,通往財富自由的路,肯定不是自由“寫書出版”這么一個的是吧?并且很多成功的人,也不一定擅長寫作(講演) …… ,但即便還有別的路,你還是一定要學會寫作,為什么呢?因為如果你能寫出大受歡迎的內容,一定是你“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出眾”的結果。持續寫作可能是鍛煉學習能力、鍛煉思考能力、鍛煉分析能力、鍛煉溝通能力的最直接、最低成本的方式。
16、你再仔細觀察一下就知道了,很多人寫東西只不過是“搬運工”而已,他們其實并沒有深入學習,也沒有深入思考,更談不上深入分析,但即便如此也依然有相當的銷路……從這個角度望過去,若是你有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可竟然不會寫作(換句話講,也就是缺乏足夠的溝通能力) ,那你豈不是虧死了?因為你最終還不如那些“實際上不如你的人”……
17、“寫對別人有用的東西”,這是寫作的終極技巧,沒有什么比這個更重要的了。
(1)我寫的這個東西對別人有沒有用呢?
(2)我寫的這個東西對別人有用的話,有多大的用處呢?如何做到最有用?
(3)我寫的這個東西對別人有用的話,對多少人有用呢?如何做到對更多人有用?
(4)我寫的這個東西對別人有用的話,在多長時間段里對別人有用呢?我如何做到才能讓那個時段更長一些呢?
(5)我寫的這個東西對別人有用的話,如何才能優雅地讓人們恰當地回饋我呢?
18、事實上,在寫任何文章的時候,都要花很長時間琢磨,“我寫的東西真的對別人有用嗎?”這一關過不去的話,甚至會讓我感到沒臉見人的地步……
寫吧,只要真寫,就只能真思考。今天的你無論多差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未來的你不差……未來的你為什么不差呢?因為曾經的你,不怕自己不差,不管多差也要硬著頭皮實踐,久而久之,你就撞見了未來的那個一點都不差的你。
19、你可以看看同樣閱讀這篇文章的其他讀者都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樣的優點和缺點,哪些是可以借鑒的部分等等,這樣的鍛煉機會,其實很多人都錯過了。
20、實際上很多人打著“準備”的名義為自己的拖延找借口,比如寫作這件事情,其實你寫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為后面的一篇文章做準備,所以從這個角度,“寫作”本身就是你要做的準備工作。經常說這樣話的人,多半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完美主義”傾向,他們希望自己上來就表現得足夠完美,不允許在初期階段有任何的瑕疵,為此他們愿意等上幾個月甚至幾年,最后的結果就是他們永遠沒辦法實現“完美的夢想”。
21、如果你希望通過這個專欄獲得最大的提升,應該學習那些“會學習”的同學,試著用寫作的方式鞏固讀過的內容。
22、“寫作”成為實踐“把概念教給別人”這種想法的最佳途徑。第一,你不需要再依靠他人就可以獨自完成“教別人”的流程,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不斷反復打磨,而不必擔心對方會不耐煩。第二,文章發表后,你也可以得到真實世界的反饋,相信我,只要你說的足夠清楚,并且真的對大家有用,這個世界就會給你相應的反饋。
23、“作家不能憑借靈感才去寫作”。實際上直到今天,我也依然保持每天寫三四千字的習慣,為的是讓自己適應“沒有靈感”時的寫作狀態,你需要通過平時的練習,“逼自己”產出,即便寫得不好,也不必太在意,因為狀態的起伏都是正常的。
24、很多時候,阻礙我們前進的不是“沒有選項”,而是“選項太多”。其實當你找到了一個看起來不錯的選項之后,就應該趕快行動,獲得成長。而大部分人做的則是手握這個機會,繼續等待更好的機會。到頭來所有的機會都在這種等待的過程中慢慢流逝掉了。
25、寫作明顯符合“與成長并聯的事情”的這個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寫作可以讓你看到自己進步的過程,讓成長成本有跡可循。
對于同一個概念的反復打磨,對于同一件事件的不停思考,都會體現在你寫作的過程中。這就相當于你把每一次的成長都用文字固定下來。
如果當初你在思考的時候,用文字把它們都記錄下來,那么現在回顧的時候,不光能知道當時自己的想法,更能看到自己在這段時間內是否有更深入的思考。
26、我如何能夠更有效地投入自己的時間。
別猶豫、先走走看!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一些“成長”的道路,那就不應該在選擇上面浪費太多的時間。
27、總是過低評價別人的實力,過高預估自己的能力,解決辦法就是:寫作。當你經歷失敗和痛苦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及時記錄下來,這對于你今后的提升是最好的提醒。
28、育兒方面只有一種方式是最好的,那就是“以身作則”。你希望孩子養成什么樣的習慣,你就先去踐行,孩子看了自然就會去模仿。
29、對于一個經常寫作的人來說,因為他需要搜集素材,所以他會更認真地去對待每一本書和電影,或者說他會更加認真地生活。因為只有這樣,當他面對屏幕的時候,才會有話可說,有文章可寫。所以說寫作只是一種手段,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加仔細地體會生活,思考那些容易被我們忽略的細節,逼著我們不斷前進,直到有一天發現我們已經成為理想中的那個樣子。
30、重要的是面對差距,認真積累能力。而在這方面寫作其實還有另一個功能:幫助你記錄眼下的窘迫,提醒你要認真準備。
31、很多事情根本不是堅持,而是根本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