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做事情,但又不想做的第三天紀實:
本以為回到學校可以為所欲為,而回到學校卻無所作為!回來學校已經好幾天了,行李沒收拾,衛生沒搞,做很多事情都提不上精神,沒有動力!沒什么,就是想癱一下,盡管地上一堆垃圾,才發現,我也是能踩在一堆垃圾上上網課的老師,鏡頭前認真上課,腳下竟然…
不知道這樣說,是不是有點不好,但是確實是托疫情的福,我和家人在一起隔離了兩個多月,與其說隔離,倒不如說是好好生活了兩個月,這也是工作以來唯一一次能有機會同家人連續相處了兩個多月:沒有人員的頻繁走動,沒有走親訪友,沒有三五知己的聚會,就是和家人好好地對待一日數餐!
其實這感覺還不錯,原以為會很無聊,或是經常遭媽媽的啰嗦和嫌棄(可能是疫情期間,也沒啥活動,沒有了啰嗦的理由,原來是不管你出去還是睡懶覺都會被嫌棄的)其實吧,我媽媽也有個通?。簡?!但在我人身自由方面沒有多大的意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報備一下就可以了,畢竟20幾年來的生活經驗就是這樣,我也是在這樣的放養模式下茁壯成長的。
唯一的不滿就是怪我沒按時吃飯,看吧,其實一家人還是離不開一日三餐,雖被啰嗦,卻也享受并過得舒服自在,每天都會被家里的瑣事給填滿,給感動:當你前一天看似隨意卻目的明確地說很想吃五花肉的時候,第二天早上的菜就會看到爆炒完美的五花肉;當你前一天說吃飯吃到膩了,第二天早上就會看到清水白粥和一大鍋的瓜咸煲(送粥神器,一次可以吃5碗粥的那種);當你前一天抱怨媽媽幫弟弟洗鞋子的時候,第二天我的小白鞋也白白凈凈地在陽光下暴曬了?。ūг故情_玩笑的,但我真的是想自己洗的;然后昨天整理行李的時候,一次沒穿過的媽媽洗過的鞋發霉了,好好的心意,就這樣糟蹋了。)
就是這樣,被媽媽細膩的愛包圍了兩個月...
然而,平凡的生活不總是充滿歡聲笑語的,也會有爭吵,也會有懈怠的時候,情緒起起落落很正常,而我總會在情緒的極點做決定,在失落情緒的最高點我就草率動身地回校了。原以為會很瀟灑,其實有點狼狽(出現了文章開頭的情形)。
剛回到宿舍的那一會,心情真的就是一下子就down了下來:一個人的生活顯得有點不習慣了,沒有了可口的飯菜,沒有了家人的嘮嗑,沒有了飯后的散步,空對四面墻使我覺得在家的一切都彌足珍貴!
一個人的時候容易回憶和情緒波動,以前容易忽略的小細節,現在回憶起來卻異常的宏觀!也正是在這樣無所事事的日子里才會想起的特有的印記,來吧,給這份專屬回憶好好做標注!
我好像一直都是這樣的人:想著就很美好,做著就很狼狽。一個人的生活總會適應的,只是剛開始的時候,沒有想象中的瀟灑,只有現實的失落和狼狽罷了!
沒事,趕緊收拾心情,回到想象中的美好,就不會有現實的失落了,以前不也是這樣生活的嗎?
一句話送給大家:不要在情緒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做一些人生的重要決定。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