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聽了年計劃進階課,感覺懂了一些,但是的操作還是不太會,今晚聽老大答疑說20小時是指自己做、練習的時間,不是指聽課的時間,頓時恍然大悟,得自己用、練習才行。
另外,感覺進階版的五環花和澄清六問比較好操作一些,前面的兩張紙的表格感覺對自己的作用會虛一些,可能是我沒有認真填寫的原因。我一直想著喧糊糊在這個年計劃上投入的時間和取得的成績,所以我就把別的活動都暫停參加了,直覺年計劃是個大基礎,一定要先做好。
臨結束的時候,我還是問了一個問題,問得有點怪,有點砸場子的感覺,還好,老大沒生氣。
【學員】大晶
【問題描述】老大,變現一定要很長時間的積累嗎?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學手繪的烏素,做了一套手繪的課程,在網上賣了2700份,感覺這變現的時間也很短。是不是有我沒有看到背后的因素在里面?請老師請點,或者這是個別性的例子?
【導師回復】
首先變現一定要很長時間的積累嗎?
這個答案是不是的,這個問的感覺層次有些不一致,變現到底需要什么?感覺沒有問到點上去,直接回答下,這個答案為:不是,不一定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看,它是一定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的。
這個答案就很奇怪,要么就是不一定,要么就一定,兩個都怎么都能說得通呢?
先說不一定。
比如說烏素,年紀輕輕的,然后這一次我在揩油上也給她掛了名兒了,給她做了推廣了。但是她自己學了一年就能賣這么多為什么?關鍵是有人推她,如果沒有人推,你看看誰買呀?你知道她嗎?都不一定知道呢,關鍵有人推呀,那問題又來了,為什么人家推她呀?
因為人家有些事兒做在點子上,而不是瞎搞,這個事情搞在杠杠上。
首先,變現是靠價值的,它不是靠什么時間……什么什么東西的。
你中間不能缺一環,變現一定需要價值轉化的,你積累多少價值?轉化了多少價值?就是第一步。
第二步,價值是怎么來的?
價值是等于無差別的時間乘以有差別的行為。
都在投入時間,行為上有差別,這就麻煩大了。
有的人在做什么呢?每天都在看書,還有的人在干什么呢?每天都在跟大神們跑來跑去。
我不說別的,咱們就說這個揩油這個活動吧,我能記下來的新人中,印象很深的有一個人就叫小雅,為什么記住她?
她每天都出現,然后每天都會回去改自己的東西,然后去修改完,然后告訴我說,看老師,我改掉了,你看怎么怎么樣?這就是差別,差別就體現在這兒。
你說有幾個人,人家咣咣咣地拼命地往前跑的時候,還要晚上拿一個小時出來答疑,沒有幾個人的,好不容易出來機會,為什么不拼命的往上湊呢?這個事說不通吧。
所以,無差別的時間乘以有差別的行為,你看一下,你這個行為是不是在點上?
第三條就是:價值是可以繼承的,這一點就更麻煩了。
你生在窮苦山村里,你就沒有價值可繼承,因為作為父母,他就沒有繼承給你什么。你生在富二代家或者高干子弟家,你生下來,就繼承著他們的價值和資源,而那之前所有的資源和價值,都是他們用他們的時間和做下的積累的,所以可以直接傳遞過去,一個是可以繼承的,所以很多時候,你根本看不到別人繼承的什么。
所以其實這么說,從大清朝到現在來,就很多人關系都是百年級的關系,繼承到現在,我們不要小看,他可能是大清朝的遺老貴族,然后一直繼承到現在呀,我們這個世界其實是被少數人把控的,我們感覺是公平民主的,是這個樣子的,一個烏素賣了2700份,就沒有什么奇怪的了。當然就是你沒有看到背后的因素是什么,所以做事要做到點上了。
【收獲感受】自己是還是扎扎實實的積累,然后要利用好杠杠,提升認知,聽到說繼承這個話題,乍一聽有點悲哀,但想一下,我覺得這也是個規律,我也可以為下一代積累。
打字的軟件出狀況了,弄了半天,快到十二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