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你的彼得兔
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一類人,明明跟你不熟到見面打個招呼都會感到尷尬,卻偏要跟你裝成一副至交一般的熟絡。
很不巧的是,我身邊,就客觀存在。
1.
“我微信里新加了一個朋友,媽的,真是煩。”微信的新信息提示聲音響了一下,拿起手機來的第一眼,就看到了周旸突然拋給我的這個話題。
“煩人到什么程度?” 很好奇,是哪位神仙能給一個脾氣好到輕易不生氣的老好人,氣到想罵人?
“你實在是無法想象,他在我的朋友圈里簡直就是四個字--無處不在!不論我發什么,他都會點贊評論,我很懷疑就算我朋友圈發一個微信表情,他都不會放過。”
“朋友圈這個問題簡單啊,點贊不理,評論不回,實在不信就屏蔽。”
確實,要是僅僅只是一個新加的微信朋友,之前又沒有什么感情基礎,這樣步步緊逼,無時無刻不出現在自己的視線里,時間久了,的確有些煩人。我覺得這樣處理就挺好的,裝沒看見,簡單輕松又不得罪人。嗯,完美。
“如果只是朋友圈那也就算了,關鍵是還有微信私信。我回應,他講的話題我實在是不感興趣。我不回應,又顯的我很不禮貌。我都不需要思考我該回復什么,哪怕是我簡單的回復一個‘嗯’,他也會無休無止的講下去。” 周旸還在吐槽著,像是這些話積攢了很久一樣,不吐不快。
現在的交友軟件種類繁多,涉及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出門在外走到哪里,剛認識不久的陌生人之間都會說一句“加個微信吧,方便以后聯系”,好像成了一個慣例。
可是事后,有些好友就再也沒有聯系過,躺在微信通訊錄里默默無聞的做起了一名僵尸粉。有些好友閑來沒事就找你說幾句沒有營養的話,完全不在乎對方是否想聽,是否在意。真正做到有事說事,沒事不打擾的人,又有多少?
2.
“他這個人吧,嘴還挺欠的,什么不好聽,偏要說什么。也不是我小心眼,大家都感覺到了他的裝逼神力。”
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周旸的怒火,向著手機噴射。總是有那么一類人對別人的要求很高,對自己的要求低到無下限。批評你道理一大堆,真要到自己了,又慫了。
越發覺得自己游弋在不同朋友的故事里,擔任著不同的角色,今天我又成了消防員的實力擔當。意識到這股憋屈已久的火,再不借助外界幫忙給澆滅,手機都得著。
“既然大家都感覺到了,那就說明這個人有問題嘛。那你就把他刪掉啊,反正你倆以后不會再見面,更不會再有什么交集了。”
“這樣做不好吧?”
周旸還在糾結,為一個不值得的陌生人糾結,不知道在糾結什么。
周旸不理解,現在的我,怎么可以這么灑脫。
也對,以前的我,也唯唯諾諾的對著一個陌生人在思考,刪?還是不刪?以前的我,總是在給對方留有機會,一直。
但是現在的我,不一樣了。你讓我不爽,一而再再而三的讓我煩躁,不好意思,我已經給過你挽回的機會了。一個陌生的好友,刪掉就刪掉嘍,活這么大,怎么可以沒有個性,怎么可以沒有個性到連選擇誰做朋友的權利都沒有。
如果一段感情沒能把你變成一個更好的人,而是把你變的患得患失喜怒無常,那真遺憾,你跟錯了人,不論是愛情,還是友情。
3.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朋友圈里陌生人的點贊評論越來越多,真心私信想好好聊聊天談談心的真朋友卻越來越少。
微信里陌生人越來越多,微信人數也水漲船高。一年也說不上一次話的人,就勇敢的刪掉吧,把自己的圈子放干凈一點,魚龍混雜的看著就難受。不要害怕刪掉了會尷尬,放在那里不說話,才最尷尬。
跟無聊的陌生人聊天,并不能消除內心的孤單。要記住,不懂得拒絕,大多都是愚蠢的善良。更不要過分善良,畢竟有的人,真的不是人。
最好的關系不是隨叫隨到,每天都聊天,而是我發出了消息,你看到了自然會回復。我不會因為你沒有回復消息而胡亂猜忌,你也不會因為沒有及時回復而感到抱歉。彼此信任,彼此牽掛,就夠了。
以后,只需要對兩種人好,一種是對我們好的人,一種是懂得對我們好的人。在這短暫的生命里,一個人的溫暖也是有限的,誰也不會無緣無故的對你好,誰也不會沒有底線的對你好。所以,請不要浪費對方的溫暖。
——2016最后一篇文 ? ? 更期待全新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