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以前做微商的時候,微信上毫無底線的加人,只要消息發過去有回音的都加,很多人在現實中并不認識。后來不做微商了,就不再想加陌生人。無奈后來家里開店,又加了一些“陌生人”,這些人我給他們貼了標簽,叫“家鄉人”。
主動加我的多為寶媽(因為要帶孩子來我們游樂園玩嘛),在此之前我們也并無交集。不過時間久了,通過朋友圈就能大概的了解一個人。
02
我簡單總結一下,就我的觀察,所謂的家庭主婦,她們的生活狀態。
第一種,無業家庭主婦,簡單來說就是除了帶孩子,再無其他事。這類寶媽每天最大的任務就是接送孩子上學,但在孩子上學期間,她們做些什么呢?在家打掃衛生,收拾家務,然后呢?玩手機啊,聊天、自拍、追劇。再然后呢?和鄰居一起八卦閑聊,跟朋友抱怨老公抱怨生活。再然后呢?打打麻將、逛逛街、唱唱歌。
這樣的生活還不滿足,還要在朋友圈抱怨自己老公賺錢不夠多、憨厚不夠浪漫、帶孩子辛苦沒人懂、公婆不夠好、沒衣服沒化妝品…
我就問問你,你配嗎?知道什么叫家庭主婦嗎?家庭主婦最起碼的是相夫教子,請問你做到了相夫還是教子呢?
你以為給孩子吃飽喝飽送去學校就完成義務了?你以為僅僅在家里住著就是相夫了?你以為攤上這樣的老公是你命苦了?
“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里的書房,孩子最真實的起跑線,就是他的父母。”
我家游樂園曾經有位母親,買了3杯奶茶,拿到休息區的桌子上拆開以后,便拿到飲水機沖泡了,沖泡好就直接遞給了正在玩耍的兩個孩子。桌子上她拆下來的垃圾,凌亂不堪。而就在她腳下,赫然立著一排的垃圾桶。
難道你在家中就是這樣給孩子做榜樣的嗎?垃圾是可以隨處亂扔并不管不問的嗎?從她這一個舉動便可推測出她家中“整潔有序”的樣子。
教育孩子應該在生活的點滴中,在每時每刻,在每件小事上。孩子模仿的永遠是他最親近的人,所以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一刻都不能馬虎。
如果你不能將制造的垃圾隨手扔進垃圾桶,而是隨處亂扔;如果你每天就知道電視機前嗑著瓜子;如果你滿嘴臟話亂噴;如果你動輒發火打人;如果你跨護欄亂穿馬路;如果你做不到尊老愛幼…
然后你還問你的孩子為什么不優秀?因為耳濡目染,因為他早已被你這樣的熊家長的行為污染。
給孩子孩童時期最好的愛便是陪伴,但并不是單單要求你陪在他身邊。爺爺奶奶也可以做到時刻陪伴,但你要知道陪伴與陪伴是不同的。
所以啊,不要覺得自己是家庭主婦就很了不起,不要覺得家庭主婦有多累。因為你離主婦還相差甚遠,你頂多算得上是家庭中的一份子而已。
你并不是在絞盡腦汁讓這個家更溫暖更幸福,你也沒有傾你所有的付出,你更沒有做到賢妻良母。你只是在一年里將1天重復365遍,蹉跎歲月、浪費感情、毀掉后代。
03
第二種,半家庭主婦,就是家中做點小生意或是有份穩定輕松的工作,既要照顧孩子又要安排工作。其實工作的出發點都是好的,為了貼補家用,為了更好的生活品質,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可是往往到最后生活工作兩邊都照顧不好,委屈孩子怠慢老人,自己還覺得心力交瘁,幸福感大大減少。
家里如果生意很好,他們的孩子基本就是放養式,別說陪著孩子寫作業了,忙起來連孩子吃飯都顧不上。孩子放學后,自己找吃的、自己寫作業、自己打發時間,在店里玩手機或是到外面和其他孩子玩耍。
所以他們根本不會知道到別人家不能亂碰亂摸東西,大人給吃的不能毫不客氣的接過來,不說臟話,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垃圾隨手扔進垃圾桶…這些最基本的禮儀,他們都不懂,因為家長太忙,忙到只能做到讓他吃飽穿暖,忙到對他的關愛也很缺乏。
當然,他們自己的孩子尚且稱不上有教養,還四處評價別人家的孩子。沒有一個孩子天生就是壞的、調皮的、沒有教養的。
聽過很多家長抱怨道:我家孩子也不知道怎么這樣,做事沒有規劃性、拖拉、不專心,性格古怪很難溝通。這一系列的問題,你都無法從孩子身上找到答案,你只能從自身去反思。
長大后,我們聽到很多的一句話是:天下無不是之父母。而今天我也想說,孩子沒錯,都是家長沒教好。
04
伊坂幸太郎說:一想到為人父母竟然不需要通過考試,就覺得毛骨悚然。
所以有時候,我在想,是否要有“父母上崗資格考試”?農村父母文化程度低,那么是否也要定期學習文化知識,上課考試?父母的行為是否也要有一套規范制約?不要求完美,至少讓他們自己先學會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母親、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