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文章中關于“用一天的時間安排”類比“一輩子的情況”,仔細想一想:真是這樣的呀,如果每一天都沒安排好,沒有收獲,又怎么能奢望一輩子會有所收獲?所謂的癡人說夢,其實是懶人,笨人說夢。一想到這里就會汗顏,覺得自己在某些時刻就是這個懶人,笨人。
認真想來,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一出生并沒有帶著特別的喜好的, 我們看:一個人的飲食習慣是隨著環境而發生改變的,比如川人吃辣,山西人愛醋,是因為他所生活的環境使然,并非天生愛辣愛醋。
而在每個人的工作,學習中,人們有時會強調對所做的事先熱愛,才會做好。這是不是一種偏見的想法呢?干一行,愛一行與愛一行干一行僅僅是詞序的變化,含義已經相差甚遠。一個是強調行動,一個是強調心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有太多的時候被這種沒有深思原因的心態所阻礙?是不是聽過別人說“我就是不喜歡這個事,沒勁做它”或者“這個我學不會呀,看著就挺費勁的”,.或者,有的家庭里,被無數次進行心理暗示的孩子們,在沒有嘗試的情況下,就會自我否定,“這個我做不來”.....其實不是你,我,他做不來,而是我們沒有做!!!
以自己學習英語的例子來看,也是先做然后才有熱愛的。
最初學英語的原因,是我的孩子帶給我的打擊。在他小的時候,我幫他用聽力進行英語的學習,學習效果很好,結果悲催了,因為后來他發現我的聽力不如他,當遇到一些問題時,我和他強調,他就會說:”媽媽,你都聽不明白,說的不一定正確。“說的我無言以對,暗自發下心愿,我要努力提高英語聽力。最初學習時的費勁就不用說了,因為年紀大開始做聽力,不僅要和以往的各種惰性做斗爭,還有一些學習方法上的不當,導致學習進步非常微小,唯一值得稱贊的就是堅持著聽下來了。也有怠惰的時候,遇到學習的低谷期, 這時即使進度再慢也不放棄,過了這個階段就好了。而現在,我已經熱愛上了英語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看到的,聽到的各種資料,彌補了以往漢語世界中缺少的思想方面的內容,而這些,一直是我苦苦思索的問題。英語學習,使我打開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門。現在的我在英語學習上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以期可以達到更高的目標。
在先熱愛還是先做這兩個條件上,你不妨試試”先做“,如果沒有持續的行動,當”愛意“消退的時候你怎么對自己說:我不愛它了,不想再繼續了?其實,不是你不愛了,只是在給自己無法做下去找一個自欺欺人的借口,只有持續不斷的行動才會使”愛“延續下去。愛是需要行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