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是琳達打來的。
我問琳達有什么吩咐,她在電話里咯咯咯笑得像個小母雞一樣。
我一聽她這笑聲,就覺得不妙。
果然,她一邊笑一邊說,“沒有吩咐,只有祝福。我忘了告訴你,文山那個地方,一年到頭除了在六七月份左右,有一個來月的雨季,其他時候都干得冒煙兒,十分缺水,你可要有心理準備。”
這箭都已經開弓了,我現在開始做心理準備還來得及么?
我覺得琳達八成是成心的,因為她知道我有輕微潔癖,缺水比缺肉難熬。
這丫頭,看我回去怎么收拾她。
但是直到到達了文山梅興宇家所在的那個村寨,我才真正領略到什么叫“干得冒煙兒,十分缺水”。
光看村寨里家家戶戶屋檐上自發安裝的簡易雨水集成系統,你就明白這個地方的人們對水的珍惜程度。(當然你也可以說這是環保節能。)
因為一年當中,只有夏天當中有一兩個月左右的雨季時間,其他時候鮮少降雨,所以當地人十分珍惜這一個月雨季帶來的降水量,對降下來的雨水都會想方設法地收集起來。
于是村里家家戶戶屋頂的瓦檐下,大多都自發裝上了一種簡易集水溝槽,將集成的雨水引流至地底下所挖筑的儲水處,儲存起來。等到雨季過去,旱季到來,這些儲存沉淀后的雨水,用來灌溉莊稼、喂養牲口或派其用途,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用水的緊張。
我后來還專門在網上搜索資料,了解學習了一下家庭雨水收集的系統結構與原理。下圖是最能一目了然的。(看故事還能開卷有益是不是很棒?呃像我這么不專心的作者也是沒誰了吧。)
那么,生活用水呢?
我那義兄陳趁正在帶領施工隊進行的飲用水管道鋪設工程,就是為了改善當地人的生活用水狀況而實施的一項民生工程。
陳趁曾經在微信里說,剛畢業的時候,奔著年薪跨越國界去給別的國家鋪路修橋,還以為掙錢和造福兩不誤,實現了自己的專業理想,驕傲得不要不要的。現在才知道,自己的祖國母親懷里,沒有橋沒有路,喝不上奶喝不上水的地方仍然數都數不過來,當初實現理想真是舍近求遠,走了彎路了。
我一度被陳趁表現出來的崇高覺悟驚呆。
可惜我那時沒有對當地用水緊張這一事實引起重視。
到了梅興宇家,想著火車之后轉乘的長途大巴一路顛簸,我應該已是塵滿面,鬢如霜,就問梅興宇能不能打點水來我洗個臉。
梅興宇家一共八口人,梅興宇父母,梅興宇大弟與大弟媳及侄子,此外還有一個二弟,一個三妹。
梅興宇說家里沒裝電話,大弟二弟倒是都有手機,但他不欲因我們的到達而擾亂一大家人生活的節奏,耽誤大家各自做事的安排,給他們增添不必要的麻煩,就沒有告訴他家人我們到他家的準確時間。
對父母絕對的孝順和對家人全方位的庇護,是梅興宇這種山窩窩里飛出的金鳳凰的重要人格特征之一。我一來基本能夠理解,二來我也并不是他的真正女友,用不著拿什么姿態,所以對他的做法我并不介意。
是以當我們到達他家的時候,梅父梅母,大弟夫婦和二弟都出門干活的干活,做工的做工去了,只有三妹和一院子的雞迎接我們。
梅三妹聽見我要洗臉,自告奮勇拿了一個塑料盆去給我盛了一點水來。
真的是一點水。水盛在比我的臉大不了多少的盆里,我雙手以手心貼著盆底的姿勢放進去,手背的皮膚大部分都還露在水外呢。
我想如果我拿出我的洗臉毛巾來,可能這點水一下子就會被毛巾吸光,并且可能連毛巾都不能完全濕透。
所以我機智地拿出一包濕紙巾抽出兩張當洗臉面巾,透了兩次水,把臉擦了擦。
盆里的水經過我透擦臉的濕巾和洗手,立馬變得渾濁不堪。
我正要自己把水倒掉,梅三妹操著不大靈光的普通話對我說,“別,別倒。我來。”
只見她端起盆里渾濁的水,走出屋門,細心地傾倒在院子一角擺著的的一個淺口的陶缽里。
水剛一倒進去,院子里的雞寶寶們就一窩蜂地圍了上來,毛絨絨的頭你擠我壓地湊到一起,紛紛奮力地用小尖嘴啜飲起陶缽里的我的洗臉水來。
看那些雞寶寶喝著洗臉水堪比廣告里周杰倫喝著雪碧的痛快勁兒,我立刻為我差點浪費了它們寶貴的飲料感到一陣慚愧。
梅三妹年紀十六七歲,正上高一,個子不高,膚色略黑,長得倒是很清秀,一雙大眼黑白分明,十分澄澈。
從她一看到我們回來,就開心地大喊“大哥”,并跑進跑出地幫著梅興宇往屋里拿行李來看,她對梅興宇這個哥哥,十分敬愛。
聽梅興宇說,他父母本來在三妹念完九年制義務教育之后,就要找理由讓她輟學回家,幫忙干家務做農活,是梅興宇堅持讓她繼續念高中,并完全負擔她的學費食宿等等,三妹才得以在縣城的高中就讀下去。
對我的到來,三妹有種既想表達喜歡,卻又不知如何表達才好的局促感。
那種局促感透露著一種少女獨有的羞澀和矜持,令人不由自主心生憐愛,
我想也許之后的幾天時間里,我某一天可以拿出我的零食跟她分享,同她聊聊課業有無偏好呀,班主任刻不刻板呀,班上的青春期男生討不討厭之類的高中女生話題。
那該是多么融洽的一副姑嫂同樂畫面。雖然我是個假嫂子。
當然,現在跟她一起隨便嘮嘮也很好。我正想打探打探一下當地有何奇風異俗沒有,可不要誤觸了地方習俗,鬧出麻煩或笑話。
然而轉眼她已經著手準備當晚的飯菜去了,雖然其時才下午四點多。
可能梅三妹覺得,大哥頭回帶女朋友回家,第一頓接風飯,怎么也得好好準備兩個硬菜吧。母親和二嫂都不在家,她很自覺地趕緊擔起了女主人的職責。
不過也許平常家人出門干活做工,一向也是由她來做晚飯,今天與往日并無甚不同。唯一的不同,是她須做得比平常更豐盛一點,至少得比平日多端出兩盤菜來吧。
事實表明,我猜對了一半。
晚飯的餐桌上,據說確實比平日多端上來了倆菜,不過,不是多了兩盤,是多了兩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