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楊絳先生病逝,朋友圈、微博,很多人都在發(fā)文緬懷先生,我很慚愧,雖然早就知道先生的名字,卻對她的作品不甚了解,就連她是錢鐘書的妻子,也是在那天,我才知道的。
錢鐘書和楊絳的關系,以前我應該看到過的,但是現(xiàn)在卻沒有印象;
楊絳先生的作品,以前我也肯定看過,但是名字卻不記得了;
于是,我瀏覽了一些鏈接,讀了幾篇文章之后,便深深被二老之間的伉儷情深感動了,有一位我非常喜歡的青年作家曾經(jīng)寫過:
“好的愛情,就如同泉水洗泉水,滴瀝掉彼此的污濁和殘缺,一天,一年,清洗對方到老。”
楊絳先生和錢老的愛情,大概就是如此吧。特別是那句——見她之前,從未想結婚,娶她之后,從未后悔。相濡以沫,平平淡淡,彼此守護,過完一生。
我不禁想起網(wǎng)絡上很火的兩句話:
文章出軌,網(wǎng)友喊:“我再也不相信愛情了。”
鋒菲復合,網(wǎng)友喊:“我又相信愛情了。”
陳赫離婚,網(wǎng)友又喊:“我不相信愛情了。”
......
以至于到了后來,有人發(fā)明出一個新的段子:只要我爸媽沒離婚,我就依舊相信愛情。
看看,現(xiàn)在人的愛情觀,竟然隨著這些娛樂圈的明星們的分分合合,一變再變。
愛情究竟是什么?
兩個人從陌生到熟悉,從朋友到戀人再到夫妻,從一開始的電光火石、如膠似漆到后來的平淡、平靜,真正能夠做到像楊絳先生和錢老這樣的真的不多,大部分人都會在婚后抱怨家庭生活的瑣碎,男人說女人越來越啰嗦、越來越蠻不講理,女人說男人越來越不在乎自己、不心疼自己,那么先生的夫妻生活呢?難道他們的相處過程中從未有過任何波瀾嗎?
我在楊絳先生的文章里知道了這些,她寫道,1972年,錢鐘書第一次劃火柴,在這之前,他連火都沒有點過;先生住院期間,錢鐘書打翻過墨水瓶,弄臟了房東的床單,打碎過臺燈,弄壞過門軸......每次,他都是跑到醫(yī)院,跟先生說:“我做壞事了。”而每次先生都是回答他:“不要緊,我會洗。”“不要緊,我會修。”
總之,在楊絳先生的眼里,錢鐘書就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她呵護他,照顧他,絲毫沒有任何抱怨,就連文字里都是滿滿的寵溺的語氣。這要是擱在今天,有多少女人會說這樣的男人真沒用,燈泡不會換,門軸不會修,可是所有的這些,在先生眼里,卻是錢鐘書最最珍貴的地方。
她寫道:我一生是錢鐘書生命中的楊絳,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作,常使我感到人生實苦,但苦雖苦,也很有意思......錢鐘書的天性,沒受壓迫,沒受損傷,我保全了他的天真、淘氣和癡氣,這是不容易的。”
是的,在先生眼里,幼稚、無用是天真,是淘氣,是癡氣,是這個男人的天性,也是他最可貴的地方,她尊重他,給予他生活上的幫助,以及精神上的獨立,她懂得欣賞,她知道正是這份天真、淘氣和癡氣,給予了錢鐘書創(chuàng)作的靈感。
無論是情侶還是夫妻,我覺得都應該學學楊絳先生面對伴侶的態(tài)度,少一分苛責,多一分欣賞,少一分抱怨,多一分責任,這個世上,固然男女有別,各有所長,但是也沒有規(guī)定說男女必須會干什么,當對方不擅長時,也許,自己去學,比逼迫對方去學,幸福感會更強,而這樣的愛情也會更加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