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交管部門從上個星期三起,在三鎮嚴查機動車違停,對120條嚴管路段,采取只攝錄不貼單的方式整治,對違停車輛一律處罰款200元。據說交管部門每天要出動1000多人上路,聲勢很浩大。
這兩年武漢的汽車數量增長迅猛,保有量接近190萬輛。如今沒有地下車庫的小區地面道路停得密密麻麻,有地下車庫的小區停車位昂貴不說,還要搶破頭。一些商場、飯館、大型綜合商業體周圍,臨時停車位更是一位難求。再加上馬路今天這里修明天那里挖,很多車主為圖一己方便,隨意亂停車,確實給其他人的通行,尤其是行人出行帶來巨大的不便。違停的確該整治了!
媒體報道,22日也就是周六,武漢共查處違停11000余起。到23日星期天,有5800余起,較前一日下降近五成,約有3萬余名司機被現場勸離,未受處罰。有錯即改,還是好同志嘛。
可以預計,“違停整治”會持續一段時間,這期間違停現象會有好轉。這是“整”出來的效果。但是整治整治,整完了還要治好“病根”,只圖一時癥狀消除而不斷根,那還是要“復發”的。
違停的“病根”在哪里?從實際情況看,武漢市的路面停車容量即便不是遠低于實際停車需求,至少也相當短缺。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交管部門在去年底出來了新的便民舉措,區分開嚴管路段和非嚴管路段,后者違停前兩次警告、第三次處罰,以此來爭取最大的存量配置,盤活路面臨時停車的資源。
但是車輛停放需求與城市緊張的道路資源,在短期內是無法有大的改變的。而且一年365天每天都出動1000人專門執勤攝錄,恐怕也有點困難。怎樣在日常管理狀態下讓便民舉措得到較好地執行,讓違停亂停得到本質上的改善,這才是武漢市民要關心的問題。
我覺得,首先還是要盡力挖掘停車資源,尤其是違停多發密集的地方,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這么多人違停,是位置真的不夠,還是道路不方便,又或者是司機僥幸偷懶、完全沒有公德心,都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改善與處理。就像處理漬水點“看海”一樣,要治一處少一處。
其次,目前城市工地多,處于大建大改時期,道路常常有變化,一些路口、道路兩旁以及附近空地,能不能停車要有明確、及時的指引。馬路上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包括步行通道,在暫時打通混用的條件下,各種情況又該適用于什么法規,也需要給予清晰地告知。許多情況下司機對能不能停車完全心里冒得譜,純粹看有沒有攝像頭、有沒有其他人停來判斷,這就屬于可以提前避免的違停行為。也就是說,相應的規范要適應于現階段道路狀況,讓大眾及時知曉,這樣既不留漏洞,又不會過于死板。
第三,整治執法一定要保持應有的力度,但與此同時也要根據車輛需求的變化因地制宜地調整和平衡,做到寬嚴適度。罰款和扣分終究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手段而不是管理本身,動態合理的配置資源,服務于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才是我們期望達到的目標。
“最嚴違停整治”莫成光整不治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朵朵說 昨天朵朵為你和孩子的暑假推薦了20部文學名著改編電影,今天我們繼續推薦:7部不錯的世界歷史和博物館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