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蘭?羅素是英國哲學家,也是20世紀聲譽卓著影響深遠的思想家之一。 他才華橫溢,著述宏富,在其近半個世紀的漫長生涯中,完成了近四十余部著作, 涉及哲學、倫理、社會、教育、歷史、宗教、政治等廣泛領域。他被人稱為“世 紀的智者”。 愛因斯坦曾說:“閱讀羅素的作品,是我一生最快樂的事”。每一個 正直愛智的人,都能從他的著述中獲得一種思想的啟迪和精神的享受。能讀到這 本書,是我一次在逛圖書館時偶然在一個角落發現的,記得當時很激動興奮,如 獲珍寶一般。當然也都了很久,記得那是前年的事了。
在很多的教育著作中,我不能說羅素的這本書有多么著名影響多么深遠, 但對我來說是影響是最深的。在這本書的開篇,作者寫到“在我們考慮如何進行 教育之前,完全有必要弄清楚我們究竟希望獲得怎樣的教育”。但在一個有著兩 千多年傳統歷史和社會、政治教育體制的種種限制下,我們是很難選擇我們想要 獲得怎樣的教育權利。但我想,把教師作為自己人生職業或事業的受教育者,卻 是有必要的。一個教育者在試圖選擇應該認為怎樣實現的教育目標之前,花些時 間分析一個不同的教育理論體系也是值得的。在這一書中,他將傳統的中國教育 與古希臘、日本、美國、英國的教育作了生動的比較。各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教育 體系,社會也在不斷的發展進步,現代社會也需要不同于以往的人才模式,我想 這種人才應當更具有富于想象的仁慈,更具有思想上環境上的適應性,少相信笨 蛋式的勇氣,多相信科學知識。
對于一個教育者,我們要以學生為中心,把學生看做目的而不是看做手段。 小學生的好老師應該必須具有比父母之情更為廣博寬厚的慈愛本能,但光是愛學 生是不夠的,他還應該具有對人類優秀品質的正確理解,在教育過程中應該使學 生感到值得去看了解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不同于他人的個體,但有些品質 是符合全人類某一部分人需要的,另外有些品質是符合全人類需要的。在羅素看 來,活力、勇氣、敏感、智慧是共同形成理想品格的基礎。這其中的論述我將不 再一一闡述。
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曾被認為很需要的“謙卑教學”是創造一種罪惡搬的 墮落的手段。“謙卑”壓抑自我尊重,而不是期望他人對自己的尊重,它只能使人 降低人格的尊嚴去博得他人的信任。是的,哪來那么多的謙虛,就如我們常說過 分的謙虛就等于驕傲。過分的謙虛也是不自信沒有勇氣的表現。教育不僅僅是知 識的傳授思想技能的培養,更應該是情操品質修養的培養與提升。
篇二:讀《教育與美好生活》有感
讀《教育與美好生活》有感
揚起快樂的風帆,挺進羊年溫暖的港灣;奏響夢想的號角,駛入羊年幸福 的殿堂。寒假里讀完學校推薦的一本教育經典――《教育與美好生活》,感受頗 深。
伯特蘭?羅素的《教育與美好生活》,它太值得所有希望過一種美好生活 的人一讀,至于涉身教育行業的我們,就更不應輕易放過。本書提出的一些主張 是極有價值的。如:必須重視教育,特別是早期教育,教育是開啟新世界的窗戶, 與美好的生活息息相關;教育應致力于培養理想的人及理想的品格;必須克服傳 統偏見,善于利用心理學和教育學的新成果來改進教育方法;重視培養幼兒的求 知欲、學習的主動性與獨立性;要給兒童以較多的自由,反對壓制和強制……此 書雖是20世紀早期作品,然而讀來毫無隔世之感;相反,只感覺一股清新的晨風 撲面而來。作者所針砭的弊病,仿佛是針對我們隨處可見的教育弊病而發,其言 論足以讓人振奮,讓人思索,讓人回味。
學生是教育的對象,更是教育根源。一切教育的內在主導思想應是從孩子 來、到孩子中去,一切教育行為的主導更應是從孩子意愿和需要出發、促進他們 健康的成長。我們學校的教育對象就是孤兒孩子們,面對這些有許多缺少早期教
育、家庭教育的孩子們,作為教師,我們該怎么做?我們有沒有真心實意地想到 孩子,有沒有重視這些孤兒孩子健康成長的內在需要?我相信每個孤兒學校的老 師在自己的工作過程中都會不斷的思考:孤兒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們能為 他們提供什么樣的教育。我們肯定是要關心愛護孩子們的,但絕對不能放縱。關 愛孩子的身體,讓他們健康茁壯的成長;關愛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們快樂地成長; 關愛孩子的每一個想法,讓他們自信地成長。但,不能因為愛他們而使孩子認為 自己就是孤兒學校這個大家庭的中心,更不能因此而使他們目
無尊長,覺得學校的領導(本文來自:優知網 小草 范文 網:教育與美好生 活在線讀)和老師們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對社會各界人士對我們的 關心和關愛視而不見。對于孩子無理的要求要果斷拒絕并給予其合理的解釋并加 以正確的引導,要培養孩子們的感恩之心。同時,從小就應使孩子懂得“一言既 出,駟馬難追”的道理。要做到這些,就需要我們老師率先垂范。應該說與孤兒 孩子接觸最多的非孤群體就是常年夜以繼日的工作在這里的老師們。所以可以肯 定的說,孤兒孩子們成長的好與壞,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他所接觸到的老師影響。 如果他接觸到的老師精神狀態良好,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都能夠以積極的心態 去解決。孩子們也會受其影響,陽光、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反之亦然。所 以要想讓孤兒孩子們積極健康的成長,必須要解放老師們的思想。老師們不能每 日機械的應付日常工作,要利用充分利用好教學閑暇時間自修提升自己,保持神 清氣爽、思想活躍的精神狀態,從心底里接受、熱愛我們的特殊教育工作。能夠 “想到孩子”、善待孩子們的精神需求,改變僵化教條的訓導、填鴨授課方式,增 加“討論和鼓勵學生表達個人意見的機會”。這也正是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參 與、互動、協商。它本質上就是在培養學生日后如何生活的一種方式。
春天猶如一把鑰匙,開啟了所有人心中的夢想,或許我們孤兒學校開展的 各項活動也會讓孩子們參與進來,師生互動、共同協商,根據孩子們的需求和發 展量身定制成長計劃。通過有計劃、有步驟、有創新的開展一系列的教育教學活 動,打造孤兒學校有內涵、有特色的教育;全力打造一流的校園文化,讓全體孤 兒孩子不僅在這里健康、快樂的成長,更接受到一流的教育、享受最真的愛的滋 養!
聆聽春風的歌聲,描繪羊年燦爛的畫卷;觸摸心靈的顫動,傳遞羊年溫暖 的祝福。新的學期已經開始了,愿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能用陽光之心努力培育陽光 之人,培養孩子們完整的人格,使他們具備活力、勇氣、敏感和智慧;愿我們的 學校內的每一位老師、
每個孤兒孩子的生活都能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