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辛苦在外打拼的人疲憊無力之余好想念陪父母同吃踏實的一蔬一飯,以陪伴作最長情的告白;而選擇回歸小城的孩子也會在內心失落之時悔悟,為何在容得下精彩的年紀選擇和父母一般如此平淡地老去,那種惆悵父母也許不會懂,父母不懂會獨自心痛,父母懂了便會一起痛。
? ? ? ? ? ? ? ?—一個小城青年對生活選擇的圍城困境
? 曾經的我,在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后走進了支撐自己前半個學生時代的夢想之地,聽上去會讓很多人贊嘆和欣羨的象牙塔,盡管走入其中發現自己過得并不快樂,但有意無意間還是會帶給年少淺薄的我一份淡淡的驕傲——這樣的未來也許不會差吧。
? 四年人生里寶貴的時光在不斷的體悟和成長中匆匆一剎,大四一年用盡心力的日子沒有換來夢想中的結局,考研敗北,曾經的我也想過當校漂背水一戰,可是被父親嚴令反對。我是個聽話的孩子。
? ? 在抱著試試運氣練練手多點經歷多條路的態度參加了姐姐替我報名的國考,依稀還記得裸考的我中午坐在學校的操場,糾結著要不要考完下午的申論,如果不是考慮和拼車的校友一同返回更方便的話,我大概就中途棄考了。那時的我不會想到,這就決定了我的軌跡;如果我能想到,我一定會更努力一點,可是人生沒有如果。
? ? 陰差陽錯地,國考調劑到了家鄉小城一機關單位,我的第一反應是——這不該是我的人生,然而父母還是挺高興的,畢竟是很穩定的單位,也可以留在他們身邊。盡管我想用實際成果來證明我的不甘、我的抗拒和所謂的我本可以到底是怎樣,但是在一番奔波勞碌之后拿到的offer在父母的視角中總有不可彌補的硬傷,有不解決戶口的,有沒技術含量會丟掉專業的,有不給編制的,有不適合我性格的,無力感一次又一次襲來,最后我妥協了,因為我被嚇住了,爸爸說:一個女孩子在外漂過了三十,萬一再沒有找到合適男朋友,再回歸家鄉,那時的境遇可就今非昔比了。
? ? 現在的我不會在安逸中感恩歲月靜好,雖然生活一直挺平靜,也沒有什么不好,可內心的波瀾沒有停息過。它泛起在每天上下班看到路上沒有生氣近乎破落的街景時;泛起在看著父母每天淡淡地吃飯看電視睡覺仿佛從沒有什么企盼和憧憬時;泛起在身邊的人抱怨世風日下要不努力離開就只有混吃等死時;泛起在覺得自己的思想越來越懶惰越來越疲于求知探索新事物時;泛起在被介紹相親后感到自己不會碰到能夠喜歡的人的悲傷時;泛起在看到昔日的同學活躍在廣闊的更多種未來中時。
? ? 我會很后悔為什么自己在可以獨立自主的年齡選擇妥協被動接受,讓循規蹈矩的幾乎與社會脫節的兩個中老年人去影響我的后半生。后半生我終究是要一個人走,可是我沒有信心在常常感到絕望的日子里走那么久。
? ? 我會很后悔自己當初為什么不去勇敢地試一試那些帶著瑕疵的選擇,也許走著走著路就有了,也許嘗試后的歸來最后會是愿賭服輸的甘心作罷。
? 現在的我會懂得,不要讓任何人替你做出選擇,堅持會讓我們付出很多,但妥協需要的能量一點兒也不比前者少。
? ? 在外拼搏的人,疲憊無力之余多會想念家的港灣,陪父母踏實地同吃一蔬一飯就是千金難買的幸福;而從一開始就選擇回歸的人也會在內心失落之時悔悟為何在本可以擁有精彩的年紀就此選擇如父母一般平淡無味地老去,那種惆悵父母也許不會懂,父母不懂會獨自心痛,父母懂得便是一起痛。
? ? ?太難兩全其美。
? ? 我一直記得一位老師曾對年輕的我們說過一句話:不要怕,不要悔?,F在更加理解和認同,每一種選擇都需要擔當,怕了之后做出的選擇可能就會要忍受悔意,時光不可逆;想要一種不悔的選擇就要必須克服其可怕之處。這就是生活,像繞口令般的辯證,卻從來沒有最優解。
? ? 不要怕,不要悔;說這句話是因為我會怕,我會悔。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