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很少看到令人暢快的“公路電影”。除卻許多年前迷戀在北野武和久石讓合奏的#菊次郎的夏天#——最大限度的簡潔和輕松。竟在往后的時光里,對眾多所謂的公路電影不屑一顧。
不過算上胡德夫加持#太平洋的風#之#環島日記#,對于臺灣滿濕漉漉的夏秋描寫??傮w而言,這類型影片近幾年佳作真的不多,另外,韓寒的處女作可忽略不計……
當郝云的城市民謠回蕩在洱海邊時,寧浩不算認真滿嘴戲虐的心花怒放,姑且可以慰藉那顆砰砰外跳的底心。也許,彩云之南本身的吸引力更勝過黃渤和徐崢構建的插科打諢,對于那片夜里枕邊蕩漾濤聲的地方,我沒有絲毫的抵抗力。
然而。在缺失很久的觀影感受里,我無意間薅到了法提赫·阿金的#契克#。
純凈的故事,有章有段,不需要拗口的復述,更沒有晦澀的隱喻或者符號。
電影是根據德國作家沃爾夫岡·赫恩多夫的同名小說《我的好友契克》改編而成。它講述了住在柏林郊區的邁克,與留有“一撮毛”的轉校生,屬于蒙古族的俄羅斯人“契克”一見如故,兩人在班級里都屬于沉浸在自我世界。漫長的暑假如期而至,“班花”塔加納的生日舞會都不曾邀請兩人。
一向暗戀塔加納的邁克很是失落,他不知如何熬過蟬鳴四起的暑假,在冷冷拒絕了和同桌探討“那件很酷的夾克”之后,邁克選擇泡在房產生意投資失敗的父親建造的泳池內,他盯著藍天,撕掉了欲送給塔加納的肖像畫,選擇孤獨熬過夏天。
此時,院外響起了契克不斷敲打的汽車喇叭聲。邁克看到了契克站在一輛老式俄羅斯越野車旁,契克像老大哥般嘴角叼著香煙,他要帶邁克去參加塔加納的生日舞會。
無所事事的邁克禁不住契克的慫恿,他終于鼓起難得的勇氣,將那副未送出的肖像畫遞給了塔加納,而后兩人瀟灑地駕車離開。
至此,邁克那顆按耐很久的底心,終于被點撥開來,他們要駕駛這輛老式越野車遠游,哪怕兩人都未滿十八歲,哪怕契克還是不知從何地偷來的汽車。
他們出發了。一路狂奔。車載音響里播放的克萊德曼的鋼琴曲,就像是為兩位少年點燃的青春贊歌。是的?!吨聬埯惤z》。一曲看似與故事并不相搭的音樂,點燃了少年沉寂壓抑的底心,他們沒有目的地,即使契克說一直往南開,可以去找他的舅舅。
鬼知道,他舅舅在南邊哪兒?然而,這一切并不重要。
法提赫·阿金開始他的表達,近乎肆虐:契克銜著煙卷,扔掉邁克用于導航的手機。汽車奔馳在色彩斑瀾的公路,汽車瘋狂地駛進一片綠油油的玉米地,契克不斷揮舞著方向盤,在玉米地里碾壓出他的名字……
張揚而不失浸潤的語段,讓邁克漸明白了這才是他最真實的性格,只是他缺乏最簡單的勇敢。于是,青春期荷爾蒙爆棚的邁克,在棧橋邊,差一點兒完成了原始的“初吻”。
故事在流暢中行進著,同眾多公路電影相似,他們一路會遇見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然而情節如何收口,總得設計一場合閉的場景,讓主人公“邁克”認識到自己的改變,觀眾形成對他的同理心,于是法提赫·阿金安排了兩位少年同“油膩卡車大叔”的“別車”戲。自他們不斷鳴笛欲超車開始,我便知道這場景會閉合成最難堪的場景,果然,車禍發生,兩位少年陷入困境中。
即使如此,契克不得不逃走。他才告訴邁克,他是從孤兒院內逃跑出來的。邁克在煙霧迷漫中呼喊著契克,在法官庭審的現場,把所有罪責往自己身上扛。
也許,這才是重點,一場看似套路的戲之后,主人公邁克作出的回答,遠勝過以前的邁克,他成長了,并學會了該有的擔當。當新學期開始之后,斜眼望著同桌契克留下的空座位,邁克陷入沉思,仿佛這個亞洲裔的同學從未出現過,仿佛邁克自己完成一系列的成長。
當塔加納終于傳遞給邁克紙條后,通過他的眼神可以看出,經歷暑假的公路之行后,他變得泰然。
未曾有說教,更沒有插科打諢的臺詞表演,法提赫·阿金只是用水彩筆,完成了一幅屬于青春期,最天真爛漫的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