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又譯為《煉金術士》,是巴西作家保羅·柯艾略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于1988年。該小說運用富含哲理和詩意的語言講述了牧羊少年圣地亞哥追尋寶藏的奇幻冒險故事,具有很大的啟發性和勵志意義。?
小說自出版后,便風靡全球,暢銷160多個國家,登上20多個國家暢銷榜第1名,榮獲33項國際大獎,已經被翻譯成68種語言,是當今在世作家作品中被翻譯最多的小說。全球銷量超過6500萬冊,是歷史上最暢銷的葡萄牙語小說。這部小說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文學現象之一。
作者簡介
保羅·柯艾略(Paulo coelho),1947年出生于里約熱內盧市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少年時期便立志成為像若熱·亞馬多一樣成功的職業作家。在從事文學創作之前,曾擔任過編劇、劇場導演和記者,為巴西最著名的搖滾樂歌星創作過《減生于一萬年之前》等六十余首歌詞。后沉迷于研究煉金術,魔法、吸血鬼等神秘事物,作為嬉皮士周游世界,與一些秘密團體和東方宗教社會有過接觸。后從事文學,代表作有《朝圣》、《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等。曾榮獲法國政府授予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巴西政府授予里約布蘭科騎士勛章、國際安徒生大獎、書業白金獎(澳大利亞)、暢銷書金獎等諸多獎項。
作品評價
翟文婧:“他在《煉金術士》一書中將注意力放在人對自我認知的探尋和對自我價值實現的終極追問之上!通過‘愛與意志’的結合這個‘試金石’,作者展現出對人生終極價值的向往與追問!”?
王寧:“小說試圖通過對煉金術的研究來提煉出生活的真諦,通過對夢中的美好理想的追求來實現人生的價值,因而具有多層次的寓言意義和豐富的象征意義。”?
張衛華:“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書中,作者以自己的獨特經歷和審美偏好作為創作的出發點,融合了中東和阿拉伯世界的一些文化和文學典籍的精髓,為讀者創設了獨特別致的幽秘風景。
創作背景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取材于《一千零一夜》和作者的切身體驗。
? ? ? 柯艾略年輕時鐘情于對神秘事物的研究。他曾經用11年的時間去研究煉金術。在柯艾略的時代,關于煉金術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在煉金術上,柯艾略耗費了巨大的精力,他用僅有的錢購買進口圖? ? ? ? ? ? ? 書,去拜見相關領域的專家(他們都拒絕接見他),認真研究書中的奇怪的符號。這些研究最后都毫無結果,這使得柯艾略開始對包括煉金術在內的神秘領域產生了懷疑。
后來,柯艾略加入了拉姆教派,并結識了他的導師。導師告訴他,煉金術士有三種:“第一種講話之所以空洞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正在說些什么;第二種講話之所以空洞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正在說些什么,而且還知道煉金術的語言所指向的是心靈而不是理智;第三種人,他們從未聽說過煉金術,但是卻通過自身的生活終于發現了哲人石。”這一番話給了柯艾略很大的啟發,他最終意識到,取得上帝的精華并不是少數人的事,而是所有人共同的任務。基于此,他開始創作《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2002年,這位世界級暢銷書作家保羅·柯艾略曾訪問中國。在接受媒體的訪問中,他談到了他與文學傳統之間的關系。他認為自己不關心傳統,他只與個別的作家發生關系,接受個別作家的影響,比如“博爾赫斯幫助我理解了人類的象征性語言,亞馬多使我理解了巴西人的靈魂,亨利·米勒使我理解了寫作必須是自發的,威廉·布萊克讓我看到了寫作的充滿想象的一面”。而且對于別人質疑他的作品如此暢銷,是否影響他在巴西乃至拉美文學史上的地位,他更坦言說,他的寫作更看重的是小說的讀者,因為讀者比知識分子更有眼力。而且他認為自己是一個嚴肅作家,“這個嚴肅的意義是說我對自己的工作非常精心。我不認為寫得晦澀讓人讀不懂就是嚴肅作家。我做的是讓自己的想法與更多的人共享,越多越好。我不希望把作家分成嚴肅作家和不嚴肅作家”。這些訪談中有明顯的矛盾之處,比如一方面說自己是嚴肅作家,一方面又不贊成把作家分成嚴肅與不嚴肅的派別。可見即使是這位享譽全球的暢銷書作家,在面對傳統,面對那些已經成為經典的作品的時候,心里也會不由自主地糾結。
分享正文
最早聽說這本書是來自吳伯凡老師的一篇文章,由于有很多人希望吳老師推薦一些入門的哲學書,吳師沒有推薦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例如《蘇菲的世界》、《哲學家都干了什么》等等,而是讓我印象深刻的這本《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在心里種下了很久的草,在珠海旅行期間,偶然在書店看到并且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如果它沿用最早的譯名---《煉金術士》,且沒有人推薦的情況下,估計我一輩子都不會打開這樣一本書吧!)
很多人看到這樣的書名肯定會聯想到那部耳熟能詳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雖然這兩本書沒有任何聯系,但其中蘊含的精神訴求卻是高度相似的,都是關于命運、信仰、理想和信念的。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亞哥的男孩,他原本是一個很普通的家庭的孩子,有一天他不滿足于當前的生活,想要做一個牧羊人去遠方看看世界,他父親同意了他的請求并且給他足夠的錢買了一群羊作為對他這個決定的支持。這位父親的舉動很偉大,站在父母的立場,都希望孩子在自己身邊,不愿他去冒風險,不愿他吃苦,牧羊人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風吹日曬,居無定所,但父親看孩子態度堅決,顯然是深思熟慮之后的決定,所以選擇支持孩子而不是用所謂的愛去控制和綁架孩子。
圣地亞哥帶著他的一群羊和不斷跟他人交換的書輾轉在各個地方。在這期間,他學到了很多,他了解羊群的習性,知道哪里水草豐盛,此時的羊群是依賴他的,因為他可以帶領羊群找到食物。后來他在一家賣羊毛的店里遇到了一位心儀的女孩,他本來打算跟女孩表白,幻想著他們能結婚,過著平凡的生活,但最終無果。在那期間,他連續兩次做了同樣一個夢,夢見在一個金字塔下隱藏著巨大的財富,他找到了會占卜的吉普賽女人,她告訴他必須要去尋找他的財富,男孩還在猶豫期間,這時撒冷王出現了,在他的啟示下,圣地亞哥順應天命,賣掉羊群,踏上了尋寶之旅。
?
這條路注定不是平坦的。男孩在初次到達一個陌生城市后就被騙走了所有的財產,他開始懷疑自己的決定,如果當初沒有來這里,他還是會和自己的羊群在一起,一切都是在他的可控范圍內。而現在,他不僅沒有找到寶藏,錢還被騙光了,什么都沒有,前途一片迷茫,生活完全失去了控制。于是他開始懷念牧羊的時光,那時候的雖然沒有巨額財富,但是至少生活無憂無慮,也還有依賴他的羊群,他還能控制一些東西。男孩這種失控的感覺也是導致我們經常呆在舒適區的原因,人總是希望得到確定感,希望生活是可控的,所以大多數人走不出去,一直呆在熟悉的環境里。此外,如果不改變思維和行為方式,總換環境也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這就像烏鴉走到哪里都被會認為不吉祥一樣。
在經過一番思想斗爭之后,男孩沒有回去,而是決定留下來攢夠買羊的錢和路費再回去,一位好心的水晶店主收留了他。在男孩的幫助下,原本經營慘淡的水晶店逐漸生意興隆起來。水晶店老板的夢想是去圣城麥加,一方面,他開店賺取路費,另一方面,他卻很矛盾,因為他害怕自己一旦實現夢想,就不知道該如何繼續生活下去。渴望夢想實現,卻又擔心實現后失去方向,于是他就給自己找了一個借口,一直開著水晶店,停留在尋找夢想的路上,即使他掙的錢早已足夠。男孩也攢夠了他想要的錢,這時候他也有過矛盾,如果他回去了,那么就會一直停留在追夢的路上,惴惴不安且不時地處在后悔之中。
男孩還是決定離開水晶店,繼續踏上了尋寶之旅。在去沙漠的路上,男孩遇到了一個同行的英國人,他是希望穿越沙漠尋找煉金術士告訴他煉金術的秘訣。他與男孩不同,他的一切知識都是來自書本,他不像男孩那樣觀察駝隊和沙漠,也不與其他同行的人交流。男孩曾經與他交流過,后來男孩意識到也許每個人獲取信息的方式是有所不同的。最后,英國人找到了煉金術士,探求煉金術的秘訣,但他并沒有得到什么秘訣,還得自己回去研究。
男孩在沙漠里與一位叫法蒂瑪的女孩一見鐘情,這種對女孩的愛,讓男孩想留在沙漠里與女孩廝守終身。可是法蒂瑪明白,如果男孩留下來而不是繼續尋找他的寶藏,那么他這一輩子就會活在后悔之中,也會對女孩產生怨恨,因為男孩會認為是女孩阻礙了他繼續前行的步伐,于是女孩鼓勵男孩繼續去尋找他的寶藏。在我看來,這才是真正的愛,給他想要的,讓他成長,而不是把他留在身邊,束縛著他。
愛情從不阻止一個男人去追尋他的天命。萬一發生了這種情況,那是因為他不是真正的愛情,不是宇宙語言所講的那種愛情。
后來,男孩又遇到了煉金術士,他們經歷了一系列的事情,甚至差點喪命。在這個過程中,煉金術士教會了男孩去傾聽自己心靈的聲音,男孩也逐漸修煉成為一個“煉金術士”:懂得怎樣觀察世界,怎么理解世界,懂得怎樣與世界交流。
歷經千難萬險,男孩如愿以償的來到了金字塔前,可是并沒有找到夢中的寶藏,并且還被人搶走了所有的錢。最后男孩回到了自己曾經過夜的一個教堂,在樹下找到了寶藏。看似一切又回到了原點,可是男孩這一路所有的經歷才是最重要的,并非一堆財富可比。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了解了沙漠的語言,遇到了自己的真愛,學會了世界之魂,懂得了如何與世界交流,這一切都是如此珍貴。
這個故事被很多人認為是雞湯,因為文章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當你渴望得到某些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協力使你實現自己的愿望。此外,也反復地提到了天命,這些都很有激勵作用,激勵著我們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但這本書并不僅僅是如雞湯一樣的生活感悟,而是一個關于遠方,關于夢想,關于選擇,關于心靈,關于傾聽等等的故事。不同生活經驗的人得到的感悟是不同的。于我而言,這本書最大的感觸是讓我們在不斷前行的過程中堅定的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在男孩尋寶的過程中,有過很多次的重要抉擇,正是一次次的放棄那些不是最重要的東西,他才能最終來到金字塔,不然很有可能變成他遇到的那些人,例如停留在追夢路上的水晶店老板。也許信仰這個詞太過虛無和空泛了,但對于自己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應該是越來越清晰的,如果你也處在迷茫之后,建議你去花時間讀一讀這本經久不衰的佳作。
最后附上我喜歡的一些摘抄
天命就是你一直總希望去做的事情。所有的人在剛步入青年時代時,都知道自己的天命是什么。
? ? 這種力量看似有害,其實它正教導你如何去實現自己的天命。它能鍛煉你的精神和砥礪你的意志,因為在這個星球上存在著一種偉大的真理:無論你是誰,或無論你想做什么事,當你真心想得到某種東西時,那是因為這種愿望產生于宇宙靈魂,這就是你來到世間的使命。
? ? 我現在還活著。當我吃東西的時候,我就一心一意地吃;走路的時候,我就只管走路;如果我必須打仗,那么這一天和其它任何一天一樣,都是我死去的好日子。因為我既不生活在過去里,也不生活在將來中,我所有的僅僅是現在,我只對現在感興趣。假如你能總是把握著現在,你就能成為一個幸福的人。你將會發現,沙漠中存在著生命,夜空里有著星星,戰士們之所以打仗因為這是人類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生活是一個節日,是一場盛大的宴會,因為它永遠是又僅僅是我們正在度過的現在時光。
畏懼忍受痛苦比忍受痛苦本身更加糟糕。沒有一個心靈在追求它的夢想時會忍受痛苦,因為追尋中的每一刻都是與上帝和永恒相遇的時刻。
傾聽你的心靈,它知道所有的事情。因為它來自世界靈魂,而且總有一天還會回到那里去。
誰也無法逃避自己的心靈,因此最好是傾聽它所講的東西。這樣的話,你預料不到的打擊就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