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個讓人困惑的問題。
先拿我說吧,寶爸一直不擅言辭,也不擅長制造浪漫,但在二十幾歲,我們熱戀期間,他還是有過單腿跪下向我求婚,有過一兩句親口表白“我愛你”,那時的我,有著女孩子的那點小虛榮,聽著他口中的愛我,心里美美的,我們一起看電影,一起逛公園,一起煮飯吃,一起說著親密或肉麻的情話,我覺得,那就是愛情。
再看看現在,我們快三十五歲了,一雙兒女,老人年紀漸漸大了,還有在這個城市生活的成本――房貸、水電費、生活費等等,我們的生活變成了忙忙忙,寶爸每天就是工作掙錢,一堆賬單等著他支付,我呢,一堆家務,倆個孩子的照顧和教育,白天,他早上七點就出門上班了,晚上最早五點半到家,如果加班就回來更晚了,若是碰到出差,干脆是幾天見不到人影了,就算晚上到家,還有買菜做飯,還有輔導大寶作業,還有照顧二寶小嬰兒,等把這些都忙完,也得快十點了,寶爸第二天還要上班,十點就睡覺了,我白天忙了一天,夜里還要給二寶喂奶,只想趕緊上床睡覺。周末假期也是,一人看孩子一人做家務,日子就這么過去了。
一起看電影?沒有,電視劇都少看。一起逛公園,有過,帶上孩子一起。“我愛你”?沒有,一天到晚那么多事要忙,哪有那個閑功夫說情話。
我以為就我這樣,某日在媽媽群里閑聊,聊到這個話題,大家都一眾感嘆,這個媽媽說:“男人就會偽裝,婚前甜言蜜語一個樣,婚后把你不當回事一個樣”,那個媽媽說:“信男人的話,母豬會上樹”,另個媽媽說:“哪里還有什么愛情”,又一位媽媽說:“愛情會轉變為親情”,最后,一位媽媽說:“扯什么狗p愛情,都散了吧,帶娃去”。
我跟六十歲的媽媽討論過這個問題,媽媽跟我說:“愛情?孩子就是你們的愛情,一個男人,對孩子好,掙的錢都給你和孩子花,就是愛你”,這就是她這個年紀的人對已婚愛情的理解吧。
我和八十多歲的外婆沒有討論過這個問題,因為在外婆的心里,估計不會想愛情這種復雜的事,當年,她和外公沒見過面,只是經媒人介紹成婚,生了五個兒女,就這么過了一生。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歐陽喜歡看星星里的都教授,在我的眼里,與其說她是個小女人不現實,倒不如說成是她在渴望愛情,而李達康給不了她想要的愛情。
我曾羨慕朋友圈的秀恩愛,一束鮮花、一頓燭光晚餐、一句“我愛你”,我感慨,怎么別人家都這么浪漫,我和我家老公沒有這么恩愛可秀?包括電視新聞上的秀恩愛,更是讓我等小市民望塵莫及。有時候,我也打趣讓老公說個恩愛話聽聽,可他這木魚腦袋、理性的嘴是說不出來的。后來,看到那秀恩愛的人分手、鬧離婚,又覺得恩愛也不能光是用來秀的。
現在的我,擁有愛情嗎?我也不確定了。也不知道是世道變了,還是人心變了,身邊的、聽說的,婚外情的、鬧小三的,二十幾歲時單純的我們,現在不敢相信愛情了,怕付出感情,怕受到傷害,于是緊閉心門,沒有付出就沒有傷害,倒也是保護自己了。還有現實,當年的我們,只要能夠在一起,只要擁有愛情,我們就可以不顧一切,哪怕只有一塊面包,都可以給對方吃,現在呢,不顧一切?不可能了。如果只有一塊面包,也是給孩子吃了。
我們的愛情,現在變成什么樣子了?沒有甜言蜜語相伴,只有一個屋檐下生活,沒有美麗鮮花香醇紅酒,只有一張張柴米油鹽的賬單,沒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思念,只有電話那端傳來的幾句叮嚀,沒有心有靈犀的默契共鳴,只有面對孩子時一致的淳淳教誨。我忙我的,你忙你的,孩子是我們的,我們一起為了孩子而忙。
我沒有勇氣像歐陽一樣,還愿意幻想愛情的模樣,還能從電視劇中找到幻想的影子,我只能在現實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為了家庭忙碌,偶爾,就像現在問一問自己,我們的愛情呢?
或許,在這年年的生活中,待到爸媽那個年紀的時候,我能對愛情,又有一番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