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夏至未至》要開播了,傅小司、立夏、陸之昂,這些曾填滿我青春的人物角色像乘坐時光機,突然一下跳到眼前。電光火石之間,我回到了同他們初見的17歲。
似乎正是在一個毫不起眼的立夏時節(jié),瘋狂地迷戀上郭敬明的《1995-2005夏至未至》。書里的故事,傅小司,立夏,陸之昂,遇見,七七,青田,段橋……一個個美好的名字,不經意間留下印記。
那時候還沒有談戀愛,盡管已經暗戀著隔壁班打籃球的男孩三年。喜歡的他高高大大有一雙愛笑的眼,跟書里的陸之昂形象高度重合,現實里無法說出口的愛戀,不知在哪天悄悄轉化成對你的喜愛,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
第一次看到你的時候,你和你這輩子最好的朋友傅小司正一塊走在淺川的街道上。真是太巧了,你當時也在過夏天。太陽炙烤著大地,藍天下一絲風也沒有,你走著走著,口干舌燥喉嚨發(fā)緊。當時你的手里正拿著一罐可樂,咕咚咕咚對著太陽一飲而盡的時候,我通過傅小司的眼睛看到了你那正在緊張工作著的喉結,感受到了十七歲那美好的荷爾蒙青春。
那時候,我還感覺不到青春的殘酷。我正像所有被教育體制打壓的學生,眼神無妄地等待著那猶如奔赴刑場的一年一度的高考。我是那么地羨慕你,陸之昂。你有能讓生命感到不無聊的傅小司,你可以為了他學繪畫,跟人打架,甚至有時候不介意做個壞學生,逃課去小山坡發(fā)呆一整天。
可是那時候,時間對于我們來說,就是天空中呼啦一群鳥飛過,你那里的香樟樹變得青蔥茂盛,我這里的垂楊柳煥發(fā)新顏生機勃勃。
我喜歡閱讀淺川的一草一木,我的視線追隨著你,從落下去的夕陽到升至半空的明月。越來越多的,我真希望能像你一樣擁有一雙火熱的眼睛,一顆智慧的大腦,去發(fā)現生活里的美好,去領略友情的溫暖,愛情的奇妙。
一直以為你是傅小司的守護神,他憂傷憂郁所以你開朗透明,卻不小心在你的自白里讀到你的心聲。原來在你的內心里,也有著身為孩子所懼怕的一切,害怕失去,害怕分離,害怕歲月把你變成一個不那么喜歡的自己。你總說小司的世界看起來那么高大,而自己的天空卻那么渺小。你又說,“兩個人一起無聊,應該就不算無聊了吧?”你似乎已經習慣了有小司的世界。你把他看得那么重要,比自己還重要。
那一季的雨水帶走了所有潮濕的記憶,依稀看到香樟樹下你單薄的白色身影、在顫抖著哭泣,像個孩子一樣讓人心疼。
又是那個時候起,我多想在我的17歲,找到一個跟你一樣的人做朋友。
于是,從那開始,我喜歡著你的每一種樣子。
喜歡你穿白襯衣、騎單車的樣子。喜歡你和小司課間打鬧,玩累了一起躺在小山坡的樣子。喜歡你把立夏介紹給他時的樣子。喜歡你總是請女孩喝可樂,然后自己也仰頭干掉一瓶、喉結發(fā)出“咕咚咕咚”響聲的樣子。
喜歡所有文字里描寫的你,和沒有描寫到的你。那時候我已經感受到,文字是有靈魂的,它帶我們看到表面的,又引領我們去想象未知。
那時候,你除了活躍在郭敬明的小說里,更活躍在我的生活里。騎車行駛在香樟樹里的你、空蕩蕩的后座孤單得有些落寞。多少次,那個只有17歲的我,無比自戀地以為,我一直坐在你身后,緊緊地抱著你,默默地陪著你。
喜歡你笑起來,露出兩排潔白牙齒的樣子,暖暖的,像陽光。當時如果誰問我初戀是什么,我一定告訴他,就是陸之昂笑起來的樣子。
原本以為你會一直這樣傻傻地快樂下去。直到媽媽死了,生活一下讓你領略到它的殘忍。那天,你哭了,變成一個幼稚園里的孩子,你才發(fā)現,她是你在這個世上最愛的人。
后來,你變得沉默,變得不愛說話,變得酷,卻不再陽光。傅小司成了你最愛也最想要去保護的人。
原來想要一起讀大學的你,最終選擇一個人去了日本,隔著一座海,默默地埋葬所有跟你有關的悲傷記憶。我試著理解,你只是想要躲藏,害怕離最愛的人越近,會越容易看清他的脆弱,心也就越容易疼。
太敏感多情的人,最后總想要把心變硬。你真的太傻了,陸之昂。你寧愿一個人站在富士山前數著同樣寂寞的櫻花,也不愿把溫暖的淺川還給自己。
時光,總是教人不如意。每個人都有他的身不由己。你只想好好做那個快樂的陸之昂,可是它卻要殘酷地賦予人一些本來不屬于你的悲傷。
當再次看到獨自留在淺川念大學的立夏,我腦海里是那四個字,物是人非。
我們從高中走向了大學。環(huán)境變了,身邊的人換了,你也不再是17歲的陸之昂。
后來的后來,我比你走得更遠了。我不但讀完了大學,還去到了遙遠的北京。今天,是我獨自在這座城市奮斗的第十年。
我31歲了。數數歲月,離開17歲竟有這么久了。你連同我對初戀的幻想,一起沉淀在那些青蔥年歲。可是今天,當聽到你的名字,我驚訝地發(fā)現,我還是那么喜歡你,還是那么地渴望可以擁有像你和傅小司那樣的友誼。
我最終嘗到了歲月給我的流浪。就像當年我目送你去日本,在心里悄悄地問:“之昂,你為什么一定要如此倔強?為什么要一個人扛起所有苦難?你一定很寂寞吧!”
時間告訴我,只有那些有過溫暖過往的人,才會寂寞,所以我想,寂寞也是好的吧。
敲完這段文字時,天氣預報說本周六氣溫就要迅速回升,正午時分可高達31℃,翻看日歷,下個月5號就要立夏了呢。我一向很討厭夏天的,但是看在你會在今年這個季節(jié)回來的份上,我就勉強一次。
你是屬于夏天的。17歲的我也是。
今天的我真想不明白,那時候的自己為什么那么喜歡夏日的午后,冰棒和涼席,喜歡一遍遍聽樹上的蟬鳴,不厭其煩;喜歡穿著短褲光著腳丫踩著滾燙的地板;喜歡趴在涼席上翻看好像怎么也看不夠的厚得像磚頭一樣的書籍。
你聽到了嗎。路邊那些時刻準備著進入夏季的枝葉拔節(jié)的聲音。
你看到了嗎。夏天到來之前、這一日強過一日的、刺眼的日光。
后來的后來,老天還是讓一個純凈如你的人受了傷。我為你哭了,青春里我雖流下太多眼淚,但其中的一滴,永遠屬于你。
你為了小司大打出手的時候,我哭得最傷心,那個夏天,讀完這本書,好像心也隨它死去,再也熱不起來;后來,小司的新作《天使》出版,上面有個可愛的男孩,男孩揮舞著純潔的翅膀,他對眾生露出暖暖的笑,我又哭了,我看到看到這幅畫的你也在哭;再后來,你們的故事結束了,我合上這本書,真后悔我竟把它看完了。
我應該只看一半的,就看到你媽媽去世之前。可我不后悔認識這樣一個你,不管發(fā)生什么,你曾那么清楚地站在我17歲的盛夏,我依然喜歡那個從未經歷過任何悲傷的少年。
在這本書的最后,你的好朋友這樣寫道:
那個男孩,教會我成長
那個女孩,教會我愛
他們曾今出現在我的生命力里
然后,又消失不見
可是,我相信他們是天使
他們是世間最普通的男孩女孩
所以,我就一直這么站在香樟樹下等待著
因為,我相信他們總有一天會回來
回來找我,教會我更多的事
陸之昂,你知道17歲的我有多嫉妒這個傅小司嗎。他憑什么可以擁有你這么棒的朋友啊。你這么干凈透明,純潔得就像天使;你這么天真爛漫,真得會對朋友講義氣到過頭。
而你又知道嗎,從看完這本書以后,我就再也不敢去看郭敬明的書了。我甚至沒有勇氣看你的故事第二遍。我怕看到最后,我還是會心痛到流淚,然后一遍遍地想,現實里會有你這樣的男孩嗎?
你身上有17歲的我能夠幻想到的所有異性的好。
謝謝你,無論是那個愛笑、還是愛沉默的陸之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