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年六月份開始,我忽然領悟出了這么一點:親人皆禍害。
我們這個年代出生的孩子,有著很多長輩,而作為獨生子女的我們沒能擁有真正意義上的兄弟姐妹,而皆為表堂。我相信很多人手機微信中都有這么一個長期信息面提醒的群——家族群。無一例外這個群里除了讓長輩們分享一些養生信息和某些謠言,還有就是我們這些表堂兄弟姐妹之間的偽裝和諧。
我能給的友好就是不理睬
在今年六月份我打算離開家鄉去X市工作的時候,我一個在Q市(X市附近)的舅舅讓我在家族群里報個平安,然后我說自己已經退出群了,他有些不滿:“你這也太差勁了吧,來來來,我拉你進來。”
回到群中,我按照“標準”報了個平安,卻得到某表姐的冷嘲熱諷:“喲,重新進群了啊。不是很清高么?”我冷笑著又退出了群聊。在一旁的舅舅決定和我好好聊聊親人這個話題。
“曾經我也覺得親人是累贅,所以一心往外面跑,可是現在年到中年,我才覺得家人和家鄉才是最親切的。外邊千好萬好不如家里好。”“打斷骨頭連著筋,這就是親人啊。”
那為什么要打斷骨頭呢?大家維持著表面的過得去不好么?當然這句話我沒有問出口,只是敷衍著看他侃侃而談。
因為在X市,這個舅舅一開始對我也算照顧,每周來看看我,和我聊聊親人,一個月后,我媽媽給我打了個電話,和我說舅舅有個保險挺好,想給我買,要我傳個身份證。
對于保險,我本身比較保守并不是非常喜歡這個“投資方式”。另一方面,我忽然想起了他之前一直對我說親人就是相互扶持,惡心的感覺涌上了喉頭。
我一邊看著保單上的項目,一邊咨詢我的朋友,最后得出結論,這份保單屬于高回報,但是是對業務員而言。呵呵。雖然最后還是礙于顏面,買下了這份保險,舅舅和我說:“你看,你媽媽都說了這份保險她替你買,你要好好感謝她啊。這就是親人啊。”
我沒有再僵著微笑回應他,而是冷漠地聽他嗶嗶完、簽完字之后就連夜坐著動車回X市。
嘴上總是提著親人如何如何的親人,往往殺起親來都是不眨眼的。
羅一笑 快跑!下輩子一定要找一對正常的父母!
我在X市面試的時候,曾經遇到過這么一家公司,老板和我說,我們這個團隊,就是一家人,沒有人特別計較得失,大家都是一起做事,一起分享成果,按照位置來分成,因為我們是一個大家庭么。
我最怕就是遇到這樣的雇主,動不動就談親人,談大家庭。我就問問,你會因為你的母親做飯不好吃而開除她么?你會因為你的子女學習成績不佳而讓他滾蛋么?憑什么和我談家庭?
談感情 太傷錢
我出來工作,最大的安全感來源于薪資,而不是一天下午茶給了多少水果、給了多少零食,我是一個人,又不是動物園的大猩猩,我需要的不是啥香蕉水果好么?更不要和我提有什么生日會、什么節日團建活動。我不喜歡過生日,我就喜歡在生日的時候和我喜歡的人待在一起,不用刻意買個生日蛋糕,只要簡單一起吃一碗長壽面就行。節日團建?你能給我一個節日補貼我就開心到飛天了。
最喜歡談親人文化的企業,不外乎就是希望你多做事少拿錢,把公司的事情當做自己的家事一樣上心。你就看看吧,最喜歡把親人文化掛在嘴邊的企業,最喜歡傷害的就是你真正家人的利益。
我的朋友汪姐是個律師,她的老板要開律所,想要汪姐的律師證作為背書。汪姐并不傻,這個行業個個都是人精啊,一個月拿著小幾千的薪水,卻要背負著一家公司的責任,如果出了事,傾家蕩產的就不是老板而是汪姐自己啊。這個小老板到底是多么自信才能提出這樣無理又腦殘的要求啊!
朋友飛哥和我說,他的老板之前想要做網站,飛哥幫他牽線了一個自己的朋友,網站做完,老板對于薪酬只字不提,最后飛哥自己掏了錢。謹慎那些喜歡和你聊親人文化的老板吧,他們想利用的就是你那免費的資源,你的觸角鋪得越開,他越喜歡和你聊親人文化,一旦利用完,您是哪位?愛去哪兒去哪兒好么?
遠離那些喜歡和你提親人文化的人,無論他們是不是你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