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樂園,是我胸口的一抹蚊子血。
這樣說,可能有些矯情。汪曾祺老人曾說,自己在釣魚臺西邊住了好多年,不知道釣魚臺里面是什么樣子。話語間盡顯感傷之情。而我,在漢口住了好些年,連聲名遐爾的老漢口娛樂大世界民眾樂園是什么樣子都不知曉,卻可看出,自己于這日復一日的生活,是多么的邊緣和游離。
第一次聽說民眾樂園,最在一位老先生的家里。
老先生是京劇名票,清矍而睿智。總喜歡在夏日的向晚時分,躺倒在睡椅上,搖動著蒲扇,間或輕輕地呷一口茶水,口氣淡淡地與我聊天。這樣的對談,我是歡喜的,每每令我無端生出一些驚喜。
老先生說民眾樂園,起先是叫漢口新市場,始建于1918年,與當時的上海大世界、天津勸業場并稱三大娛樂場。稍得閑暇,漢口的老人們便習慣上新市場的大舞臺聽戲,青年男女則相擁著去新市場的電影院看蝴蝶或是阮玲玉的新片,孩子們則歡快地在穿梭往來的人群間捉迷藏,嬉鬧……這是個熱鬧非凡的地方,也是個兵痞、流氓、娼妓橫行出沒的地方。可這些場景,終被雨打風吹去。如今,凸現在我眼前的民眾樂園,僅僅是一座集休閑、購物、娛樂、美食于一體的大型現代購物中心而已。
我知道,我已經錯過她,亦如我差點錯過的這位老人。
不過,我還是想找尋那些記憶。
那段時間,我總會早早地來到民眾樂園。在五樓的茶吧里,要上一杯紅茶,透過晶亮的玻璃窗,那些沉默高大的殖民建筑,喧鬧繁雜的人語,感受這座城市獨有的煙火氣息。茶喝完了,再一杯一杯地續水,一趟一趟地上洗手間。一下午,便很從容地過去了。
老先生說園子里的大舞臺,曾讓漢劇正式走入了大眾的視野。而此前,漢劇只存在于民間的戲園子或者堂會、會館中,基本屬于特殊場合或者票友圈子的演出。而正是在這個大舞臺上,梅蘭芳、程硯秋、譚富英、金少山等京劇名家才見識了武漢戲迷對京劇的癡狂。流連在民眾樂園喧鬧的大廳內,看著眼前這些紅男綠女在服飾店里試裝時那生動的表情。我仿佛發現掩藏在沉寂的墻壁后那些熾熱的眼神,這里曾經演繹的,已經化作了這座城市陽春白雪的深厚底蘊,也成了大漢口不可磨滅的優雅記憶。
步出民眾樂園,不遠處,是一家燒烤店,地道的羊肉串。年輕的情侶,女孩兒先吃一半,再推給男孩兒,男孩兒很幸福地吃完了下一半。只有戀人與親人,才不會介意對方的口水吧——尋常日子里的相濡以沫。
再不遠處,還有四季美的湯包,蔡林記的熱干面。全是本地獨有的小吃。湯包,個大汗多。熱干面,先煮熟,大約是油里滾過, 晾干,等吃的時候,在水里過一道,瀝凈水,加很多榨菜、蘿卜干、 蔥花……芝麻醬很香。如果還想上點別的,則可以來一份涼面,牛肉粉,米酒,水餃,餛飩,燒賣或者是糯米雞。——漢口開埠以來就是商都,大家都習慣在外頭吃早飯,稱之為:過早。
入夜,華燈初上,黯淡的夜色中忽然亮起無數紅燈籠,整座城市頃刻被艷麗的柔情點燃。亦點燃了我心中莫名的纏綿與眷戀。距民眾樂園不遠處有一座橋,六渡橋,中山大道的另一處地標。橋上聚集的多是些年輕的男孩與女孩,在黑暗給予的保護下,他們彼此緊握住對方的手,輕輕撫觸,無言是一種溫存,語言是另一種。
橋的另一端,一對青年男女正在靜靜擁吻,以身體的微溫,為對方御寒,似乎遠離了周遭的世界。
看得興起,給老先生發一短信,告知此刻自己正在六渡橋上觀風景。發完后,有些惡作劇得逞后的滿足感。片刻,手機鈴聲響起,老先生的電話,說是家里準備了我最喜歡的牛肉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