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學習框架需要找到一個核心,圍繞中心展開。我對經濟學感興趣,如果廣撒網,會被各個學派、理論、模型等搞暈。但如果找到一個核心點先切入,那就是為什么要有經濟學?我找到的點是為了解釋經濟現象、找到不同表象之間的共性,得到提高經濟效率的最優解。有些抽象是不是?從這個點切入會很快讓自己陷入混亂,打擊學習積極性,說明這個點對我來說不是很好。
其實學經濟學前要先理解什么是經濟,不用了解的那么全面,更深一步思考就是為什么會出現經濟。這其實和交易有關,拿錢買咖啡就完成了一次交易。追溯交易的歷史源頭,會發現其實最開始是自給自足,慢慢為了各取所需,演化成物換物,再之后為了提高交易效率,出現了“錢”,作為一般等價物,大家可以拿著錢可以換需要的東西。隨著進入交易的人越來越多,人們的需求也在增加,為了提高效率,可以先拿東西后付款,這就演化出了債務、信用等,漸漸的演化出了金融(不一定很精確)。
說到這里,會發現,了解交易演化的歷史,了解各種因素,由淺入深慢慢構建起知識體系。但這些是從1對1交易開始的。把握好交易這個本質,再學經濟學會減少很多干擾,以此為內核,構建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