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沒有空調,要想在盛夏時分吃到冰涼可口的冰鎮食物是難而又難的事。當然這個難度是相對的,對于大戶來說,這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先把頭年的冰雪積聚起來,然后放在特制的地下儲藏室里,等到夏天一來,就搬出來,這在古代很奢侈的事情,應屬于現在所說的糾“四風”之一。
宋徽宗很喜歡在熱天吃冰,雖然吃著時爽歪歪,但這種極不養生的行為造成了嚴重的后果,腸胃出現了問題。于是召集太醫前來會診,太醫們想了很多辦法,用了很多宮廷秘方,結果還是收效甚微。宋徽宗一“愁”莫展,無可奈何!
正宗的御醫不行,那就再找更厲害的民間中醫吧,眾人推薦,于是把楊介找來了。
楊介世承中醫,功力深厚,上至皇帝、士大夫,下至普通黎民百姓,凡遇上棘手的疑難雜癥,都會想到神醫楊介。楊介一生為無數患者解除病苦,常常連御醫都治不好的病,到他手上便會藥到病除。
這不,徽宗皇上立即找來楊醫生。
楊醫生四診后,凝思了一會,開一個方子,皇上一看,皺起了眉頭:這個是理中丸吧,不是太醫們給我開過的舊方么?
于是郁悶地對楊介說:你這個方子我吃了很多次了,沒有效的。
楊介卻不慌不忙,微微一笑說:皇上,你不用著急,太醫們估計應也是開了這個方子,您也服這個方藥,效果不明顯,那是他們煎藥有點問題。用我的方法,一定會有效的。
于是他親手去煎藥,果然如其所言。
皇上不明白,于是問楊介。楊介解釋說,你這個病,是由于經常吃冷飲所致,用理中丸是對的。但是煎藥的水卻不能用平常的水,一定要用冰才行,只有這樣,才能根治你的脾胃之病。
冰不過是水的固態而已,在化學成份上冰與水沒有差別,但是為何在中醫來看,效果卻是天地懸隔?
這就是中醫治病,用藥取其氣的原理。它是站在能量的這個層次來講的,不是在成份上去深究,所以中西醫兩者的認知有一定的偏差。一個是對治形而下的形體,一個是對治形而上的神氣,各有所長。
中醫在用水上是極為講究的,雖然都是一個分子式,但是運用卻是奧妙無窮,我下面簡說一二。
先說最常見的雨水。古時是農業社會,雨水還是比較純潔的,但現在是工商時代,酸雨卻是止不住地下,所以用雨水來治病只怕會適得其反。但我們可以看看古醫的思路。
立春那一天,如果又遇上大雨,那么婚后不孕的人有福了。這時只要夫妻兩人接兩杯雨水,各飲一杯,然后回到房里啪啪啪,“當獲時有子,神效”。
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立春時節的雨水,它寓意著春升生發之氣,所以可以補中氣的不足、清氣的不升。古代的辦法是婦人無子,立春當天取雨水夫婦各飲一杯,“還房有孕”,這是取其資始發育萬物之義。
要想美容的美女們有一個很簡單的美容方法,就是在梅雨時節,取天降的雨水,用來涂臉,可以“滅瘢痕”。什么是梅雨季節呢?芒種后逢壬為入梅,小暑后逢壬為出梅。掌握這個時間段就可以了。這個方法美女們可以一試。
說到美容,還有一個與水有關的方法。這就是露水。但是如何用也有其特定的方法,一定不能用錯了。
要美容,一定要選擇百草頭上的秋露,在下午1-3點時去收取。這就讓在大城市的美女們抓狂了,這個時間,在城里哪里有秋露?但是農村,特別是山里卻有,如果能取到這個露水,能治愈百病,可以止消渴,令人身輕不饑,肥肉悅澤。
上面的方法不太適合“白骨精”們,但是別著急,還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取百花上的露水,更好,喝這個可以讓人“好顏色”!而且沒有時間段,只要能找到,喝下去就有效果。為此古人想盡辦法弄來喝。東方朔得玄、青、黃三露,各盛五合,以獻于帝。賜群臣服之,病皆愈。漢武帝作金盤承露,和玉屑服食。楊貴妃每晨吸花上露,以止渴解酲。
露水還可以用來辟谷,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饑。
其它的露水另有妙用,比如柏葉上露,菖蒲上露,并能明目。韭葉上露,去白癜風。
古時民間驅蠅有妙法,這個方法很簡單:把入臘前下的雪收集起來,這個臘雪只要放在陰涼處密封,幾十年都不會壞。然后把這個臘雪灑在餐桌上,就沒有了蠅子了。什么時間入臘呢?冬至后第三戊為臘。
很多練功的人對于扁鵲能洞見臟腑很感興趣。而他的這個神仙之技如何得來的呢?據說是長桑君叫他飲了上池之水,當然據說長桑君還給他一些藥,以上池之水來合飲,然后就能看見人體的五臟六腑了。這個上池之水是如此的神妙,那這個上池之水是什么水呢?
道家的神仙陶弘景說∶這是竹籬頭水,及空樹穴中水也。有興趣的,想神通的可以一試。等飲了這個神水,有了這個神技,千萬要造福人類,作蒼生大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