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讀書生活
----趙雪
說起讀書,我腦海里就浮現出我第一次讀小說的場景,那是在我上初中一年級時,在課堂上,我戰戰兢兢的在課桌下面讀古龍的《七種武器》。古龍先生的文筆天馬行空,文筆精短簡練,人物個性鮮明,常給人以驚艷的感覺。由此也開始了我的讀“書”生涯。一直到上了滑師,我還一直迷戀這些金庸的、古龍的、瓊瑤的、三毛的作品。當然還有其他一些文學類的如《穆斯林的葬禮》《少年天子》《平凡的世界》《簡·愛》《三個火槍手》等一些中外名著。除了學校圖書館我還辦了借讀卡在校外的圖書館借書讀。滑師三年,學上的不怎么樣,亂七八糟的書卻讀了不少。
工作、結婚生子以后,讀閑書的次數少了,我讀的都是學校發的教育教學類的書籍:《做一名幸福的教師》《成為有智慧的教師》《教師的三種境界》等,還有我喜歡的教育專家魏書生的書籍和竇桂梅的《竇桂梅與主題教學》等。雖然我讀的書少了,但是我卻從小就培養兒子看書。在兒子三歲多的時候,我給他買了一本《小故事大道理》,我經常給他讀上面的故事,讀完故事再給他提問里面的問題,答對了就表揚他,還經常給他錄音,他聽著自己的聲音興趣濃厚,沒事就放錄音聽,經常纏著我給他講故事,漸漸地兒子也迷上了看書,先是讀繪本,到拼音版的,到成本的厚書。學校圖書館里我們是???,兒子喜歡讀的書很多,歷史類的,開發智力的,童話故事,四大名著等等,沈石溪的動物小說是我倆交換著讀的,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是兒子推薦我讀的,現在兒子又開始向我推薦。因為愛讀書,兒子的作文在班里是數一數二的。因為仝老師的一句話(為慶六一,仝老師讓學生寫一本書籍或整理作文集),兒子還模仿《窗邊的小豆豆》寫了二十幾章的小說,記述了他六年的小學生活,我們給他起了個名字叫《美麗童年》。
除了注重培養自己的孩子讀書,我也注重培養學生讀書。在最近我教的這屆學生里,一年級我讓孩子們讀背《三字經》,二年級讀背《弟子規》。條件簡陋,我把這些內容抄寫在教師后面的黑板上,定期更換內容。我鼓勵孩子們帶課外書進校園,創辦圖書角。此外,我還借開家長會的機會,向家長介紹讀書的好處,鼓勵家長親子共讀。向他們推薦適合孩子的優秀書目,鼓勵孩子們寫讀書筆記,定期評選讀書之星。另外,學校成立了十幾個社團,我負責的是《演講與口才》社團,其實主要是引領孩子們品讀一些古詩詞。我讓孩子們欣賞倉央嘉措的《見與不見》,岳飛的《滿江紅》,漢樂府詩《木蘭詩》,蘇軾的《水調歌頭》等等,我自認為優美的優秀作品,希望能引領孩子們多讀書,讀好書。
到了二完小以后,我覺得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我覺得自己的知識儲備嚴重不足,我見識了許多優秀的教師的風采,省級名師李玉娟老師就不用說了,李娜老師,湯海芳老師,索翠紅老師,段玉潔老師,康振榮老師,仝立老師等(還有很多老師的沒有聽過)都是那么有文采,其專業知識,文化素養都是我學習的榜樣,也使我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努力提升自己。于是我沒事就到圖書館借書,只要有時間我就去聽大家講的公開課,不管是語文,還是數學,還是綜合科,我覺得我都能從這些老師身上學到很多。我加入了學校的舒悅讀書會,希望和優秀的老師在一起自己也能變優秀,還加入了三個讀書交流群,經常爬樓欣賞大家分享的教育教學經驗,我還經常閱讀滑州杏壇里的文章,向優秀教師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我還在我家對面的書店辦了一張閱讀年卡,希望能從中受益。
最后,我想用我在五言學社學到的一句話結束自己的演講:Nobody can go back and start a new beginning,But anyone can start and make a new ending.沒有人能回到過去重新開始,但是每個人都能從今天開始并創造一個新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