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澳洲海域最大的鯨魚, 那藍鯨當仁不讓,它可是名副其實的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而且體型比目前發現的最大的恐龍還要大。如果問澳洲海域最漂亮的鯨類,那熊貓配色的虎鯨最萌最可愛最靈動。如果問澳洲海域潛水潛得最深的,那答案肯定得是抹香鯨啊,它們可以下潛到2000米的深度。可是從觀賞的角度來說,座頭鯨絕對可以排得上號,因為他們有最惹人矚目的白肚皮啊。我們這篇文章就來講講關于座頭鯨(Humpback)的那些小常識和小故事。
作者:毛線球兒一休哥
編輯:毛線球兒Hannah (小編已經吐血)
菲利普島座頭鯨的目擊報告
飛利浦島上個月末和這個月初已經有大量的目擊座頭鯨的報告, 下面是報告的截圖。如果想要了解動態報告,戳這個網址:https://www.google.com/maps/d/u/0/viewer?mid=1btvEVLs_vqVG_DRD9pFkx3AOrRI&ll=-38.48295571273258%2C145.204496383667&z=12
座頭鯨基本常識
座頭鯨,hampback,屬于須鯨的一種。體型巨大,成年雄性長約13米,雌性14米,最大記錄的雌性長約18米。體重25至30噸。背鰭較小。鰭肢很長,約為體長的1/3,為鯨類中最大者。前緣具不規則的瘤狀突起。尾鰭寬大,外緣呈不規則鉗齒狀。臉面褶溝較少,約14-35條。背部黑色,有斑紋,鰭肢上方白色,尾鰭腹面白色,邊緣黑色。口大,進食時上下頜間特殊韌帶結構可使口張開90度的角度。鯨須每側有270~400片,須板和須毛皆黑灰色。叫聲悅耳悠揚。
座頭鯨屬于一夫一妻制,couple間的眷戀感很強,一般都是成雙成對地行動。墨爾本博物館官方網站上介紹座頭鯨的孕期為12個月,每兩年生一胎,一胎一個。幼鯨出生后會在母親身邊成長12個月左右便開始獨立生活。在這個過程中,它會得到媽媽的悉心照料,即使媽媽有事外出,也會有“鄰居阿姨”幫忙照看。因為有一些齒鯨可是專愛吃人家家的小孩的。
春秋大遷徙
我嚴重懷疑座頭鯨是有強烈的四季概念的。關于座頭鯨的遷徙,我們只以南半球的座頭鯨為例,所以下文中提到的季節也皆是南半球的季節,北半球的童鞋們請自動調好季節差哦。每年夏季,座頭鯨在南極附近涼爽的海水里面進補,南極磷蝦是它們的最愛。據說座頭鯨的進食方式也是非常奇妙。它們有三種進食方式:首先是沖刺式進食法,將下腭張得很大,側著或仰著身子朝蝦群沖過去,然后把嘴閉上,下腭下邊的折皺張開,吞進大量的水和蝦,最后將水排除出去,把蝦吞食;第二種方法叫轟趕式進食法,將尾巴向前彈,把蝦趕向張開的大嘴,這種方法也是只有當蝦特別密集時才適用;第三種方法是從大約15米深處作螺旋形姿勢向上游動,并吐出許多大小不等的氣泡,使最后吐出的氣泡與第一個吐出的氣泡同時上升到水面,形成了一種圓柱形或管形的氣泡網,像一只巨大的海中蜘蛛編結成的蜘網一樣,把獵物緊緊地包圍起來,并逼向網的中心,它便在氣泡圈內幾乎直立地張開大嘴,吞下網內的獵物。
座頭鯨喜歡到亞熱帶的溫暖海水里面交配、產子。所以每年秋天,也就是四五月份的時候,它們便會浩浩蕩蕩一路向北,朝著澳洲大陸北部的海域游去。而昆士蘭州的荷維灣(Hervey Bay)是它們的哺育圣地之一。它們在這里溫暖的海水里面誕下幼子,或者交配懷孕,在這里游玩嬉戲,逗留幾月之后,由雄鯨帶路,雌鯨和幼鯨隨后,便開始一路向南,趕在夏季回到南極繼續進補、玩耍和撫育后代。在每年的上萬公里的遷徙路程中,座頭鯨吸引了澳洲沿海許多地點,例如飛利浦島到Eden,Byron Bay等成千上萬的游客。但是你會發現,在有些地方看到鯨群更容易一些,這是因為有的地方它們只是路過,而在有的地方它們是逗留。因為孩子們還小啊,它們得走走停停。
鯨的遷徙時間,根據每一年的水溫、海洋冰川狀況、捕食者(主要是虎鯨)、獵物豐富程度等略有差異,一般來說大部隊會從6月到8月往北遷移,然后到9月至11月后回到南極。
血腥的捕鯨史
人類最初對于鯨類的興趣,不是因為它們體型巨大、可愛、友好,不是因為它們是世界最大的哺乳動物,而是因為鯨類背后有一條沾滿鮮血的利益鏈條。在資本導向的世界,鯨類可謂渾身是寶:肉可以用來提煉鯨油,鯨須可以用來做工業品,更不用說寶貴的鯨骨了。當人們發現藏在這群溫順的動物背后的一本萬利的經濟價值的時候,便開始了生殺掠奪的殘暴行為——商業捕鯨。
澳洲的捕鯨業從十八世紀末開始,主要捕獵工具是小船和魚叉。到今日位置一些博物館中仍然館藏著當年人類捕鯨用的工具,我們就看到過,其實魚叉很小。體型如此龐大的鯨類被魚叉叉中的時候,并不會當場死掉,而是被魚叉拖著,拉到了捕鯨站附近擱淺,然后慢慢地在痛苦中死去,這是何等的殘忍啊。要知道鯨類可是有智商和情感的動物啊。
由于鯨魚是社會化的高智商哺乳動物,捕鯨行為不僅直接造成了鯨類的死亡,也給僥幸逃脫的鯨群的其他個體造成了巨大的創傷。可悲可憐的是,溫順的鯨魚從來沒有用人類擅長的以暴制暴的方式來復仇,而是像溫順的綿羊一樣,默默忍受生離死別。后來,魚叉槍、爆炸性魚叉以及蒸汽驅動的捕鯨船的發明大大地提升了商業捕鯨的效率,以至于許多鯨類在20世紀因過度捕撈而瀕臨滅絕。
當南露脊鯨和藍鯨變得稀少時,澳大利亞捕鯨者開始瞄準座頭鯨,在1949年至1962年期間在東海岸殺死大約8300只座頭鯨。國際捕鯨委員會于1963年宣布禁止在南半球捕獵座頭鯨,而彼時座頭鯨的數量只剩下原來的3.5%到5%,澳大利亞東海岸的捕鯨業也因為鯨類數量的驟減而最終崩潰。可與此同時,來自蘇聯的捕鯨者卻在Southern Ocean的大部分地區繼續非法捕鯨,據統計他們在1947年至1973年間一共捕獲了48 702頭座頭鯨,其中一半以上是在1959-60和1960-61兩個捕鯨狂潮期間。
人類的覺醒與鯨魚的復蘇
人類對鯨類的血腥殘忍地捕獲殺掠一直持續到1978年左右澳洲政府下令永久禁止捕鯨行為。從那以后,座頭鯨的數目才從200到500慢慢增長到現在的接近8000(澳洲東海岸)。1980年的“鯨魚保護法”現已被“1999年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法”(EPBC法案)所取代。根據EPBC法案建立的澳大利亞鯨魚保護區不僅包括了澳大利亞各個州和北領地所屬的沿海海域,還延伸到了整個英聯邦海洋區域(Commonwealth marine area)。并且明確規定在保護區內,殺死、捕獲、傷害、騷擾、追捕或放牧鯨、海豚和鼠海豚是一種犯罪行為。 EPBC法案將座頭鯨列為弱勢群體,維多利亞州、新南威爾士州和昆士蘭州的州立法也提供了類似的保護。
與鯨類保護、禁止捕鯨步調一致發展起來的就是澳大利亞的觀鯨產業了,而且成為澳大利亞冬季旅游的重要特色。從塔斯馬尼亞、維州、新州、昆士蘭州甚至南澳和西澳,觀鯨產業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這種可持續的經濟模式促進了我們跟鯨類的和諧共處。
座頭鯨的現世威脅
雖然全世界范圍內不管是道德還是法律層面都在禁止捕鯨行為的繼續發生,從宏觀角度來說鯨類的生存環境得以大大改善。但是座頭鯨還是面臨著現世的其它威脅。比如,
個別座頭鯨可能會被漁具纏住或被船只擊中。
日本人的所謂科學捕鯨行動還在繼續進行。
海洋污染、海洋噪音等。
氣候變化,特別是導致南極磷蝦數量的減少。磷蝦可是座頭鯨的最重要的食物來源,如果座頭鯨的數量在遞增而食物數量卻在驟減的話,可能會給這類鯨群帶來另外的生存威脅。科學調研表明食物的充沛程度直接影響了鯨類的數量和習性,比如食物充沛的時候它們通常形成8只左右的大群;而當食物稀少的時候,它們只能三三兩兩行動;如果食物過于稀少,還會發生群體內的爭搶。
與鯨類有關的旅游業的不合理開發或者過度開發。
另外,幼鯨與母親待在一起11-12個月,然后才能獨立生存。在此期間,他們面臨的最大威脅是虎鯨或鯊魚的襲擊。
座頭鯨與虎鯨的恩怨
虎鯨是長牙齒的鯨類,它們的捕獵對象包括其它鯨類,特別是鯨類的幼子。座頭鯨的幼子也常常遭遇虎鯨群的攻擊。但是有趣的是,座頭鯨也不是善茬,它們經常會在虎鯨圍攻其他動物準備饕餮大餐的時候出來攪局。已經有報道稱座頭鯨從虎鯨面前救下海獅或者其它哺乳動物。
座頭鯨救人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63歲的生物學家霍瑟(Nan Hauser)專注于研究野生鯨類長達30年。后跟同伴在南太平洋Cook Islands附近海域潛水在座頭鯨群中研究的時候,偶遇一只兇猛的虎鯊,而在一旁的座頭鯨不但保護了他免受虎鯊的攻擊,還把她推上的水面,直到她回到船上安穩地站好以后,座頭鯨才離開。
你如何識別座頭鯨?
座頭鯨種群的恢復為澳大利亞觀鯨產業的快速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 座頭鯨最具觀賞性的行為,莫過于躍出水面(breach),露出標志性的白色肚皮和肚鰭,而且他們特別喜歡在有船靠近或者經過的時候做這類動作。有親眼看過的群友說場面非常震撼,畢竟是世界最大的哺乳類動物啊。但是至今我們仍然無法得知他們這種行為的原因,有科學家認為他們是為了在潛在風險(比如漁船) 面前彰顯力量俗稱“耀武揚威”,也有人也會認為是座頭鯨天生的喜歡玩耍和顯擺。
除此之外,座頭鯨還有其他動作,比如Diving,Blow,Surfacing,Flukes, Pectoral fin。大家可以根據鯨在水面上的表現來判斷鯨的種類。
如何保護鯨魚和海豚
1. 不要亂丟垃圾——海洋垃圾會嚴重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命。
2.觀鯨的時候,要注意保持跟他們的距離——不少于100米。
3.即使他們要靠近你,也要克制住,不能撫摸(touch)或者給他們投食。
4.如果發現了受傷或者擱淺的鯨魚,應該向當地環保部門報告。
5. 與鯨有關的旅游業應該在保護鯨類和環境的前提下適度開發。澳洲規定相關旅游業應旨在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鯨魚、海豚和鼠海豚的影響,并為人們提供享受和了解它們的最佳機會。澳大利亞水域的每個人都必須遵守有關如何圍繞這些動物行為的規定,例如,不允許觸摸或喂養它們。船只必須以低速行駛并保持至少100米的距離,但如果好奇的鯨魚選擇接近船只,有時可能會仔細觀察。
越是喜愛,越是希望了解,卻越是發現知之甚少。我們對于座頭鯨的情感也是如此。它們的智商到底多高?長達上萬公里的遷徙,它們如何為自己導航?它們什么時候開始戀愛?關于座頭鯨,還有很多未解之謎值得我們去了解和研究。雖然這張配圖跟本篇文章沒有什么關系,但是它們好萌啊。希望我們可以像他們一樣保持純真、相信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