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做了一件大事,進行了線上面試,最后通過了。
這次開始前還是很緊張,不過本著接受的態度,體驗的態度,就很容易接受了。
刷到徐慢慢心理話的短視頻,里面寫到去游樂園玩,不需要猶豫,每一個項目都是一種體驗,即便體驗過后發現是不好的體驗,那就好好吐槽一番,再進行下一個項目就好,總比一直猶豫不決的好。
其實,生活不也像是在游樂園一樣嗎?有些項目刺激,有些無聊,有些愉悅,但不會所有的項目體驗都很好,總會有不喜歡的體驗,但體驗就是體驗,吐槽生氣發泄之后再玩別的就好。
所以我把這次緊張的體驗收下了,提前還是坐立不安心跳加速,還是手抖,甚至好像什么都忘了,但我并不排斥它,這就是緊張的感覺啊,用心體會,不評判,所以就好過許多。
晚上又去打拳擊外加單車課,漸漸地也不排斥運動了,甚至感覺到運動的樂趣,運動中,我也在盡情體驗一切,感覺這樣的人生真的很好,每天都是自由的,我自律又上進,體驗著一切,而且還決定,要多體驗一些酷酷的事情,內在的某一處似乎有所松動,我明白自己正在茁壯成長。
昨天上拳擊課,教練順便教了我一些銷售的技巧,最核心的一點是自信,就是對自己售賣的物品及其自信。這句話點醒了我,我一直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潛意識一直認為消費者都是吃虧的,銷售都是割韭菜騙人的。
剛剛又和媽媽通電話,也許這樣的潛意識是承接了她的想法。她在抱怨3塊買的紫菜,老大的盒子里面竟然只有兩片,這樣就是騙人的,又說買到的豆腐,能晾出許多水,也是騙人的。仿佛作為一個消費者怎樣都是吃虧的。
我也有這樣的想法,所以買到的東西,只有心疼錢,只有片刻開心,沒有真正感恩過、開心過。
很早就在澤宇咨詢學習做個人品牌的方法,卻一直扭扭捏捏的不敢認真做,內在最根本的就是虛,覺得自己不值一錢,自己的東西不值錢,憑什么銷售,不愿意成為那個割韭菜的人,也不愿意做無良商家。
其實知識還在其次,哪里都能買到,線上也有那么多知識博主,所以我要售賣的是服務,手把手帶教出結果,我想做療愈,想想自己究竟可以給別人帶來什么結果,并對這個結果絕對自信,那么銷售也就可以放膽吆喝了。
曾奇峰老師在視頻里說的,任何經過精神分析治療過的人,都應該有賺錢的能力,或者說賺錢是每個人應做的事,這樣理解,更是將銷售賺錢這件事說成一種中性的,再正常不過的事。
我的爸爸媽媽在金錢上有許多課題,為了表示出對他們的忠誠,我也在無意識中承襲了那些特點,他們是匱乏的,我為了表現忠誠,也讓自己匱乏(這一點還要繼續覺察,有待商榷),明天我要把他們的課題理出來,盡量做到如他所是。
又想到了一個學寫作的好方法,就是我讀一遍文章,之后自己復述一遍作者的思路,多分析幾篇就會了,主要看心理方面的。
另外學習的全能自戀相關內容,有優秀強迫癥,卓越困難癥,行動力困難癥,這些都有,明天也要詳細分析覺察。
今天沒運動,分析了文章,游戲玩的多一點,好在還是寫下這篇復盤。
明天待辦:
備課
分析爸爸媽媽的金錢課題
分析自己的全能自戀
一篇文章解讀
周復盤
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