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8層樓高的天臺曬被子。天臺上早已成了萬國旗,花花綠綠的衣服、被子被晾曬在一個個晾衣架、一串串晾衣繩上。
女兒的兩床被子,一床棉被和一床拉舍爾,我上下跑了兩趟,弄得氣喘吁吁。女兒早上又起晚了,六點多起來說頭痛怕冷要繼續(xù)睡。到八點多我硬是把她拽起來,把她的被子搬上天臺。
家里太冷了,特別冬天的早晨,冷冰冰的沒一點熱氣。落地窗望出去,群山和江水都籠罩在迷夢寒氣中。入冬后,兩小孩每天早上都起不來,說真的,每天早上我也是靠著一股信念爬起來的。
所幸天臺上的太陽是飽滿的。想起去年7樓伯夫妻二人每天早上把衣服搬上來晾曬,然后靠著墻邊取暖打牌到中午。
家里太冷可不行,尤其不適合老人小孩,我不無遺憾。
踏入我上班輔導(dǎo)中心的門的時候,被一陣耀眼的光照射得瞇了瞇眼,只見一長排的陽臺鋪滿了陽光,把刷了黃色油漆的鐵欄桿照耀得更加明艷動人。一股暖暖的氣流鉆進我厚厚的外套里,身體一下子變得暖烘烘的。我走了一圈,整個房子都籠罩在光照中,到處明亮溫暖。
輔導(dǎo)中心租的是老市區(qū)一幢老房子,一共四層,我們占用了第三、四層。巷子不寬但是周邊的房子都不高,許多都是傳統(tǒng)的瓦房結(jié)構(gòu),故而我們的房子并沒有受到建筑物阻擋。
從陽臺上望下去可以看到半條上西平路,車來人往的,從我們這里再走幾步便是著名的黃尚書府,府前是聚集成的小早市,出售各種魚肉菜商品。從窗子望去出去城東的一片老屋盡收眼底,甚至可以看到西湖山上的鳳凰。
我突然就意識到這房子真是宜居之所啊!光這明晃晃金燦燦從早上到下午持續(xù)的日照,就要加多少分呢,特別是對于怕冷又喜光的我,真是適合不過了。
人住在這里,每個冬日早上在陽光的暖流中醒來,多么愜意!拉開窗簾就一室陽光了,搬被子出去曬都省了。衣服掛在陽臺上,飽飽的吸收陽光,每天收進來滿是太陽的味道。
記得夏天時陽光沒有這么充足啊,雖然四樓會熱一點,但是夏天有空調(diào)啊,而且這房子四面通透,熱量會散發(fā)得比較快的。
下午回家里收被子。二點多的天臺太陽還是很充足,把被子翻個面讓它再曬一會。回到家里,站在落地窗前,眼前的好山好水在明亮的光線下也特別清晰。一街之隔的矮小廠房和樓房都沐浴在陽光里,可惜那暖不干我事。
當(dāng)初買房子時,就一直夢想著找一套光照好的,看房時是夏天,一踏入房門迎面就是充足的光線,再走到客廳陽臺,一眼看到外面綠化做得很好的軍營、連綿起伏的竹竿山連著我們的母親河韓江蜿蜒而過,立馬就陶醉了,南北對流的風(fēng)一陣陣吹來,只覺無限愜意,于是拍板:就這套了!
可是這房子冬天太冷了,而且日照時間也不長,照進來的陽光也是軟綿綿的。
像我輔導(dǎo)中心這套房子,不就是我一直想要的房子模樣嗎!特別是冬日住在這里可以比在別處少穿一件,走到房間哪里都是暖乎乎的,不用縮肩聳背的忍著寒冷。
房子不大,正好可以斷舍離,房里里只添置必須的家用就夠了,一切簡簡單單小小巧巧。三層可以做廚房、會客廳、住老人;四層兩間臥室,客廳可以改造成書房,廚房的地方就改造成雜物間。住在這里又可以安靜,又不缺乏人氣。
因為光照的加持,我這個早上突然對工作了幾個月,之前還常嫌太小的房子刮目相看甚至是喜歡上了。
自己一家花了一百多萬背了一身債住進的新家,卻給不了我們冬日暖陽,而這套一個月一千塊租來的房子,卻輕易的給了這么多。
假如我新家是租來的就好了,我就可以輕易的退租,搬到一套裝滿陽光的新租房去。可惜不是,它是我們?nèi)说男难量鄪^斗來的,卻在冬日里給我們擺冷臉的家!
我在一套一百萬且每月幾百塊物業(yè)費的房子找不到溫暖,它是我的榮耀,我背負的重重的殼。可我在一套一個月一千租金的房子里找到了溫暖,我本可以輕裝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