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不知不覺已經日更第六天了,其實還是蠻燒腦的,想想還是寫印象最深最值得記憶的事情吧!
2017.5.8輸出力標準課程的破冰課,一節炸開鍋的課程,將原本27人的課堂聊出了100人的即視感,大陸同學說:感覺大家就像被關了幾年的野生猴砸被人打開了牢籠…
第一次在陪寶貝的情況下全程跟下來,起初凡凡把課程大綱po出來,我在想阿秋的第一堂課應該是干貨滿滿,為什么是這樣的流程,但心想既然要做自我介紹就認真聽,畢竟最終的目的也是輸出,有一個可以展示自我,認知自我的機會也是很好的,整個課程的收獲可以用這樣幾個關鍵詞來總結:挖掘、參與、復盤。
挖掘,遇見未知的自己
課程中培訓師設置的第一個環節是通過小伙伴的課前問卷介紹,進行頭腦風暴,提煉三個關鍵詞,在這個過程中就能感受到同學們不一樣的力量,一方面可以在進行評價時對思維能力進行深度挖掘,提煉,一方面可以讓自己走出舒適區,通過自己及他人的評價,遇見未知的自己。
參與,融入學習共同體
每一個有相同目標的群體都可以被稱為“學習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內大家都表現出了滿滿的正能量,參與其中,能量才會不斷倍增,真正的融入才會對以后的學習有更大的幫助,彼此微博互關,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分享學習心得與困惑,期待與大家一起進步成長!
復盤,不斷精進的過程
每一次學習后的輸出與復盤往往比吸收更重要,回顧整節課程去問自己: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位同學?你收獲的關鍵值與期望值是否匹配?如何做自我介紹更有吸引力?整個問的過程就是知識梳理及建立體系的過程,復盤階段的思考力往往優于參與階段。定期復盤,是心智與能力成長的最好方式,自己足夠重視,才會有所收獲,不斷精進。
未來很美,一起向前!晚安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