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就走到了這樣一個年紀。
遠離二十,三十未滿。
周圍環境和人的壓力,
連帶自己也開始深深焦慮。
工作未起色,執手之人遙遙無期,
約不到人一起過的周末,
卻也不喜于無意義的社交。
開始看淡一切,卻難抵內心慌亂。
也曾想妥協現實,可是真的付諸行動,甚至奔赴最初厭棄的相親,
然后,你發現,一切依舊是枉然。
那些別人通過此方式也能終獲幸福的好運,
好像也不會憐憫一絲一毫,落在你身上。
「不要再挑了」的聲音不絕于耳,
但是要選擇將就的活嗎?
為了不再孤獨,不再所謂的焦慮。
但即使將就,能換來幸福和坦然嗎?
記得一篇文章中作者寫自己的父母離婚是因為母親忍受不了父親在自己的蘭花里彈煙灰~
你聽了該會分外的理解與釋然。
即便周圍所有的聲音告訴你:這不是一個大的問題,
但是只有你自己知道這樣相處帶來的痛苦。
人生很長也很短,在可控范圍內盡量讓自己活得「舒服」,
至少午夜醒來,心里坦然,
至少偶爾發呆,不至內心抽疼。
雖然偶有糾結恐懼,但以目前為止的生活經驗,
信奉一條,
某一件事,若自己內心難安,成天如石頭壓制,
絕對不要將就接受,
學會并嘗試改變,
讓自己不再恐懼和膈應,
就是你最「舒服」的狀態。
哪怕它帶有一些旁人的不理解,異樣眼光。
可是,管它呢,
你只是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