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躍遷
請思考:相比過去十年,我們身邊的機會是多了,還是少了?在App市場剛爆發的那幾年,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在中關村行走的每個家伙都有一個BP(商業計劃),打開能給你講一個宏大的故事——相比PC(個人電腦)時代,移動互聯時代似乎有更多機會成功。但相比PC時代,App時代的贏家其實更少。今天手機上App大致有社交、娛樂、購物、教育、旅游、生活、新聞、效率工具、導航九大分類,每一個類別里的前三位基本占據了80%的流量(比如新聞類別里的騰訊新聞、今日頭條和天天快報),[1]競爭更加激烈的類別占據大多數流量的也許只有兩家,如支付領域的微信和支付寶。而其他成千上萬個小App細分了剩余市場。今天能改變你命運的好書是多了還是少了?隨著出版業的發展和網絡內容產品的出現,高質量的書肯定是多了,但是與你需求無關的、低品質的書卻也更多。過去讀書人手頭的書并不多,但流傳下來的知識含量很高,都是經典。但今天,你大部分時間都在看朋友圈的文章,點開標題之前,你甚至不知道里面寫的是什么。個人發展也是一樣。新技術、新概念每幾年就有一波,撩撥你的心弦,比起過去10年,未來好像總有機會。大佬們天天告訴你,需要專注、可以跨界,還能做“斜杠青年”,這簡直是說一個人能同時在好幾個領域有很多機會。但是處處有機會,就等于處處沒有機會。因為強者跨界比你跨得更遠,專注者則比你前進得更快。以前這些人還被局限在自己行業內——你產品經理再牛,我是一個作者,和你沒有競爭關系。但今天一個產品經理組織資源開始做內容,不一定不如作家。今天的機會多了10倍,而競爭者則多了百倍。今天是一個機會更多,但概率更小的世界。處處有機會,就是處處有競爭。越是開放的市場,越是需要專注于核心競爭力。越是開放,越是聚焦——這是一個高手的時代。當資源豐富時,選擇的能力比執行更重要。讀書、識人、修煉不是重點,關鍵是讀哪些書?認識什么人?修煉什么能力?抓住哪個機會?這些問題,僅憑努力已經不可窮盡,需要你有一種深思熟慮后做選擇的戰略能力——要找到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歌德說:“如果你要指點四周風景,你先要自己爬上屋頂。”他的意思是,只有站在頂端,才能看到真正的世界,大部分的站位決定了你只能看到街景,看不到風景。我也一直有個觀點,要學習一項技能,就要先研究這個領域第一線的高手。只有站在高手身邊,與偉大同行,才有可能真正領略到他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