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家園】
我因為看了文友關于《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這本書的讀后感文章,了解到有同名電影,于是今天抽空去看了電影。電影很感人,充滿了溫情、溫暖與人性的光輝。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是由漢內斯·赫爾姆執導的喜劇片,由羅夫·拉斯加德、巴哈·帕斯、菲利普·伯格、埃達·英格薇等主演。該片于2015年12月25日在瑞典上映,于2016年獲得29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喜劇片,豆瓣評分高達8.9分。
該片講述了一個叫歐維的男人在妻子索尼亞去世后,決定自殺追隨卻一直未果的故事。
歐維是一個刻板而又固執的老頭(這從電影一開始他在超市買花的場景就有所體現),他深愛的妻子半年前死于疾病,留下他一個人生活在這個混亂不堪的世界之中。每天早晨,歐維都會定時在社區里進行巡視,確認所有的車輛都停在應停的位置,呵斥違反規定私自駛入社區的車輛,趕走四處亂轉破壞環境的貓狗。在社區居民眼里,歐維是“來自地獄的惡鄰”,可每個人都明白:這其實是歐維對于社區愛之深刻的表現。某一日,歐維遭到了上司的解雇,離開了盡忠職守幾十年的工作崗位,心灰意冷對現世了無牽掛的歐維決定自殺。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一位名為帕爾瓦娜的女子和丈夫帶著兩個孩子搬到了歐維的隔壁,成為了歐維自殺計劃的絆腳石。故事就這樣展開……
主角歐維幼年喪母,青年喪父,老年喪妻,無兒無女,在被工作了43年的公司辭退后,59歲的他找不到活著的支撐點,決定去死。
第一次自殺:上吊,被窗外不會開車的新鄰居撞了他家郵箱所打擾,雖嘴上口吐怨言,出門見狀直接上車幫鄰居倒好車。
第二次自殺:上吊,被鄰居送來米飯所打擾。
第三次自殺:上吊,因繩子質量不好被勒斷而墜地,他因此氣沖沖拿著繩子去質問售貨員的場景引人發笑。
第四次自殺:在汽車上想利用尾氣了斷,被鄰居敲車庫門、央求他開車送去醫院所打擾。
第五次自殺:欲尋機臥軌,因見等候的乘客突然跌落軌道而去救人,救人后聽到遠處的火車鳴叫聲欲站在鐵軌自殺,卻瞥見站臺上一個孩子用清澈的眼晴看著他,他不想給孩子留下陰影而作罷。
第六次自殺:歐維正欲在家中呑槍自殺,又被鄰居帕爾瓦娜敲門,抱了他家門口快被凍壞的貓進屋,讓他找來毯子包裹,并說因自家孩子過敏不能收留這貓,歐維只好收養。
后來,因鄰居們一次次打擾他,尋求他的幫忙,而他在幫助鄰居的過程中,與鄰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在鄰居帕爾瓦娜的開解下,打消自殺念頭。同時他也想到了妻子曾經說過的:要么死亡,要么好好活著!他撫養了多次來碰瓷的小貓,把鄰居一家當作自己的家人,繼續熱心、固執地為社區做貢獻。
有一次他心臟病發,被鄰居帕爾瓦娜送進醫院。醫生說他是心臟過大,隨時有生命的危險。
最后,在一場大雪中,在自家床上的歐維,在睡夢中去世。
他給帕爾瓦娜留下了一封信托付身后事,還特別叮囑不能讓機動車開進社區人行道。這與他爸爸被車撞死也有關。歐維至死都是一個堅持原則的人。
電影在歐維一次次自殺的過程中,除了敘述他與鄰居們的交集外,還插敘回憶了他的人生經歷:有與正直善良、講原則的爸爸的故事,有與溫柔善良、開朗樂觀的妻子相識、相愛、相扶持的感人故事等。
電影圍繞歐維一次又一次求死而不得的經歷來寫、背后卻連接著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透著這些故事,歐維的全貌得以展現出來:他接送帕爾瓦娜一家去醫院,教她學車,借東西給他們家,送ipad給帕爾瓦娜7歲的女兒,給她的兩個小女孩講故事,幫安妮塔家修暖氣片、阻止魯尼被帶去福利機構,幫阿德里安修自行車,留因性取向被父親趕出家的米爾莎德在他家里借宿。他還幫助受狗欺負的流浪貓并收養了它,他救了一個滾下站臺的人,送了自家因意外而未用過的嬰兒車給生了三胎的帕爾瓦娜。
他曾說自己的世界只有黑白,妻子就是他的色彩。妻子離世后,他的世界又回歸黑白。他一次次地想到死。但后來他幫助過的這些人全部都成為了他的色彩,他們也用愛與善良一一照亮了他的世界。三歲小女孩送給他彩色的畫、七歲的小女孩喊他外公,帕爾瓦娜邀請他和他們一起進餐;阿德里安和米爾莎德也常常來看他。這些溫暖都出其不意地圍繞著他,他們代替他的妻子,繼續地陪伴他、溫暖他、成為他的色彩。
我想:歐維當初之所以想要自殺,是因為找不到留在這個世界的意義了,他覺得這個世界上沒有人需要自己;而帕爾瓦娜的出現,讓他不斷覺得自己在被需要,才有了重新活下去的動力。
歐維和懷孕的妻子索尼亞在搭乘巴士前往西班牙旅游中,因司機酗酒發生車禍,致未出生的孩子胎死腹中。后來妻子患癌去世后,隨著與鄰居帕爾瓦娜一家的深入交往,歐維將帕爾瓦娜一家當成了自己的家人,而帕爾瓦娜也將歐維當成了自己的父親,孩子們也把歐維當成了姥爺。
看完這部電影,我不由得感慨:唯愛與善良,讓人間值得!歐維用愛與善良幫助了別人,別人也同樣用愛與善良溫暖了他,最終打消了他的自殺念頭。
外表冷酷內向的歐維其實是一個正直善良、努力上進、剛直不阿與不乏溫情的好男人,這自然也得益于他爸爸的言傳身教。
歐維幼時喪母,爸爸給了他深厚的父愛,并引導他如何做人。如歐維在火車上拾獲一個裝滿錢的錢包,被爸爸的工友湯姆看到,湯姆想搶了過去,幸好爸爸及時出現制止,并讓歐維自主選擇如何處置錢包。歐維最后選擇上交,讓其物歸原主。歐維告訴爸爸他曾有一絲猶豫要否把錢包交出去,最終還是選擇交出去。父親夸贊歐維做得對,并言重心長地對他說:“誠實是最優秀的品格,你懂的。然而有時候,誠實也需要一點幫助?!?/p>
歐維取得了好成績,父親接過成績單,開心地向工友們炫耀,卻不幸被突如其來的車撞飛致身亡。突然痛失父親的歐維傷心欲絕,他欲還給經理預支父親工資的一半,經理憐憫他而沒收下,有原則的歐維堅持要還,拗不過他的經理笑著讓他工作補償,其實也是照顧了他,讓他頂替父職。
此時,湯姆伙同他人想報復歐維,搶去他手表。剛正不阿的歐維揮拳打倒湯姆,搶回手表,揚長而去。
歐維在父母去世之后獨自居住,有一天遇到鄰居家發生大火,眾人都在觀望而不敢貿然救火。歐維焦急地問是否還有人未出來,聽到呼救聲便沖進火海救出一大一小兩個人。他原本就是一個熱心腸的人??!所以這就不難理解當他妻子去世后,工作丟了后,表面看似麻木冷漠的他,當鄰居請求他幫忙時,他最終還是熱心幫忙!
他一方面制止別人用石頭打砸小貓,同時又驅趕在他家門的小貓,轉身入屋卻拿飯食想喂它,不見蹤影才自己吃了,最終還是禁不住鄰居所托收留了它。
歐維對妻子也是情深義重,跟妻子索尼亞是在火車上相識,索尼亞幫窘追的他付了車票款,愛情的種子便由此種下。后來歐維為答謝索尼亞,便請她到飯店吃飯,為讓索尼亞吃多些,自己只喝湯,并說在家吃了,著實憨厚可愛。
兩年后歐維考取了工程師,索尼亞送了他兩支精美的筆,他開心地說:“嘩,看起來很高檔,謝謝!”索尼亞也開心地笑了。后來索尼亞和他搬到一起住,帶來好多書,歐維二話不說又幫她做多一個書柜。得知妻子懷孕后,歐維用心準備了嬰兒床等。歐維還幫車禍后坐輪椅求職教師職位的妻子到學校修建輪椅行進用的斜坡,還把廚房的操作臺面降低以適合廚藝不錯的妻子。
歐維的妻子是一個溫柔善良、開朗愛笑、喜愛看書的知識女性,她懂得與理解歐維,尊重并深愛他;同時她堅強樂觀,即便在與丈夫外出旅游途中,遭遇因司機酒駕發生車禍而導致孩子胎死腹中及受傷要坐輪椅的不幸,她也堅強面對,并通過努力重回教師崗位;她也是一個善良而有愛心的老師,對后進不羈的學生付以耐心與愛心,讓其取得巨大進步;她對鄰居也友善對待,吉米就常來蹭飯。
而帕爾瓦娜是一個潑辣大方、開朗善良的好鄰居。
歐維用愛與善良對待身邊值得友善相待的人,同時也收獲了他們報以的愛與溫暖,最終覺得人間值得,打消了當初生無可戀想自殺去追隨妻子的念頭。
這部電影也很注重用細節表現主題:如結尾落幕,影片的場景,再一次重復了他與妻子兩手相握的手勢,他將在天堂與妻子重逢;而他巡查社區,檢查柱子和關緊鐵柵欄門的習慣動作,都傳承給了年輕人和小朋友。歐維雖然走了,但是他留下了堅持原則的精神。
電影風格比較平緩而溫暖,令人發笑,令人笑中有淚,也令人沉思……
我不由得想到那些自殺的人們,如果他們生前被更多地溫柔相待,也許就可以避免不少悲劇……
這部電影值得一看!